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影评

和北堂一起看电影

「影评」

作者:不饿

生活记录者

图片源自网络

《心灵奇旅》影评从细微之处体验生活,感受不同的美好。

乔伊·高纳是一个以爵士乐作为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又充满梦想的音乐老师,就在他准备好加入一个著名爵士乐队,将要成功圆梦的前一刻,一场意外的跌倒让他进入“生之彼岸”——也就是一个介于生死之间的地方。

而后他又来到了生之来处,是每个人的灵魂被塑造的地方。在宇宙与地球之间的来回之间,他最终寻找到活着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活着就是意义本身。

众所周知,皮特多克特的叙事偏向于平行线的对抗与延展,错综复杂的事件相遇交换或是突如其来的过渡所构建起来的闭环,在那次偶然之后,男主人公在前世与现世中穿梭,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的结合与交接让他以另一种方式体会到对生与死的无惧。

但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又何尝不是乔伊·高纳呢?

身边的人告诉我们,你要寻找一个目标,你要为之奋斗,你要凭借这样一份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

世俗的观念告诉我们,我们的梦想就是目标,当音乐家,当科学家,当老师人生的意义就是将我们的目标实现,这样的概念让我们从中迷失,我们的成功只是世俗的成功,并不是人生意义本身。

但电影的主题,活着就是意义本身。这样不落流俗的答案无疑是对于我们生活在忙碌世事中失去方向的一种新的指引与点拨。

彼特·道格特在采访当中说,“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人生就是要有激情和目标,然后全力以赴,一旦你达成梦想,大家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而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无论你是否能达到目标,他都不能实现你所有的梦想,回答你所有的疑问,所以这部电影是与我们对于脑海中根深蒂固信念的一次挑战,但同时也要拥抱生活,就像生活中所有事情一样,这是很复杂的。”

如果我们只是功利性的,想要去达成自己认为的目标或是梦想,那我们追寻他的方式也变成了功利性的,当最后完成再回首去看,我们的梦想早已不是单纯的梦想,而是充满了功利与世俗的博弈。

这样的理论,我们从电影中也不难看出,22滞留在生之彼岸数千年,一直没有寻找到自己的火花,也因此他的灵魂一直不能够得到完善,一直无法去地球生活。

但在一次意外的地球之旅后,他突然寻找到了自己的火花,意外的是他的火花,不是因为他找到了为之奔赴的目标,亦或是寻找到了某种具体的职业而点亮,竟只是轻触树叶,感受微风这样的被千千万万个地球人忽略的自然而又原始,甚至唾手可及的生活细节。

让我们惊叹之余。也让我们能够更纯粹的思考——人的本身究竟是什么,人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拥有一个现实而确立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终目的 ,还是只要寻找到自己热爱并热衷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下去,就能够让人的生活充满意义。

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他反对前世中的抽象体系,而是以一种新的形而上的形式将它扩展和增益。

无论是在充满美好远离世俗的生之彼岸,还是在充满了世俗化的地球生活。他都在其中穿插着温暖与与人性的纯真善良的部分,这些就像是婴儿连接母体的脐带,仿佛灵魂与肉体的连接依靠的就是超脱世俗的意识与最纯良的心之本质。

其中对“生之来处”这一生前塑造灵魂的地方的构建十分有趣,它诠释的是对于人的灵魂是在出生前就塑造好的的观点。

在我们来到地球之前,灵魂只是为了去体验更多的不可能寻觅生活的不同方式而为我们准备了五种不同的特质,但来到地球之后,我们却被世俗的观念所引导,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向着同一个目标——向着有钱有事业的方向奋斗。

这样的枷锁阻止了我们去享受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去感受每个人独特的生活。

但当电影以这样的全新角度去诠释生活,看待世界,这无疑是对千千万万认为自己生活的平庸,贫困的人的一种安慰——既然一切都是自己灵魂最初作下的选择,为什么不换一种角度去感受它,去用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体会它别样的魅力呢?为什么人活着只能有同样的目标?

同时,在其中有许多的令人深思的细节,例如在男主人公的第1次摔跤,也就是让他进入生之彼岸的那一次,他在无数的幻象之中穿梭,由二维世界到三维世界,再到最后“生之彼岸”的四维世界。

它在告诉我们,四维世界一切都不是由物质来控制的,更多的是意识之间的交流,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宇宙奥秘,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