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入体制内,就赶紧去大城市吧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很多同学都犹豫要不要进体制内,还是去北上广深接受大城市的洗礼,今天就讲讲这里一些选择吧,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宽泛,博主也只是自己的一些见解。
很多大学生都很反感考公务员或者去事业单位,很不屑进入体制内,觉得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如果你被社会吊打一顿之后,你会发现体制内其实很不错。
体制工作大部分都是拧螺丝,创造性工作其实很少,绝大部分行业其实也一样。
但是体制内可以不用奔波,更好地兼顾家庭与工作,而且是一个终身的铁饭碗,不会有中年危机,哪怕三四十岁依旧是个废物,也可以安安心心混下去,不会因为年龄大了,贡献低了,随便把你赶出去,有些事业单位越老可能越值钱。工作也比较轻松,大概率不会像码农一样容易脱发秃头,只要自己不作死,衣食无忧,孩子也能上当地比较好的学校,社会地位也高,在各个地方会活的不错。
但是前提是要考得上,很多家长都理所当然地以为上了大学就应该体制内上班,你去考跟你考得上永远是两回事,公务员的录取率决定了他只有一部分可以考得上的,能够考上的人大概率学习也还不错,学校在当地相对较好,在学校也做过比较好的准备,你要是蠢萌蠢萌的,以为裸考就能考过,那就是去凑人头。除去一些教师,医生或者有专业限制的岗位好考些,其他的不比考一所好大学容易。
如果考不上就不要浪费时间了,除非家里有矿或者一些特定的事业单位,普通家里人的孩子不管是不是那块料,没考上就赶紧出来,去北上广深,去新一线。我很反对在家里一边上班一边复习继续考试,因为你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考得上。考得上还好,考不上过两年心态就崩了。这时候再想出去大城市找工作,可能就比较难,跟你一起毕业的人已经在大城市两年工作经验,而你在家里相当于混两年,能力一点没提升,出去你又不能算应届生,找工作包容度就没有那么高,你需要去适应新的生活节奏,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时候发现,你既不如家里在体制内的同学,跟相同起点出来北上广深的同学差距也越来越大,心里越来越沮丧。
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呢?
很多小地方都是“公务员经济县”整个地方没有什么可以提供就业的产业,县城里的消费支柱,是公务员和学校、医院、银行、邮政等“铁饭碗”单位的工作人员,超市、餐饮等服务业都是围绕这些人和家庭运转。大学很多专业在小地方根本没有岗位可以提供就业的。比如我们说码农,做人工智能这些行业,小地方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更别说在这个的环境中实现提升。
大城市大意味着工作多,机会多,转换工作环境的场景更多。即使你没有对口专业工作,在大城市也可以迅速转换岗位。一线城市牛逼的码农年薪百万多的是。
我们都知道赚小钱靠认知,发财需要靠运气,大城市运气多。赚小钱一般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在固定的地方搬砖就是打工。如果需要更进一步,需要遇见贵人在关键的时候拉你一把,或者刚好在一个新兴上升行业,无意间踩到一坨狗屎运,瞬间就把你飞上天。
而小地方更加讲究熟人社会,阶层更加固化,资源有限大部分行业都是围绕在体制内运转,你一个人普通人拿什么跟人家资源互换,你指望人家拉你一把,人家还指望你呢。基本没有新行业,大部分行业格局非常稳定,里面的人自然也只能按部就班,没啥向上突破的可能。
大城市自带危机感,能够对自己狠。
小地方生活节奏慢,生活比较安逸,很难紧张起来,在这个熟人关系脉络里,喝喝茶,逛逛街,打打牌是常态。周围人都差不多,很难努力工作力争上游,努力也可能没啥用,因为小地方工资水平自带天花板。长期在这样环境下浑水摸鱼,很难不自暴自弃,慢慢的也就废了。人可以短时间不合群,但不可能长时间不融入。
如果在一线城市,你晚一点地铁挤不上去,凌晨牛逼的公司还是灯火通明,人都是在努力工作,每个人也就没那么敷衍,长期在这种比你牛逼的人还更努力的环境下生活,每个人也就没有那么脆弱了。而且周围很多都是跟你年纪相仿,家境背景差不多的同龄人,你很难不从周围找到自己的差距,认清自己的不足,才能积极自我改造。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思维会促进人的行动力,自然也就成长更快。
当然了并不是说去了一线城市就一定能发财,大部分人苦逼奋斗一生也没法在大城市落地生根,大部分人没法发财,也碰不到狗屎运,也没能碰上贵人拉你一把。你的青春年华耗尽了可能也只是给大城市添砖加瓦,这是每个踏上大城市的年轻人如影随形的。
总而言之,大城市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能够激发更多的潜能,如果踏上了上升的快车,能够成为你想都想象不到的人。从个人来讲,最重要的事当然是尽可能留在在大城市里,一个家庭的提升需要几代人努力。你要是努力留下来,你的孩子就出生在大城市,长大了就不用再冲一次。
当然如果本身可以进入体制内,家庭条件也不错,就想舒舒服服过日子,小地方也不错,其实也没必要去大城市找虐。如果本来出身不咋地,硬件条件也不行,年纪轻轻,就勇敢的去大城市吧!你本来也一无所有,为什么不逼自己一把呢?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