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栀子柏皮汤)经期过长,漏下,淋症 --- 马氏妇科
栀子柏皮汤
【医案】
1.经期过长
初诊:2005年9月5日。缪某,26岁,月经8月27日来潮,至今10天未净,量已少,咖啡色,夹带,两侧少腹隐痛,头晕,寐差。平素月经周期规则,经量中等,5天净。生育史:0-0-2-0。既往有慢性盆腔炎病史。舌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理湿热,健脾止血。
方剂:栀子柏皮汤合理中汤加味。
炒栀子15g 黄柏10g 炙甘草6g 党参12g 白术10g 炮姜5g 酸枣仁20g 仙鹤草20g,3剂。
二诊:2005年9月8日。进药一剂,阴道出血即净,寐可晕除,舌脉如上。
治法:调气清湿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 生甘草6g,4剂。
2.经期过长
初诊:2005年9月23日。傅某,31岁,经期过长2个周期,末次月经9月10日来潮,至今14天未净,经量已少,色鲜红,腰痛,倦怠,性冷淡,下肢无力。平时经前乳胀,月经7天净,腰及小腹胀,带下量多,色黄,大便秘结。生育史:1-0-2-1。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理湿热。
方剂:栀子柏皮汤合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炒栀子15g 黄柏10g 炙甘草6g 葛根12g 黄芩10g 黄连5g 阿胶(烊冲)10g 侧柏10g,3剂。
二诊:2005年9月26日。进药二剂,阴道出血即净,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口见一小息肉,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度可,轻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子宫颈息肉。(2)慢性盆腔炎。
息肉摘除之后,改用其他清湿热方剂巩固治疗。
1. 漏下
初诊:2006年2月13日。钟某,27岁,因未避孕未孕近3年就诊。月经1月23日来潮,一周净,2月10日阴道出血,至今未净,先多后少,色暗,平时月经周期定,7天净,经前小腹胀,经期小腹隐痛,带下不多。纳可,二便正常。生育史:0-0-1-0。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理湿热。
方剂:栀子柏皮汤加味。
炒栀子10g 炒黄柏10g 炙甘草6g 贯众炭30g 地榆20g 槐花20g 阿胶(烊冲)10g 侧柏10g,3剂。
二诊:2006年2月16日。阴道出血昨天净,带下不多,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炎,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度可,轻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慢性盆腔炎。(2)子宫颈炎。
治法:调气清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 生甘草6g,7剂。
2. 赤带
参见“茵陈五苓散”条第1案。
3. 淋症
初诊:2005年8月17日。郑某,43岁,因慢性盆腔炎小腹疼痛1年多、多发性子宫肌瘤(瘤体8mm×11mm×12mm,9mm×11mm×10mm)就诊。平时月经基本正常,带下有臭气,小便频短4天,大便秘结。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理湿热,滋阴利水。
方剂:葵子茯苓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猪苓汤加味。
葵子20g 茯苓皮20g 当归5g 浙贝母10g 苦参10g 猪苓12g 阿胶(烊冲)10g 滑石15g 竹叶10g 泽泻10g 车前子10g 陈皮10g 蔻仁(冲)4g,5剂。
二诊:2005年8月31日。小便灼热疼痛,腰痛。尿常规检查:红细胞+/高倍,白细胞++/高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尿路感染。
治法:清理湿热。
方剂:栀子柏皮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葵子茯苓散加味。
炒栀子15g 黄柏10g 炙甘草5g 当归5g 浙贝母10g 苦参15g 葵子20g 茯苓皮20g 砂仁(冲)5g 陈皮10g 半夏10g,5剂。
三诊:2005年9月6日。小便灼热疼痛、腰痛等症状均消,尿常规检查已经正常,舌脉如上。
治法:清湿热,和气血。
方剂:仙方活命饮加味(《校注妇人良方》),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