刘邦以谋反罪杀了彭越,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城...
刘邦以谋反罪杀了彭越,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城墙上示众,并夷其三族。刘邦还颁布命令:有敢为彭越收尸者格杀勿论。不久,栾布来到城墙下,对着彭越的头颅哭泣。刘邦闻之大怒,将要抓栾布问罪。
栾布何人,竟然违抗刘邦旨意,冒着生命危险为彭越哭泣?这要从他的身世讲起。
栾布是梁国人,年轻穷困潦倒,在别人家当佣人,替人卖酒。后来他认识了彭越,二人义气相投,成了好朋友。
不久,彭越落草为寇,做了一名打家劫舍的强盗。而栾布呢,不幸被坏人劫持,被卖到了燕国做了奴仆。
虽然栾布只是一名地位低下的奴仆,但主人家对他比较器重,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办。慢慢地,主仆二人有了深厚的感情。
但好景不长,栾布的主人被仇人陷害,死于非命。栾布为了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趁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仇家,亲手杀死仇人。
燕王臧荼听闻栾布的义举后,非常欣赏他的为人,派人将他找来,任命他为将军。栾布跟随臧荼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燕王臧荼谋反了,刘邦亲率大军讨伐,活捉臧荼,并将他斩首。而栾布作为臧荼手下大将,同为叛军,也要问斩。
此时,彭越已被封为梁王,他决定救栾布一命,便对刘邦说:“栾布是个英雄,杀之可惜,请陛下赦免他,让他来梁国做官吧。”刘邦答应了彭越的请求。
来到梁国后,故人重逢,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彭越对栾布很器重,封他做了梁大夫,二人情好甚笃,同吃同住,形影不离,犹如兄弟一般。
有一次,栾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齐国,当他回来时,听说彭越因谋反之罪被刘邦处死,人头被悬在了洛阳城的城门下示众。
尽管刘邦已颁布命令,任何人不得为彭越收尸,违者夷三族。但栾布顾不了那么多,彭越对他恩重如山,亲如兄弟,如今遭此劫难,栾布怎能置之不理呢?
于是,栾布毅然决然来到了城门下,跪倒在彭越的头颅下,向他汇报出使齐国的情况。
守城的官兵抓捕了栾布,并将他押送到刘邦面前。刘邦望着这位其貌不扬的梁国大夫,不由得火冒三丈,骂道:“你好大的胆,我已下令不许任何人为彭越收尸,你竟敢为他而哭,看来你也是反贼。来人啊,将这个人拉出煮了。”
这时,栾布镇定地喊道:“陛下且慢,臣愿说一句话而死。”
刘邦很好奇,便问道:“你有何话?”
栾布从容地说道:“当初陛下被困彭城之时,屡战屡败,如果彭越投靠了楚军,那汉军还能赢吗?更何况,垓下一战,没有彭越前来会师,陛下能夺取天下吗?”
栾布顿了顿,接着说:“如今陛下从梁国征兵,彭王称病不从,陛下因此而怀疑他谋反。彭王反形未现,而陛下将其诛杀,臣恐朝中人人恐惧,如此,则社稷危矣!”
栾布叹了口气,最后说道:“彭王已死,我活着也没意思了,请陛下将我煮了吧。”
听闻此言,刘邦立即将他扶起,感叹地说道:“真乃壮士也!”随后,刘邦赦免了栾布,还拜他为都尉。
后来,汉文帝时期,栾布担任燕国宰相,官至将军。他曾对人说:“穷困不能辱身,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有恩于己的人,栾布一一报答,对于曾经的仇敌,他一个也不放过。
吴、楚七国之乱时,栾布因为平叛有功,被封为鄃侯。燕、齐之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祠庙,号称“栾公社”。
栾布一生坎坷,做过佣工,奴仆,还做过将军、丞相,死后被人立祠纪念,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励志的传奇故事。
然而,贯穿他一生的是一个“义”字,当初为主家报仇,是为了“义”;报效臧荼,也是为了“义”;冒死为彭越收尸,更是为了“义”。他因“义”而生,更因“义”流芳百世。
同样,当栾布走投无路之际,臧荼收留了他,是出于“义”;臧荼因谋反被杀,栾布受到牵连时,彭越果断出手相救,也是一个“义”;刘邦听闻栾布的慷慨陈词后,释而不杀,仍然是出于“义”。
“义”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的品质,古人之“义”流传至今,已慢慢失传。每当我们重温那段历史时,内心无不为古人的大义所感动。
参考资料:《汉书·栾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