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NZ︱最具维京人气质的NZ小镇Dannevirke
确实,每个小镇的气质都迥然不同,事前并未做功课,经过Dannevirke的时候,却立即感觉到有某些不一样的地方,无论是地名本身,还是沿街那些建筑,都有一种独特的意蕴,原来这个小镇与斯堪的纳维亚有着悠长的渊源。
Dannevirke,在1872年有21个来自丹麦和挪威的家庭抵达此地定居,当时这些北欧人从内皮尔进港然后迁往内陆,发挥了北欧人特有的对于森林的热爱,开始北欧海盗式的锯木生涯,鼎盛时期,小镇拥有五十家的锯木厂,还专门为新西兰铁路提供桃拓罗汉松制成的火车轨道枕木,为此落得了“sleeper town”的称号,但实际上,小镇的名字本就源自丹麦在维京时代的一条防御工事线的名字,你可以把这玩意儿想象成一种低配版的“长城”。后来树木终于如愿以偿被砍伐干净了,小镇变成了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目前将近六千的人口提供主要收入,这在众多小镇中算是相当不少的人口数量了。
在新西兰,来自丹麦挪威的移民数量比较有限,因此小镇的墓地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据说还真的吸引了不少游客。当然小镇也有着丰富的毛利文化基因,因此维京风格与毛利文化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奇妙的组合效果。有兴趣的话一定去小镇的历史画廊看看,那也算是小镇的必游之地。
看到站在高处的海盗十分抢眼
1917年10月27日,小镇发生过一场大火,当时大部分城区的商业都遭过火,一共27所店铺和2家酒店被毁,包括这些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
别想多,这只是一家卖瓷器的
脑补一下殖民当初,政府也就是随意安排:喏,南霍克斯湾那边有好大一片灌木林子,你们丹麦就是森林多,最擅长清理灌木,干脆就派你们去这里好啦!于是13个丹麦家庭和6个挪威家庭就在该地区定居,当时此地被称作“七十英里灌木区”,后来更名为Dannevirke,字面意思就是“丹麦人的工作”,不过来自欧洲定居者擅长的清场方式也很粗暴,就是大面积用火烧,所以偶尔失控一下造成火灾也毫不奇怪。
或许是火灾的深刻记忆,在小镇竖立着一座消防铜钟,这也是警钟长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