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不先治痰,治痰不分热寒,用药再多也枉然
咳嗽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中症状。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 ml)。
普通感冒性咳嗽,感冒后继发咳嗽、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鼻后滴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引起的咳嗽,以及药源性咳嗽。
在我的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咳嗽是感冒性咳嗽、感冒后继发咳嗽,以及药源性咳嗽。
很多药物可能会引起咳嗽,比较常见的如:降压药中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引起干咳,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胺碘酮、利尿剂中的氢氯噻嗪、抗菌药中的呋喃妥因、博来霉素等化疗药物都比较容易引发咳嗽。
而一些特异性体制的人,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也可诱发咳嗽。
今天聊一聊最为常见的感冒咳嗽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药对于感冒咳嗽的治疗思路不尽相同,各有优劣。
首先看一下,西医对于感冒性咳嗽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普通感冒性咳嗽,常常为急性咳嗽,多由鼻后滴流有关,咳嗽剧烈者,必要时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的复方制剂治疗伴有咳嗽的普通感冒。
感冒后继发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以病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通常持续3~8周,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
西药中的镇咳药主要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常用药物有磷酸可待因、氢溴酸右美沙芬、枸橼酸喷托维林。
西药中的化痰药包括痰液稀释药和粘痰溶解药,
愈创甘油醚就属于痰液稀释药,可刺激支气管分泌,促进痰液稀释而易咳出。
黏痰溶解药中常用药有: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氨溴索:
抗组胺药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西药当中的镇咳药一般不和化痰药通用,比如最为常用的镇咳药右美沙芬和化痰药氨溴索,是不能同时服用的,否则可能会导致稀释的痰液阻塞气道,引发危险。
中医药对于感冒性咳嗽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于痰、咳不是分裂开来,而是当做统一的症状而看待和处理。
只就我有限的工作经验和学识,对于感冒咳嗽,也有几点小小的心得,整理如下:
1、化痰不镇咳。咳嗽多是由痰饮导致,所以治疗原则最主要的是“化痰不镇咳”。咳嗽初期,没有明显的痰饮,但也不要急着用镇咳药。这一阶段,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二氧丙嗪、咳必清、复方甘草片、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对抑制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药效一过,照样还是咳嗽。而且还会产生闭门缉盗之祸,把贼(痰)关屋里了,痰反而出不来了。
2、如果是黄痰,原因多是有火,如果是白痰,原因则是寒或湿。一般而言,白天咳嗽较晚上严重,多属热,可以选用清热化痰的药物。如果晚上或凌晨早起咳嗽较白天严重,多属寒,这时就不能再用清热化痰的药物了,而要用温肺化痰的药物。
使用清热化痰药物,还是温肺化痰药物,对于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药与症相反,可能会加重病症,迁延治疗。
3、早上晨起吐出的痰,或者偶尔咳出的痰,多是黄色,但不代表这是有热,而是因为痰在身体内的时间比较长而变成了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