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正从“覆盖网”到“精品网转变”,运营商掘金 TO B 市场
2020年的突发疫情拖延了全球5G的建设脚步,但在国内新基建的加持下,中国5G建设力度不减。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累计建成71.8万5G基站,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所有地级市实现5G覆盖,5G终端连接数已超2亿,300多个城市开通了 5G服务。无论是网络部署规模,还是用户发展规模,中国信息通信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
由此可见,2021年5G基站建设数量将不再是唯一重点,5G网络更应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推进,紧贴不同场景需求,构建高质量的5G 网络,有力支撑5G和各行各业数字化发展需求。
01
“覆盖网”转向“精品网”
2020年7月,3GPP TSG#88e会议最终确定3GPP 5G Rel-16功能及ASN.1冻结,并于会后正式发布Release-16系列技术规范,Rel-16标准的完成和发布意味着各厂商可依据该版本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制造,进一步丰富5G技术的应用场景,也进一步加快全球5G网络部署的进程。
在R16标准正式确立之后,工信部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快独立组网的网络建设,毋庸置疑,只有独立组网(SA)的方式才能更进一步显现出5G的性能。
当前,我国5G已经初步形成引领态势,在此基础上,独立组网(SA)成为5G的新目标。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加速向5G SA 方向演进,这是我国引领5G发展的新阶段,也是5G新基建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坚持5G SA发展策略的指引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开启了共建共享,并且成绩斐然。中国电信于2020年11月率先在全球宣布5G SA商用,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超过34万个站点,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5G用户超8000万;中国联通快速完成全球第一张规模的5G共建共享网络建设和商用,并且完成了SA独立组网模式的端到端能力部署,2020年11月,中国联通在北京、广东实现了全球首个SA切片,到2021年,中国联通预计在全国部署SA切片商用。
中国移动方面也是建树颇丰。有公开报道显示,当前,中国移动的5G SA商用核心网络可以支持1亿户的个人用户和2000万政企行业用户全部同时在线使用。
毋庸置疑,在5G新基建的加持下,5G SA网络与各行业数字化发展协同也将不断深化,中国5G网络建设也将从“覆盖网”向“精品网”转变。
02
掘金5G TO B市场
5G商用一年多以来,5G网络建设和产业布局风生水起,行业应用落地。
举个例子,舟山港是全球最大港口,其最早将5G技术引入生产系统。以轮胎吊操作为例,以前吊车操作员要爬到30米高的吊顶司机室工作,要求司机必须在40岁以下;现在5G远程操作已经成为常态,司机可在远程舒适的办公环境里,通过监控屏和操作手柄完成轮胎吊的远程控制,超过40岁的员工完全可以胜任远程操作。
同时,如何采用5G技术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成为各行业关注的要点。华菱湘钢的5G智慧钢铁项目运用“5G+智慧天车”解决方案,可在远程操控椅上实时操作炼钢天车,进行卸车、吊运、装槽、配合检修等作业。5G使得远程操控精准高效。据悉,远程半自动化操作能节约23%的人力成本,远程监控、一键启动、自主运行可节省20%的人力。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认为,5G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是构建数字强国的底层设施,它对行业应用和产业链是有适度超前性的,应用和产业也要跟着设施的演进不断演化,不断完善产业生态。运营商应共同努力,一起探索,让5G在产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好,前景越来越广。
03
面临的挑战仍不小
虽然5G应用实现了小规模商用,5G行业时代来临,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面临诸多挑战。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近两年的5G行业级应用主要面向eMBB应用场景,然而,唯有引入uRLLC和mMTC等5G SA网络技术才能更加符合应用场景需求。并且,未来5G切片、5G+MEC等技术和方案将被广泛应用于以电网、钢铁、水泥等为代表的千行百业中,使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2021年全国5G新基建的进一步大规模铺开,5G业务逐步向各垂直行业延伸拓展,5G+各行业融合应用场景也将全面打开,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将更加完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5G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创新也面临不小挑战。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满足“人”的通信、上网、社交等需求,运营商与其它垂直行业鲜有深入交流,精准把握TO B的不同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磨合,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