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经方讲座-115-半夏厚朴汤,冲和之气
作者:王四进的经方博客
第一百一十五讲 讲于2014年6月1日
半夏厚朴汤有半夏、厚朴、云苓、苏叶、炙甘草,有风寒、表邪厉害配上桂枝,桂枝、甘草、半夏就是半夏散,少阴证的咽干得配上麻附辛。针对气郁造成痰气凝结,半夏可以化痰,厚朴可以降气,苏叶能疏肝、解表。它是外有风寒、内有痰饮凝结到一起,如果化火肺热咳黄黏痰,可以加桔梗化痰、排脓、活血。像早晨一刷牙就干呕的那种,就是西医说得慢性咽炎就可以用这个方子,纯外感化热嗓子肿痛、气血壅滞还没有化痰、实火长的疖疮的时候用连翘。这两味药可以合用。不管嗓子疼不疼,只要舌苔白厚、松软而咳嗽,用上这个方子很快就好了。这证明嗓子里面有食积和风寒,咳嗽加杏仁和陈皮降胃气,把肠胃里的积家打开,食道和呼吸道的问题都能解决。
中医认为肺和胃是一个系统,胃气不降肺气也会不降。西医认为咳嗽是肺的问题,消化不好是胃的问题,中医是不分的。只要是胃上引起的咳嗽,不管肺治胃就好了,这就是黄元御的指导思想。舌苔白厚就是吃寒凉东西了,或者吃太多了,也不发烧,就是咳嗽吐痰,胃咳的情况下去止咳或解表都是不对的。还有一种哮喘就可以扎四缝,用治胃的方子或喝点陈皮生姜水都有效。我还用这个思路治疗过鼻子出血,一用就好。
甲木下行而交癸水者,缘于戊土之降。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荡,此惊悸眩晕所由来也。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渴烦躁所由来也。收令不遂,清气堙郁,此吐衄痰嗽所由来也。胆胃逆行,土木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其火旺金热,须用清敛金火之品。然肺为病标而胃为病本,必降戊土,以转火金,胃气不降,金火无下行之路也。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专入胃腑,而降逆气。胃土右转,浊瘀扫荡,胃腑冲和,神气归根,则鹤胎龟息,绵绵不绝竭矣。
相火往下走能交到肾水上,是因为胃气降了。胃气不降胆火就要往上翻,人的心慌心跳头晕、口苦咽干目眩都是甲木往上冲了,都和胃气不降有关系。小柴胡汤中的党参、半夏、生姜、大枣都是右降胃气治胃的药,只有柴胡和黄芩是走少阳经的。麦门冬汤治肺火大、阴血亏、咳血的燥咳,就是用清肺润燥的麦门冬加燥药半夏,再加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一般温病派不敢用半夏治疗肺热咳嗽,他们肯定用百合目金汤等一派滋阴药就上去了,就像林黛玉那种肺痨咳血,温病派会用上滋阴的生地、麦冬,不去降胃气越用凉药火越大。所以肺结核治不好,如果能顾及中气,很快就能好。西医用抗结核菌的药也能治肺结核,中医把人体调顺了自然就解决问题了。像鲁智深那样缺心少肺的、体质好的人传染了就不得肺结核,佛家修无漏,身体心理都健康,对什么都不动心,泰山崩于前而不惧。多愁善感的弱人就容易得,林黛玉看到落花都流泪就是漏洞太大了
黄元御的理论就是胆胃中土非常关键,在他看来胃气不降引起胆火不降会引起右路不降、左路不升两种病,解决了中焦问题才能正常的左升右降。用药或针灸按照这个规律来效果就会比较好,剩下的只有用凉药和热药的区别,可以扎脾经和胃经在配上别的穴位就行了。真正把经方学好了,一剂下去就解决问题了。药比较纯正、量比较足、房子准确,效果一定会很好。
代赭石比半夏沉降的力量还要大,可以降胃气和冲脉的冲气,因为冲脉和胃经是并行的。胃气上逆会带动冲气上冲,导致脑溢血,肾气固不住暴烈之气就上去了。半夏解决不了了就加代赭石,它是特别沉的红色矿石,性温凉但不伤胃气。旋覆花代赭石汤可以治疗呃逆、噫气不出,一天到晚老打嗝。
胃虚有表症也能引起打嗝,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气上冲者”,我在临床用了一次,病人从此再也不打嗝了。胃气虚的病人有表证吸进凉气到胃里了,胃气上冲就打嗝了。我用旋覆花代赭石汤效果就不好,解决不了表证的问题,胃气沉降不打嗝了,过两天又开始了。有人睡觉打呼噜,用嘴呼吸,寒凉气就进入到了胃里,胃寒的人怕凉,是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升到咽喉部位了引起的。很多阳明证打呼噜,因为阳明有热,痰饮冲到咽喉这里,咽喉分泌物过多,呼吸不畅就打呼噜了,喊声震天。胃火大的人不怕凉,用很多石膏下去才能解决。肚子大、大便干的打呼噜,就得上大量白虎汤或承气汤了。
道家讲冲和之气就是生生不已的生命力,故宫里面有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佛家的和尚就是尚和,崇尚和谐。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的也是中和,做生意还讲和气生财,还有家和万事兴。中医讲的主要是中气理论,转脾胃这个中轴,用药也是调和自身的生命力和冲和之气。身体气机不转动了,中医用药根据气化,看你身体哪个时空出问题了,用这个时空的东西扶你一把。风水也是用时空治病,中医是把时空因素落实到实物草药上了。人体的五脏、五行、六经也是时空,中医治病就是利用天地之气治病人身体时空的病。
视频链接:
//v.youku.com/v_show/id_XNzIxOTc0OT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