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论 -04 |孤独与庸俗、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让孩子礼貌
如何解释“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中国有句成语叫“曲高和寡”,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层次高了,那能与之同舞的人,也就少了。因为,世界的人儿,多数都是平庸的,是在物质俗世沉醉的,是需要一群人狂欢的。不多人能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常年独坐冷板凳,这样的与心较量,自我教育,是孤独的,是不容易被群体所理解的。不然,中国的古人,不会着墨说,众人皆醉我独醒。
其实,人要活得璀璨,就需要让自己深处平庸的大众群体,默默地保持自我内心的清醒而孤独。像芋头植物那样,一眼望过去,众人看着,朴实无华。人,倘若不曾懂得去与心较量,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论是一个人独自待着,还是一群人狂欢,亦或说处于众人之首,成为一方领袖、某领域的头儿,那都不是孤独,可能会是寂寞。真正意义的孤独是有清欢的。是能让我们自身的内在,开出莲花般的芬芳出来的。走向庸俗的人,会在热闹或孤单的人生处境中走向枯萎和凋亡。 所以说,我们在明白“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之前,要去搞清楚,什么叫“孤独”,什么叫“庸俗”。不然,我们是没法为自己的人生旅程,做出最佳选择的。在这人世间,很多人都以为落入百姓家,成为走进群体不为人知、穿着普通的人儿,就是庸俗。其实不然。庸俗是不曾意识到自身心灵的重要性,也不曾深刻明白到,精神与物质之间,要有所均衡,才是不庸俗的优雅。还有就是,在这人世间,不多人能够选择去“不庸俗的优雅”,我们都太爱贪图享受的了。我们也很舍不得让自己去受苦。让自己不庸俗的优雅,是注定孤独的选择。是一个人的跋涉行走。是需要不畏风雪地深入丛林的勇气和胆识。是无能能说,难以言语的逆流而行。 是少有人能做的勇士之举。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
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是需要能耐的。父母的能耐,若是不曾具有,那就没法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而更多是将自己给交出去,任由外界来去妆扮我们自身。这样的人,在某种层面来看,是会很在意外界看法的,是活在别人眼光下的。不过,这也不打紧的,在这人世间,有太多活在别人眼光中的成人。那些不曾在意外界看法的人儿,也是一点点打破自我内在秩序,而后重新构建起来新的自我认知的人儿。在这人世间,压根就不存在生来就不惧外在评论的人儿。
就我而言,在帮助孩子架构自我认知之前,亦或说没有生育之前,就曾花了相当的时间,来去探索这方面的课题,并努力打磨自身。这具体来说便是,每逢遇见别人非议我时,我都先让自己定住,不回击。在这期间,若是耳朵不爱听这些,那我就会有意识地离开这样的群体,走到只有自己的安全場域,去回观自身,一遍遍地问自己,我为何会在意这些东西,我为何会因此而难过伤心。在初始阶段,除了训练自己对各等情绪的一视同仁姿态,我一般会是用电脑记录自己的内心想法,一点点地记录,自己在那当下的每一个起心动念,而后便是试着去质疑那些想法。质疑自己的想法,很重要。突破固有认知,改变思维认知,是改变自己应对外界评论的一大有力做法。
其次便是,我会尝试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局势,并试着询问自己,倘若我是对方,在那时候,我会怎样说话。我会怎样去作评价。可对方为何会那样做、那样评价我。这么做不是为了什么,更多是学着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此一来,对非议责难我的那个人,我就有了相当的慈悲和理解。这举例来说吧,在我刚毕业那年,有很多人都在非议我,那时的我,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对的,是会得来他人冷嘲嘲讽的。就是恋爱都是错的。虽说当时我对那些事儿,不曾有作任何的解释,就是为自己做辩解,我都没有去做,我只是离开了那些人。而后,我去思考过他们为何会那样对我。我的思考答案是,我的过去,他们一概不知,他们不知道我是顶着光环成长起来的优秀女孩,他们也不了解我的成长背景,他们只知道戴着有色眼镜,用固化认知标准来看我,他们也不曾有去学习,如何对外在进行客观的观察。人对不曾了解的一切,多半都会有偏差的,何况,在这人世间,能够做到不戴有色眼镜来看人,本就不多。如此一来,我就深深地理解了他们。当然,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这样做了,也不会有理解的,那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去学习理解,理解非议我们的人儿。因为,理解是对自身的最好,不然,带着情绪生活,那遭罪的,只有自己。
其三,去系统学习语言课题。因为,评价系统本身就是语言文字,概念认知的一部分。我曾花了相当的时间,在家待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学习这方面的课题。我会去剖析语言本身,我也会去质疑观点本身。评价,不论来自何处(评价来自自身,即“自评”,来自他人是“他评”),究其本质,就是认知来着,是观点来着。在这人世间,人是有很多的,而且会分层,像池塘的鱼儿那样。这不一样阶层的人儿,认知是不一样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具体到家庭,一个个体一个认知,都是可能存有的。那我在这期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去接受这人世间的各等认知,各种观点。人如画,一幅画在眼前,不同的人,往往会是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和观点,我们作为画作本身,要去接受这多姿多彩的言论认知。人的言论,并非永恒的相似与相近,对立会是常态。那我们行走人世,在遇见掌声的同时,必然会是需要承受他人的非议。世界本就二元对立。所以说,在后来的日子里头,遇见他人的赞誉,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心儿平静,不让自己因此而沾沾自喜;面对他人非议的时候,我会提醒自己,这只是他们的个人之见。允许他人自由表达,我且安定走自己的路。
其四,在自己有相当的定力,并能基本接受世间各等负面评论之后,我开始走出去。这走出去,具体来说便是,当别人非议我时,我就会去反击对方。反击对方并非随便出招,而是很有艺术性地辩驳对方,是让对方不再轻易出口伤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能有相当的自在。当然,这反击是要抓时机的,不能想着反击就去反击。一次在微博有人责难我,我就将对方给堵得哑口无言。我能堵对方,是因为我在那当下,是足够淡定与沉着的,是不会因为对方各等难听之语而生情绪的。在我看来,人只有在淡定沉着之时,才容易抓住对方的语言漏洞,而后给予对方近乎致命的一击,亦或说采用回旋术,将对方给绕糊涂,最后是让对方自己进入圈套,无招可用。世间人是有很多种类的,有些人会是得寸进尺的,在你转身离去,不予回击之时,那你就要狠狠地去击打对方,直到对方再也没法对你进行各种非议为止。
其五,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就会在平日里头与孩子交流这方面的课题,引导他去清醒而理智地认识夸赞与非议。在这当今世界,会说好话的人,有很多,可不是所有的好话,都是真的好话,我们在那美言声中,若是不得理智,就极有可能会是因此而沾沾自喜的呢。所以,我会与孩子说,当别人夸宝宝时,我们就要当心的了,那只是一句话,并不能说明什么的。与此同时我还会带着孩子去切身体会地领悟到,自己真的并非他人夸赞的那样优秀与美好。当孩子被他人非议的了,我会引导孩子去学习,探索,让他清楚知道,非议并非绝对的坏事儿,非议能帮助我们冷静不傲娇。我并不觉得对孩子夸赞,不去说不等,才是有利于儿童架构合理的自我认知系统的。我相信,只要父母懂得引导,外界所给予的敌意、非议等评价系统,也是很能滋润孩子的呢。而只是夸赞,孩子可能会是无力承受他人的非议。美言好听,人的耳朵都是喜欢美的语言的。可,我们也都知道,世界本就二元对立,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好话,但孩子走出家门之后,就不一定都能遇见说好话的人儿,我们要帮助孩子获得这方面的能力,如此一来,孩子就可以自由穿行人世,而无惧外在任何一句评价的了。
其六,在我们自身不惧外在或好或孬的评价,亦能淡定回击他人之后,我们要去管理自己说话得体。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自身不惧外在非议,但他人不一定会是不惧外在非议,我们没必要去给他人伤害。不去给予他人各种非议与责难,本身就是良善的表现,是对世界众生,回向慈悲。人活于世,要懂得让自己身具能耐,不被他人的语言所伤害,也要让自己有相当的本事来去回击伤害自己的人儿,更要懂得去对世界有慈悲、有恩善。并觉得,只有是在成人自己做好这些之后,低龄儿童才有可模仿的榜样力量,高龄儿童才能对父母的说教有足够的信服力。不然,孩子在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难过时,我们是不懂得如何来去抚慰他们的,我们也会不知道要如何教孩子去面对。我们更不会淡定地与孩子说,宝宝,没事儿,这别人的一句话,只是一句话而已。天后王菲家的孩子,个个特立独行不惧人言,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内在充盈有力,不惧任何外在评价的特立独行的天后母亲。
其实,架构合理的自我内在秩序的方法,是有很多的,我也只是简单提了几个小技巧。有些技巧是需要在那当下的随机应变之力的,是少不了自身清醒而淡定的头脑的,是离不开自身不急不躁的内心的。更是少不了我们自身的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如在别人非议我是某人的情人时,我就曾采用“古今对译”这一招来去对治对方,告诉对方说情人就是“情”、“人”,即情感中的人,是能带给某人情感抚慰的人儿,不过,我不仅能给某人情感抚慰,还能给其他人情感抚慰,因为,我是爱众生的家庭教育咨询师,偶尔涉及情感话题。几个回合下来,对方就被我气得,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所以说,在平日里头,我们要去懂得涉猎广泛。并清楚如何对他人的语言,装聋卖傻,这装聋卖傻是有技巧性的,是在听懂对方说自己什么之后,自己仍能淡定回击对方,把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给瓦解了,而后便是亮出自己所要传递的某种意思的。
怎么培养孩子礼貌待人?
父母想着培养孩子的礼貌待人,自己要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场景里头,都去很好做到礼貌待人,而且还不是作秀,而是对他人,发自内心地以礼相待。倘若,我们在进入商场,出入酒店等处时,心怀傲娇,不愿对那些扫地擦玻璃看大门的底层人说声好、点个头、蹲个身,那自己就不要去作秀。当然,不愿对高官达人点头哈腰,礼貌问好,那我们也没必要去点头哈腰,礼貌问好。对他人表礼貌的方式,是有很多的,有时简单的微笑,也是可以的。
其次便是,较之于作秀,我们要去清楚明白到,自己为何要对他人,以礼相待。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大一样,不论那答案,会是什么,我们都要去有所思考,并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我们自己对一问题的解答,会是什么,颇为重要。因为,我们的认知,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在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之前。
就我而言,我觉得在这人世间的众生,都是平等的,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不论那个人在这社会的地位如何,从事何种职业,领着多少薪资,在社会持拿多少话语权。所以说,遇见每一遇见,我都会想着去善待。予人招呼,在我看来,是善待他人的一种直观表现。我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能力有限,无法给予他人更多的实质性帮助,但在见面之时,淡淡微笑,道声问候,说上两语,是可以的。
可,我不会将自己的这一社交准则,强加于孩子。不会想着要去强迫孩子,一定要是像自己那样,对他人以礼相待。在我看来,将孩子给教育成与自己一模一样,不是教育的莫大成功。如,在送孩子上学之时,孩子却不愿与人问好,并告诉我说,妈妈,我不喜欢与门卫说再见。我看着孩子的认真眼神,便是有所懂得了,就与孩子说,好的,宝宝,那我们就不说再见。也因此,我就不会对孩子有着任何的要求,只是自己与门卫说再见,道早安。
再便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他人礼貌待人的时候,我不会心怀渴望,不会想着要为了孩子,才去以身作则,我只是想着这样去要求自己。修持自我是很落地的,是大可从日常琐碎开始的,是从自我做起的。这也就是说,在我觉得这礼貌待人是需要的时候,就去落地现实,至于孩子会不会有所模仿,那就不是我所能干扰得了的了,但在带着孩子出门之时,我会一边与人问好道礼貌,一边提醒身边的孩子说,宝宝,与老师或XX说你好。
不过,在有些时候看来,我们就是这样去做的了,孩子也不一定会听话照做的,我家孩子就曾有过不与人打招呼道礼貌的时候,纵使如此,那在那当下,我也不会对孩子有所责难。在我看来,孩子的面子,也是重要的,我们要懂得去呵护儿童自尊。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定要对我们成人的要求,听话照做,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对成人的一切,都去遵守而行。教育,在我看来,理应是在一定范畴里头,让孩子持有极具弹性的自由。所以说,在孩子幼童之时,偶然表现得很没有礼貌,那也是可以容忍的。我们不能对初学的儿童,有着太过于苛刻的要求。只要我们在每日生活里头,认真做好礼貌待人,就好的了。时日久长,孩子多半都能于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家与孩子玩社交游戏,一会让孩子扮演主人角色,自己扮演客人角色,一会让孩子扮演客人角色,让自己扮演主人角色。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去切身体会地感受不同的角色。儿童,尤其是三五岁的低龄儿童,他们的学习,更多是直观性的,是需要身体参与的。父母的语言说教,在有些时候看来,往往会是略显空洞的。因为,他们不曾有过生命历经,缺乏生命应有的直观体验。那让他们在游戏里头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的待遇,那内心深处,自能有所感触的呢。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帮助儿童学会自发礼貌的。人生而纯善,只要有过体验,就多会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还有就是可以为孩子选择礼貌待人的文章、书籍、绘本、视频等,与孩子分享交流。文章、书籍、绘本、视频等对于儿童的身心影响,还是有的。我家孩子就曾有看关于礼貌待人的俄罗斯动画片,名为《瑞奇宝宝》。只不过说,在这期间,我们不要轻易去给孩子下决断,贴标签,如“你没礼貌”,“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没礼貌的孩子,没人爱”、“再这样没礼貌,妈妈就不爱你的了”等。社会对礼貌的定义,是有标准的。可儿童年幼,脑袋里头不曾被装进这些标准定义,那他们自然会是表现得让大人看着很没有礼貌,很没有礼数,加之礼貌的仪态举止,是要慢慢学习,不断重复才能内化于心,渐成程序化的。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去等待孩子,一点点地学会礼仪那些规则。
最后便是,倘若我们遇见别的地区或阶层的孩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冲撞了我们的固有认知,我们不要轻易去评断他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阶层的人儿,对那礼貌举止的要求和界定,往往会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好比是说欧美人用拥抱表礼貌,可中国人却在与人见面之时,往往会是简单地问好道安,个别人会是选择握手这一国际礼仪形式来表礼貌。去寺庙,我们则更多是像和尚那样地,将那一手放胸前,点头哈腰般地做出鞠躬仪式。儿童因年幼,不曾懂得这其中的区别,可能会是在遇见普通人的时候,采用寺庙的礼貌标准来去行礼节表礼貌的了,那我们就不要去责备孩子。
其实,以礼待人是有很多的,不仅仅是彼此见面那会儿的仪态举止,还有交流时的仪态举止,是如何尊称,怎样表达。更是其他别的诸如坐姿等,都在对外传递我们自身的某种修养信息。那我们在平日里头,就要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一点点地做到,竭尽所能地做好。我们不曾有做到位,那孩子是会缺乏应有榜样力量与模仿对象的呢。儿童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们成人,并进行某种程度的带选择性的模仿学习。所以说,我很认可悠悠(@悠悠爱大圣)的这么一句话,“对于自己没有做到的东西,我就没有资格来去要求孩子要去有所做到”。
参考阅读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随着历经的变化,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许会有变,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