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49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过家家 》
【郭进拴原创】过家家
童年时,是我最快乐的时期。因为在我快乐的童年发生了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可是其中一件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也最快乐。
那时我才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六下午,我的好朋友叶梅凡来找我玩。我们俩左思右想,都不知道要玩些什么好。最后,我们就决定玩“过家家”。
我们在院子里的桐树下分工合作,我去找煮饭的锅,而她去找煮饭的材料和一些小木棍,碗。我找来的“锅”就是罐头盖子,她找来的材料是一些草,还有瓶盖当做碗,她还找来了火柴和小刀。
点货还是她来弄,我是负责切“菜”的。我们搬来了四块砖,围成了四边形,这“灶台”就做好了。然后我就把“锅”放在点起火的“灶台”,开始煮饭。往锅里放蜡烛油,来煮菜,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熟,于是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把菜捞出来,扔到了一边。而我的好朋友叶梅凡她竟然跑去抓蜜蜂,我很纳闷,便问她说:“你抓蜜蜂干什么啊?”结果她给我回了三个字:“炸蜜蜂”。我还是愣了一怔,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正笑得起劲,突然看见火灭了。“呀!才过了一会儿功夫,火就灭了啊!”我表现出很泄气的样子,而她二话不说立刻有点起火来。
最后母亲上地回来了,看见我们在玩火,很生气地跑过来,斥责我说:“谁叫你们在这玩火的,你不知道吗?玩火很吓人的,以后不要再玩火了,听见了没有?”我心里很害怕,被母亲骂得面红耳赤,我们只好乖乖的回到了房间里......
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一想起这件趣事,便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现在我长大了,也就不会再玩这种游戏了......
小时侯的思想都是那么的天真 ,天真的想着一切不可能的事,但是自己却陶醉着! 儿时曾记得和另一个叫师变荣的玩伴一起过家家,她家正好有一间闲置的房子,那里便是我们的秘密基地,有模有样的学着家里人的样子也过起了日子,每天放学后便奔向我们的安乐窝,做饭、买东西,每天大人们这个时候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当然了那只不过是用泥巴活成的饭菜,然后煞有介事的互相赞叹到:“真香!”等到假期我们也会邀请小伙伴,给他们介绍我们的“家”。看着他们羡慕的样子,我们俩的得意劲儿简直不能用言语表达。接下来便请他们加入我们。现在想一想竟觉得那时傻得很。到现在我们在一起想起来都会忍不住的笑。我们做的傻事确实不少! 我们热衷于野炊,每个星期几乎都拿上锅碗瓢盆,到田野去疯上一天,咀嚼着自己做的那半生不熟的食物,却津津有味的赞不绝口。其实家里的哪一顿饭不比这好吃?大冬天的却不在家里待着,为了过家家竟然跑到西沟的菜地去体验生活,每个人回来却都患了感冒,但病好之后都又忘记了,一切都是那么好笑。
到田野里去爬树,到果园里去偷梨,忽然看到一片萝卜地,顺便再挖几个嫩萝卜,像是个胜利者一样,拿着战利品各自回家,自不量力的在家长面前炫耀一番,最后却是被家长拉着去赔礼道歉。而对方总是再拿出好多东西来给我吃,他们总是说没:“关系,孩子还小,自家的东西吃就吃吧。”而这时却再也吃不出那香甜的味道了。
小时侯总盼望着长大,现在长大了,却希望能再回到小时侯!这就是时间赋予人们每个时期的思想吧!
小河清清,阳光灿烂,我们无拘无束的在一起做游戏。在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中。童年也匆匆的离我们远去。再回忆童年趣事,总感觉有点傻,但还是忍不住的荡起心中的涟漪。跳皮筋这是女孩子喜欢的游戏。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一到课间,我这个假妮子就会和小伙伴往两边一站,把一根长长的皮筋撑好,我们开始快乐的跳啊跳。初学者一般都比较笨拙,我却例外,因为我对那些小段子熟记于心。比如:“点点萝卜丝,炒肉丝”啦。“小燕子,不听话,偷西瓜,要挨骂,告诉你爸爸,打你的屁股开红花”啦。……甚至连《锄禾》都可以当跳皮筋的小段子。跳着跳着,那些调皮的男生也会捣乱一阵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加入我们的队伍。女孩子表现出极好的天分,令男生佩服。我们也得意洋洋的跳着笑着。岁月啊,逝去的时候,请留下我们单薄的记忆。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过家家,别笑我啊!小孩子就是喜欢玩过家家的,抱着漂亮的洋娃娃和一群孩子一起钻在桌子底下,是一种多么和睦、快乐的感觉啊!我经常去邻居家里玩,而且一玩就是一个下午,这好像都是在三年级以前玩的,三年级以后似乎大家都明白些什么,便不好意思在一块玩了。记得最恼人的一次是在二年级,我给一个伙伴当女儿,他硬是把一些巧克力碎末一个劲儿地往我嘴里塞,第二个星期上课时,他还没玩过瘾,竟当众对我说:“女儿乖…”后来,我们竟成了朋友,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首呀!回想起从前,原来是那么美好,那么纯真,它们都是我生命中蜿蜒的小河,在我心头温暖地流动。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过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种游戏,一个人或几个人都可进行。 几个人一起玩时,有当"爸爸"、"妈妈"、"弟弟";有的去"买菜",有的"煮饭",有的抱"娃娃"等,也有摹拟种瓜等生产劳动的,模仿大人过日子。
过家家,是中国的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台湾称之为扮家家酒。
过家家 过家家是一种儿童的角色扮演游戏。即几个伙伴分别扮演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如"爸爸""妈妈""孩子""宠物"等等,利用简单的道具(也可不用),模仿成人日常家庭活动。如:做饭、照顾孩子、结婚等等。
台湾小孩称这种游戏为扮家家酒,其扮演的内容略有不同。除模彷家庭成员外,还有医生等成人角色(通常是照顾者及被照顾者),彼此互动,或进行一个虚构的故事。玩家家酒称为扮家家酒。
在性别刻版印象中,过家家被认为是较属于女孩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把自己扮演成父亲、母亲,将玩具娃娃视作自己的孩子,有时邀请邻居的孩子来客串一个角色。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时,是十分认真的,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然而神情稚嫩,使人忍俊不禁。
过家家是一种儿童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游戏,其产生年代久远。游戏的方式和称呼由于时代不同和地区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但其实质都是模仿现实生活的场景,客观上能帮助儿童理解不同的生活角色。类似的游戏有"娶媳妇"和"骑马打仗"等。
过家家
1、布置场地
2、开始角色扮演。过家家的规则是动态的,游戏过程中因扮演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子规则。
参与人数两人以上。玩过家家时,几名儿童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游戏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大人过日子,如做饭、洗衣服、买菜等。游戏的道具,大多都是用手边就能找到的一些东西来代替,比如大人们不用的破布片,他们手里的布娃娃,路边的花花草草等。
我们一次玩娶新媳妇,由我扮演"新郎",叶梅凡扮演"新娘",模仿婚嫁仪式。吹着滴滴答答的唢呐,把新娘趣到家,拜完天地,送人洞房,新娘叶梅凡还用她随手捡的一块石头当孩子,抱着孩子让他在怀里吃奶。
骑马打仗多由男孩玩,由几名儿童扮"马",骑在"马"上的男孩相互推、拉、扯、打,最后从"马"背上掉下来或者"马倒"下的为输。
过家家 拿几块砖搭成灶台,从池塘里舀来的水是炒菜用的"油",随处挖来的泥土就是"大米",随地捡来的碎砖碎瓦做"盘子"。兴致来了,还会跑到小店买几根火柴,装模作样地点火。煞有介事地在地上画好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还要先摘些花草把"卧室"布置一番。我们在塑料袋中装进小石子,用木棍挑起来点缀上小花,就是卧室里的漂亮的灯。家与家之间凹进去的地方有一条条陷下去的排水管,那儿成了储藏室,捡来的各种"宝贝"都藏在那里。
"家里"的家具、摆设一般只具有象征和虚拟的意义,可能两块破砖头拼在一起就是桌子,如果有个洋娃娃,简直是很豪华了,如果没有,小板凳也可以假装是宝宝,可以拖着它逛街赶集(街市也是虚拟的,几步见方),同时,对着宝宝念念有词,说些"宝宝,妈妈领你逛街街"之类的甜言蜜语。自制娃娃,把一个小布头儿卷起来之后对折,然后用棉线扎紧,就略具人形,然后,就把这个"小孩儿"放在空的火柴盒里,当然,小孩儿有铺有盖有枕头。
陪孩子玩"过家家"游戏:
1.这样的游戏是没有什么规矩的,您不需要干涉孩子应该怎么做。
2.您只要把您变回小时候,很兴奋地参与就可以。例如,宝宝把做好的"鸡蛋"给你吃的时候,您要装出一幅特别香的样子来"品尝"。
3.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赞赏或提议,引导孩子去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宝宝给您吃东西的时候,您也可以皱着眉头说:"太咸了!"问问孩子怎么办?
4.只要时间容许,您就尽情地陪孩子玩。
过家家其他游戏:
用同样的方式,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小医生"、"小导购"、"小司机"、"小警察"等这样的角色游戏。如果有可能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效果更好,他们在玩耍中会有更多的语言交流,相互之间会产生争执、协商。不要太多干涉,让您的宝宝在游戏中更好地体会生活吧。
生活中的角色游戏:
1.直接参与生活过程是认识生活的最佳方式,所以,只要有机会,尽可能让宝宝参与没有危险性的生活过程。比如购物、扫地、洗衣服等,在这些生活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以角色游戏的方式参与进来。比如,给宝宝准备适当的"工具",安排给他一些"工作",无论孩子完成情况怎样,您都不要表现出烦躁,而应给予鼓励。
2.千万不要制止宝宝的角色扮演过程,也不要用强硬的方式来"纠正"他的表演过程,孩子的角色扮演不需要逼真,孩子理解角色、参与活动更重要。3.尽可能准备适合的材料,宝宝的参与程度会更高。
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简单的角色扮演过程了。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孩子通过这样的游戏增强了对生活过程的了解,再现了宝宝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还能有这些体验:1.兴趣性体验:孩子会自发地进入游戏,而不是物质诱导进入游戏;
2.自主性体验:宝宝可以自由选择怎么玩、玩什么,而不像模仿性游戏,需要孩子尽可能和被模仿对象一样;
3.成就感体验: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自己可以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不用担心做得不好或不对而受到什么批评。
过家家过家家是一种与儿童智力和认同发展相关的的模仿行为。家家酒被认为能满足幼儿模彷成人的需求,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并练习人际互动。成年人不应对这种"过家家"游戏不以为然,甚至阻止。要知道,孩子们玩这种游戏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作为父母,可以从孩子们的这种游戏中观察出孩子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目前家庭生活是否满意。因为孩子会下意识或有意识地在"过家家"中,把他所希望的东西表现出来。
抽出点时间,和孩子一块儿"过家家"吧,这是你接近孩子、了解孩子的极好机会,是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待人接物方式的好机会,也是让孩子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好机会。
每一个乡村孩子几乎都玩过"过家家",孩子善于模仿而乐于模仿,但有什么比全方位模仿大人生活更过瘾的呢?过家家就为这种模仿提供了可能。两个孩子或一群孩子,去进行一次模拟的家庭生活或社群生活,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很少有一种游戏比过家家更能让孩子感受游戏的严肃性。他们看上去不像在进行一次游戏,而更像在演绎一幕关于未来生活的真实戏剧。是的,他们在进行一次演出,他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既是导演和演员,同时又是观众。或者说,观众是多余的。
社会学家警示:小时候过不了"家家"的,长大了自然不会恋爱,"过家家"没有过好的,长大了婚姻就会有问题,至少性生活存在障碍。当然,最关键的是,没有在适当的时间"过家家"的,以后的交学费和补课就过于残酷了——性封闭、性乱伦、性派对、性暴力,还有其他形式的婚姻家
过家家庭犯罪。
"过家家",就个人而言,是个性化两性社会心理的积淀;就社会而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毕竟在东方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女性的温存体贴,男性的威猛刚强,是传统的文化历史形象。但现代城市生活对邻里自然、村庄田园的阉割,让男孩女孩没有了"过家家"的境地,甚至在校期间还不能同班相处。他们小时候没有学会自然的男女生活,长大了在学校也没有人为的两性互动条件,那么成年了,他们怎么两情相悦、结婚生子,怎么事业与家庭两不误?
孩童时代,错过了"过家家"的季节,男孩女孩只有开出芙蓉的寂寞。中学阶段,没有了男女亲密的日子,他们只能在寂寞的风中哭泣。只有在大学里,懵懂无知的男生女生们才明白,他们自己的爱情草稿再也难以打成一个月亮的圆。
成人常用"过家家"表示儿戏意味,不作数。如,"你当这是小孩子过家家玩吗?"意为"你当这是开玩笑?闹着玩吗?"
过家家在儿童中间盛行不衰,给孩子安排在游戏中正确的位置上,让孩子充分地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对自己(爸爸或妈妈)的感受(正确的或错误的),及时地给予指导,即告诉他:做爸爸的应该如何、如何……做妈妈应该如何、如何……也让那些小孩子们尝试到了当大人的那种威严,这个游戏对孩子的社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过家家"可以促进孩子增长与人交往的知识。在游戏中,社会与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另外还能培养孩子对生活角色的理解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过家家的趣味主要在对话、想像和创造的过程,还有模仿成人、扮演照顾者的满足感。对幼儿来说,现实世界通常少有扮演照顾者的机会。
难忘小时候过家家的童趣儿啊!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