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廷杖落职,却因忠谏留名 2024-06-25 00:01:57 继“学霸”陈玑之后,中间相隔三代,相距91年,至宅埠陈氏第十二世,福八房的后代又出了一个进士,他就是青峰公陈赏。陈赏成为宅埠陈氏第三个进士。陈赏(生卒不详),字懋邦,号青峰,初名天赏,因明世宗号“天河钓叟”,为避讳而去“天”字,故名陈赏。南斋先生陈斋之曾孙、南雄府同知陈翰英之孙,五河县知县陈元魁之次子。宏治十七年甲子(1504)以《礼》经中乡试第十五名,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中会试第五十六名,次年(1521)殿试二甲第十六名(《诸暨历代进士名录》称“二甲七十四名”)。论乡试成绩,陈赏甚至胜过陈玑,陈玑乡试第十六名,陈赏乡试第十五名。但陈赏从举人到进士,用了整整十六年,会试三年一考,故陈赏参加会试不止一次。但我们从中仍不难发现“诗书传家”的一个秘密。“诗书传家”反映在科考上,事关考试的致胜秘笈,譬如在《诗》《书》《易》《礼》《春秋》这“五经”的选择上,陈氏家族乃至整个枫桥,科目选择基本是《礼》经。这并不表示《礼》经容易,而是因为陈氏家族对这门科目有独到的见解,有应试的技巧,有成功的范例。陈赏的父亲陈元魁也是举人,估计他当年的选科也是《礼》经;陈元魁的父亲陈翰英以《礼》经中景泰癸酉乡试第五名;陈翰英的父亲陈斋,与叔父陈玑号称“二陈”,陈玑当年更是以《礼》经成为连捷进士。这就是“家学渊源”,宅埠陈氏之所以科甲连翩,与熟谙《礼》经的“应考秘笈”密不可分。在陈氏家族,陈赏是继始迁祖陈寿之后,第一个以进士身份走上仕途的人物。宗谱序记经常提到三个人物:陈玑、陈赏、陈性学。历来约定俗成的评价是:玉轩公陈玑“以文章名”,青峰公陈赏“以忠谏著”,还冲公陈性学“以政绩传”。从中可知陈赏在陈氏家族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了。陈赏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他的性格脾气,就是典型的陈家人脾气,也是典型的诸暨人脾气。用《荀子》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便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大风大浪与大是大非面前,陈赏就是这样的正人君子。在《传说枫桥陈氏后裔出过一个皇后》中,已经提到了一件事。陈赏在兵部任职时,为防止枫桥陈氏家族更加肆无忌惮,为避免给陈皇后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他毅然决然地否认了自己与陈皇后的同族同宗关系。与皇后攀亲,这件事在他人看来,意味着平步青云,意味着飞黄腾达,谁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陈赏却风淡云轻,他特立独行,自断皇亲国戚的通道,留下了清操的美名,故“人尤服其识量”。陈赏的事迹远不止这一件,我们选取传记上有限的文字,来一展他“忠谏”的气节与风采。陈赏的冒死直谏,事关明世宗朱厚熜时的“大礼仪”事件,因为他是“左顺门案”的直接参与者。先引述县志与宗谱的文字记载。《光绪诸暨县志·人物志》载:……永嘉张孚敬同年,孚敬当国,赏官兵部,卧病京寓,孚敬就榻,与密论崇兴献帝事,希引赏为助,赏不答,即与何孟春等三十六人上书攻孚敬。逾月,又偕丰熙等上书,力争不得,命跪左顺门。世宗命司礼监谕旨,佥曰:“必得俞旨乃退。”世宗怒,命锦衣卫执先为首者八人系诏狱,赏遂与杨慎、王元正纠众撼宫门,大哭声震阙廷,世宗益怒,悉下狱廷杖。赏受杖后,谪官滁州州同。宗谱《明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直隶真定府同知青峰公传》载:……时世宗入继大统,命廷议追崇兴献王大礼,而公之同年永嘉张公璁阿旨,欲追封为皇帝,别建太庙,时官止主事,欲借公名为重,公时卧病,张至榻前坚恳,而公以为非礼,转卧不答,遂与杨公慎辈哭孝宗于朝,廷杖落职,出为江南滁州同知。看不懂上述文字没关系,且看历史。事情要从朱厚熜登基说起。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明武宗无嗣,而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世,根据《皇明祖训》中所说的“兄终弟及”的原则,朱厚熜即皇帝位。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现在朱厚熜以明武宗堂弟的身份做了皇帝,那么该如何称谓明孝宗及自己的父母呢?按正统的办法,朱厚熜必须过继,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这相当于朱厚熜改换了自己的父母。于是,朝中发生了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朱厚熜不情愿做亲生父母的“侄皇帝”,但朝中大臣基本倾向于维护正统,要求朱厚熜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将自己的亲生母亲蒋氏改称为“皇叔母兴国大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这就是“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521年至1524年间,陈赏中进士后在兵部任职,先授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后升兵部清吏司员外郎,又很快升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官正五品,这样的升职可谓神速。陈赏是以《礼》经起家,在“大礼议”事件中,他自然维护正统的礼制,认为明世宗朱厚熜应当称父亲兴献王为“皇叔”。但是,与他同年考中进士的好友张璁(明世宗赐名“孚敬”)为了讨好皇帝,却不顾众议,不顾定论,非说朱厚熜应该称父亲兴献王为“皇帝”,还应该为兴献王别建太庙。当时,张璁被贬在南京,还是个正六品的刑部主事,官阶没有陈赏高,但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张璁厚着脸皮来拉拢同年友陈赏,希望陈赏与自己一起上疏。那天,陈赏正病卧在床,张璁坐在陈赏的床前,好话说了一箩筐,没想到陈赏对张璁的态度竟是“转卧不答”,张璁“热脸孔”碰到了“冷屁股”。张璁得不到陈赏的支持,便与同僚桂萼等上疏,重提已有定论的“继嗣”旧事,没想到张璁的奏疏颇合明世宗的心意,明世宗下旨诏两人入京,在“继嗣派”策划暗杀张璁与桂萼之时,明世宗却封两人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礼仪事项。得知消息后,陈赏与何孟春、杨慎等三十六人联名上书,弹劾和攻击张璁。但明世宗主意已决,陈赏等三十六人的上疏并未奏效。嘉靖三年(1524)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一片哗然。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这就是著名的“左顺门案”,在这支跪请、哭请的大臣队伍里面,就有一个枫桥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陈赏。明世宗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明世宗屈服。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朱厚熜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陈赏是五品官,始终与杨慎站在一起,他受到的处分是——廷杖。廷杖是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杖责朝臣于殿阶下,俗称“打屁股”,嘉靖三年的廷杖,这是明朝历史上杖死人数最多,最为惨烈的一次。结果,16个大臣被杖毙,130个大臣被流放,陈赏受廷杖大难不死,被降职发配到江南滁州,做了滁州府的二把手“州同”。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而告终。陈赏任滁州州同,一干就是五年,期间主要负责向商人征收赋税。他一上任就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公平赋税,因为廉洁自守,政绩卓著,陈赏获得了商人们的感恩戴德,商人们甚至建造祠堂,为活人陈赏塑像纪念。五年后,陈赏由州同提升为知州,成了滁州府的第一把手。而此时,陈赏的同年友张璁已经平步青云了,他的职位是首辅。首辅是个什么官?首辅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为过,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就是首辅。现在,与陈赏同年考中进士的张璁已经一步登天,成了内阁首辅。拥有如此特殊的人脉资源,换作谁都不肯轻易放弃,但是陈赏依然保持他的“倔”脾气,他心底里依然瞧不起这个只会向皇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同年友。县志载:“丁父忧归,时孚敬以首辅里居,赏过永嘉,具启谢吊,不通谒。”宗谱载:“升知本州,连丁内外艰。是时张公璁以首辅归里,公过永嘉,谢大巡王公吊问,而不通谒张公,盖盖心鄙其为人耳。”嘉靖己丑(1529),陈赏母亲骆氏去世;嘉靖辛卯(1531),陈赏父亲陈元魁去世。父母去世,陈赏必须回家守孝,这叫“丁内外艰”。当时,张璁正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在永嘉老家休养,而偏偏此时陈赏也去了一次永嘉。陈赏去永嘉可不是奔着张璁去的,陈赏去永嘉是为了感谢一个姓王的人,因为这位王公在陈赏父母去世时曾前来吊唁,陈赏去永嘉是专程上门感谢这位王公的。(县志的说法是感谢张璁的吊问。)按照常理,这个时候陈赏应该登门拜访一下同年友,就算十年前发生过“冷屁股”回应“热脸孔”的不愉快事,但此时登门也可一笑泯恩仇,没想到陈赏不按常理出牌,他的做法竟然是“不通谒”(通报请求谒见),陈赏目无领导,目无同学,他与张璁彻底划清了界线。陈赏对张璁的态度,表面看起来是“倔”,其实背后则是陈赏的爱憎分明、清操自守,这是典型的耿介正直,不玩虚的一套,爱就爱,恨就恨。但这种个性在官场上很容易吃亏损。陈赏过张璁家门而不入,这件事不可预计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这意味陈赏自绝于官场。宗谱载:“服阕,补直隶真定府同知,与知府胡汝愚不协,俱去官。”陈赏为父母守孝结束后,补官直隶真定府同知,职务反而降了,又成了二把手,因为耿介脾气使然,他与知府胡汝愚之间产生了矛盾,结果两人均被免职。按照官场潜规则,一二把手之间闹矛盾,调整的往往是二把手,而从胡汝愚也被免职一事看,说明吴知府在施政上一定有过错,猜想陈赏肯定抓住上司的错误不放,“臭脾气”又发作了,他据理力争,嫉恶如仇,不肯与人同流合污。其实陈赏不缺后台与靠山,但他情愿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决不向权贵低头。他的同年友张璁如果肯说一句话,谁敢奈何陈赏。但因为陈赏一惯的“倔”,此时张璁已与他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了。陈赏在官场轨迹,与枫桥另一个进士骆问礼与张居正的叫板如出一辙。陈赏的结局很落寞。免官之后,当年曾在诸暨做过县令、后升任左都御史的朱廷立获知消息,便出手相助了。朱廷立与陈赏是好友,平时多有交往,且朱廷立钦佩陈赏的清操人格,他让陈赏去担任代理知府。但陈赏只干了三个月,便打道回府,彻底与官场告别。历史证明,人品与职位并不成正比。虽然进士出身、清操自守的陈赏在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但他却以“忠谏”流芳百世,成为枫桥陈氏的骄傲。 赞 (0) 相关推荐 【家规家训】《瀫西龙门范氏宗谱》之《家规》 <瀫西龙门范氏宗谱>之<家规> 一孝父母.夫父母乃生身之本,如天如地.古云:匪父曷生?匪母曷育?鸟可以不孝,幸而具庆一堂,必当服劳奉养,承颜顺志,昏定晨省,告反面,一无所失,尤 ... 大话明清:王阳明、曾国藩两大“男神”,你更佩服谁? 明清,中华帝国最后的王朝,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 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544年的时间里,涌现出刘伯温.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曾国藩.林 ... 【行走兰溪】 黄店村概况 黄店村概况 黄店行政村由原来的黄店行政村与都心行政村组成. 原黄店行政村村座落于兰溪市风景秀丽的白露山南麓,黄店以黄氏家庭开店达到"封君"而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2.79 ... 明代进士(11)伍文定:明嘉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图片来自网络) 余大中 伍文定(1470-1530年),字时泰,号松月,谥号忠襄.湖广松滋县(今属湖北荆州)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三甲一百一十九名进士,明嘉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 ... 职场察忠术该怎么用? 察奸不如察忠,对于职场人员来说,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所谓的忠与不忠,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作为领导或者老板来说,你就是关系到所谓下属们的荣华富贵,甚至往大了说的恐怖点还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的问题. 因为其中的 ... 十子九登科,塔破齐落职 ------<铅弹子>古例:癸山丁向,富贵一时声望,范香溪先生违浚,作心箴者,理学传千古,人人皆知.惜发福后不报葬师,昔负成议,乃假借宰相笔之言,在坤宫初关之初,兴工建塔.塔城也,子齐落职 ... 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先前,秘书监郑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县人崔日用曾上奏弹劾他,中宗因而没有听从崔日用的意见.后来郑普思在雍州和歧州两地聚集党羽阴谋作乱,事发后西京留守苏瓌逮捕了郑普思,穷究其罪.郑普思 ... 晓风寒 || 剑南大路杨家:杨瑄忠谏名天下 老城过了东门桥,对面就是剑南街道华光社区鹤村杜家,如果不是熟悉的向导引路,七拐八弯,恐怕少有人知道里面的大路杨家.何况如今屋宇鳞次栉比,乡村与城市界限模糊,俨然一体.矗立其间的杨氏宗祠虽是新落成,却显 ... 全职太太因生子落病根,日坐正官夫妻同心,健康无恙事业有成 老师您好,我的情况是,我是一名全职太太,自从女儿出生的时候我就没有上班了,现在眼看着女儿上幼儿园了,我也想出去找个工作上班赚钱,但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行业,虽然有一些朋友介绍了几个工作,但是也都 没 ... 初夏花瓣纷纷落|忠哥(广东)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4819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初夏花瓣纷纷落 文/忠哥(广东) 初夏花瓣纷纷落, 果园叶枝树树浓. 雷雨熏风送清爽, 草木茂盛欣向荣. 东方沃土碧浪起, 田野金钩万千重. 丰 ... 职场忠孝难两全,尽孝要趁早,这五句大白话,说的真好! 这个清明节,北京没有下雨.由于单位有重要公务需要加班,我没能回家给母亲上坟.昨天晚上,在街头买了一些黄纸.白酒,找了一个路口,在地上朝东南方向,划了一个圈,给天堂里的母亲烧了几百亿的纸钱,可是又有何用 ... 《慎子》卷4知忠诗解忠不过职贤使任职 <慎子>卷4知忠诗解忠不过职贤使任职 题文诗: 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无忠臣;治国之中, 显君之臣,非能尽忠.治国之人,忠不偏君; 乱世之人,道不偏臣.治乱之世,同世皆有, 忠道之人,臣欲 ... 传奇起于“凡界”,落于“凡界”——王树忠作品赏析 王树忠,字博石,号朔风堂.现为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中信国安集团专职画家.艺术总监,中国传媒大学书画协会名誉会长.客座教授,中国山东聊城大学客座教授.师承著名画家贾又福.崔如琢,更是中国近代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