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神秘”的高考命题人,才知道高考模拟卷,为啥模拟了个寂寞


每年的高考开始前,大伙都会看到一些关于押运高考试卷的新闻。

说实话,我觉得高考的试卷,可能是最“憋屈”的考卷了。

因为它们从印刷时就开始保密,而且随时都有人把守。

好不容易走出了印刷厂,又要在警察叔叔的押运下奔赴存放处,有专人看管。

直到高考正式开始时,才能短暂地“重见天日”。

有时候我在想,幸亏试卷不是真人,不会感到压抑。

要是真人被这么看管的话,那还不得抑郁了?

但是转念又一想,试卷终归是人出的,既然试卷这么保密,那出题人的日子又能好到哪去?

于是,我去查了查“高考命题组”在命题前后的“悲催时光”。

“神秘”的高考命题组

高考的命题组成员,一般由大学老师、高中老师,以及学科教学研究员组成。

虽然这是高中生的大考,但高考的命题组中的主力并不是高中老师,而是大学老师。

所以,与其说这是高中老师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如说是大学老师在为自己选下一届的学生。

想要进入高考的命题组,用膝盖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仅要求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有一定的职称门槛。

这门槛有多高呢,这么说吧,从命题组里随便找出一位老师,都可能是位特级教师。

当然了,光是有经验、够资深还不行,对于高中老师来说,还不能是在教高三的老师。

因为如果让高三的老师参与命题的话,那难免会把自己的偏好和侧重带入到命题中。

另外,参加高考命题的老师中,家里还不能有直系亲属在同年参加高考。

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那连命题资格的审核都过不了。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点过于严苛了?

但这就是我们的高考,一场把公平保障到了极致的大考。

在通过了层层筛选后,高考命题组的成员确定了。

然而和别的评选入围后要发榜公布不同,那些获得了为高考命题资格的老师,不仅没人通知他们入选,而且还会被以其他理由“骗”到一个指定的地点。

当他们到了这个地点后,才会知道自己闹了半天是来给高考命题的。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开始有点紧张刺激内味儿了?

更紧张的还在后面呢,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命题老师的一举一动就都处于“保护”中了。

命题老师的“悲催”

很多考生在高考结束后,都会吐槽一下当年的一些考题,发泄自己的情绪。

但我劝你善良,因为出那些题的人,在出题时的日子也是真的不好过。

就连跟家人报个平安,也是由专人来负责。

所以他们的通讯能力,基本就和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差不多(电话被发明出来之前)。

更“悲催”的是,除了不让打电话之外,连“通讯全靠吼” 也不行,因为命题中心不让吼,也不让各科老师之间有交谈。

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在属于自己的那个24小时都有人站岗的空间里工作。

至于出门遛个弯,更是不被允许。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命题老师似乎比那些被密封的高考考卷都压抑。

好在高考的命题时间不算长,这样的日子也不会持续太久。

虽然高考结束后,大多数人都以为最开心的人是高三的学子,但如果有人比他们更开心的话,我想可能就只有高考命题老师了吧。

高考的考题,为什么“模拟”不了

说完了高考命题老师的“悲催”经历,咱们再说点正事。

参加过高考的人应该都有一种体会,就是高中三年做过的那些高考模拟卷,简直就是模拟了个寂寞。

因为从题型到表述,都和真正的高考差出了太多。

问题究竟在哪?这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前文中说的,命题老师里比例最大的是大学老师。

相比于专注于知识点的高中老师来说,大学老师更注重应用。

所以你就会看到包括维纳斯、一朵云,以及后来在八省联考里延伸出来的大兴机场。

这类题其实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并不多,所以如果平时只注重刷题和解题,不理解知识点和解题逻辑的话,就会感到非常别扭,心理压力骤增。

了解高考命题老师的趣事,其实并不是为了让考生们跟他们比“惨”。

而在出题前,他们也会在表述上、逻辑上尽量避开这些内容。

所以你以为命题老师是在对付你吗?其实,他们在对抗的是整个“押题界”啊。

写在最后

了解高考命题老师的趣事,其实并不是为了让考生们跟他们比“惨”。

更应该做的,是在明白了他们的出题逻辑后,去剖析自己平时的学习,究竟是在训练肌肉记忆式的解题,还是真正吃透了知识点。

虽然命题老师总是会想尽办法改变表述,但是只要抓住了解题的逻辑,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少走无用路,少做无用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