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们是如何读书的?穷人看完会汗颜的深度干货文
导读:本文核心是探讨读书和挣钱的关系。有超级富豪、创业传奇,也有调查报告进行普遍分析,结合各高校的薪资排行和身边普通人通过读书实现月入7万、更换行业从而财富自由的故事,从而探寻普通人是否可以通过读书达到提高收入的目标。不含鸡汤,只有干货。
正文:
老话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事就是“利”字当头。
你可能以为这读书不过是陶冶情操,文人雅士卖弄笔墨而已,自古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不读书好像也没那么大关系嘛,有钱有势才是王道。
借用社会流行的一句话“读书能当饭吃吗?”
还真能。(请看到最后,普通人的逆袭到月入7万的真实故事。不可能的事情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人民日报公布了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国人在2018年的平均阅读量是4.67本,而这个数字在美国是9本,日本则更加夸张,达到了四十本,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读64本。
犹太人掌握了世界上多少财富?
0.3%的犹太人掌握了全球30的财富,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读书真的能当饭吃。
为什么呢?全文较长且干货多,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今天我将给你带来可能是头条上最硬核的回答之一。
常言道,别劝我读书,读书能当饭吃吗?少来那些虚的
顶级大佬的读书故事
- 巴菲特背后的男人,世界最有钱的巨富之一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中,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查理芒格
巨富中有没有不阅读的聪明人-一个都没有
-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看书很重要,但看世界更重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他的书放在办公室、卫生间、枕头旁、飞机上,翻来覆去读,一遍一遍地看。
阿里巴巴授权书籍《马云-未来已来》
马云看书慢,但随时都在看
- 新东方CEO俞敏洪说:我在北大时一年读200本书,我的好友王强藏书过万册。
- 罗振宇评选的“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成甲说书》主讲人成甲:过去6年,我坚持每年至少阅读100本书,同时还保持了每天两小时反思晨修的习惯。
以上列举了几位商界大佬的读书经历,我们不难看出读书在他们的人生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查理芒格说“沃伦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可见,阅读和财富之间可能有某种关联。
你可能要问了“这种关联到底是个案,还是规律呢?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没怎么读书照样混得风生水起啊!这又怎么解释呢?”
读书和财富,真的有关系吗?是个案还是普遍规律
读书和财富之间究竟有什么规律?
- 《富有的习惯》作者花了5年时间研究了177位自力更生的富翁以及128位穷人的习惯,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读书和财富之间有没有普遍关联。
85%的富人都爱读书,88%的富人每天阅读至少30分钟。
- 著名的乌镇饭局
我们首先看这场饭局中的人有哪些?
网上流行一句经典的段子: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群会赚钱的大佬,你错了,这是一群学霸。
我们随便列举几个人对应的大学:
马化腾 深圳大学
刘强东 人民大学
雷军 武汉大学
王兴 清华大学
张一鸣 南开大学
杨元庆 上海交大
尽管我们不能说学历代表财富,但高学历必然意味着知识量大的概率更大,显然学历和财富之间呈正向相关。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那些不怎么学习的人也能取得成功有几个特点:
1.以前很多,现在正在变少,因为现在进入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不是靠努力就行了。
2.大多数只是在中小城市,低端制造业领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里都是顶尖知识分子的天下。
3.这部分人反而更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这是2018年中国大学生的薪资排行。你会发现大学的档次直接和收入成正向相关,那些你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和流过的汗水都将变成财富回报给你。
读书还能带来什么?
当然你很可能已经错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读书时代,还能怎么办呢?
我再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
她叫娜里跑。
2012年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很快发现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辞职下海创业。2019年出了一本畅销书《用一年时间重生》,第一章第一节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还能阅读,生活就还有转机。
她走上过很多人理想中的人生巅峰,经历国考以双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公务员。所有人都很满意,除了她自己。她说:“尝过梦想的滋味后,其余的生活将味同嚼蜡。”她说是阅读改变了她,让她成为了自己想做的人“财富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 再告诉你一个你可能更熟悉的故事
这个人你认识吧!他就是火遍全中国的“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吸引超过15亿次收听他讲书,现有会员2200万人。
下面这句话可能让你惊讶:他曾经居然是最不喜欢读书的人。
是不是很意外,最会讲书的人居然曾经也是最讨厌读书的人。可见读书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带来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格局和更幸福的生活。
因为你正在经历的让你苦思冥想的问题-爱情、升职加薪、创业,大部分都经历过且很多已经被人解决,写成了书。
读书,就是寻宝的过程。
为什么要立刻开始读书?
这个人叫何帆。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2019年写了一本书叫《变量2》,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苟且红利”。
如果你看了逻辑思维2019年的跨年演讲,你对下面这张图就不会陌生:
通俗的说:苟且红利就是因为别人的苟且,而产生的红利。这是当今时代最大的红利。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喜欢读书,所以读书这件事红利期长而且红利巨大,所以这件事才值得花时间去做。
书究竟要如何去读呢?
假设你已经认可了读书很有效,可是你有疑问:我看有的人也读了很多书,可也没见他有多大出息啊?我认识的谁谁谁天天读书,都读傻了。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读书也分层级,有的人读书走马观花,有的人读书跃迁精进。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同样的时间,效率值相差成十上百倍。
究竟如何选书,如何读书才能改变未来呢?樊登说书中自有答案,答案又在哪里呢?
罗振宇说只要带着以上三个问题去生活、去学习,你与世界的链接会更深入。
你是谁?
你是干啥的?
你为谁干?
别人需要你吗?
社会更好了吗?
由此,读书就是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选书,带着挑战去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能力的提升。
相反,读没有多大营养的网络小说只能叫消遣罢了。
知道读书的目的,现在到了读什么这个关键问题了?
适应时代的学习方法:读一、二、三手书籍,远离四手信息
王小波讲过一个笑话:
“二战”时将军视察前线,看到一个新兵很紧张,于是给了他一块口香糖。
'好点了吗?'将军问。
“好多了,长官。不过这块口香糖为什么没有味道?”
“因为我嚼过了。”将军说。
我们身边有很多“嚼过的口香糖”信息-朋友圈、短视频、转手过很多次的文章、随意拼接的网文、微博不计其数。
如果你想快速提升,一定要搞清楚信息是分等级的。
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通常是一手论文。
二手信息:忠实于一手的转述。如:TED演讲。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如:豆瓣评分较高的优质畅销书。
四手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如:公众号文章等。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选书,读书就是要更接近信息的源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当然,内容重要,读书的方法也是关键。(这里不再阐述,感兴趣朋友可以看我微头条。)
总之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要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否则极易出现知道但说不出、用不上的情况。
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一千道一万,读书行动且要带来改变,否则读书成为消遣,岂不是浪费时间。
最近我知道我网络班上的一位前辈同学(年龄24岁),给大家看看他学习和财富的关系:
24岁,平均月入7万多。
不是名校,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
她描述自己的逆袭原因,其中第四条就是提升认知,然后碾压别人。
读好书,好读书,就是提升认知最好的捷径之一,人家一辈子的经验写在一本书中直接给你,超值了好不好。你还想怎样?
最后总结一下:
读书和财富呈正相关,巨富中没有人不读书的,读书有技巧,选书有目的,书籍分层次,读书提升认知,认知带来财富。(推荐书单见评论区)
彩蛋:彪悍一只猫
2014年8月,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中学英语补课老师,住在月租1200元老房子里。
2014年9月,银行卡里只有9000元钱,他开始了学习,开始走出自己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