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涛:大肠息肉要不要手术?

有数据显示,约95%的结直肠癌都是由大肠息肉引起的;在超过40岁的成年人中,大肠息肉的发生率超过了30%。也就是说,在我们中间,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长有大肠息肉。有专家说:“每一个大肠息肉患者都可能是潜在的肠癌患者!”

大肠息肉临床常表现为腹痛、便溏、便秘、便血、黏液便等,或无明显症状、体征。若无任何不适时,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大肠息肉的存在。但若发现不明原因的便血、腹痛,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一,手术能预防癌症

西医建议:超过40岁的人每隔3-5年都要做一次肠镜的息肉筛查。医生在发现危险息肉时,大都会及时切除。西医认为,若能及时切除大肠息肉,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降低80%以上。

而且,切除肠道息肉是一种非常小的手术,患者往往不需要住院,手术结束后一个小时即可自行离开医院。

二,手术是唯一的手段吗?

肠道息肉是不是切除了就万事大吉了呢?

事实上,大肠息肉是一种非常容易复发的疾病。西医认为,做过大肠息肉切除手术的人,最好每年复查一次。如果连续3年不复发,可改为3-5年复查一次。

从中医来分析,大肠息肉的病机关键为寒热失调、阳虚(主要是脾阳虚)、痰湿、湿热,并与饮食、情志等密切相关。

《内经》认为大肠息肉类似于“肠覃”。《内经》描述其病因病状:“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内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

分析大肠息肉产生的原因,阳虚是关键。临床所见,脾肾阳虚的人不仅息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而且息肉容易产生癌变。因为阳虚,所以寒瘀痰饮积滞,凝结而块。温阳散结是治疗的关键。

有人调查发现,在常见体质类型中,痰湿、湿热体质者占大肠息肉总患病人数的八成,比例明显超过其他几种体质。由此说,凡是痰湿、湿热体质的人群,当重视此病的预防。

有人认为,血瘀是大肠息肉的病理产物,血瘀不是单独产生大肠息肉的原因。

大肠息肉属本虚标实证,阳虚(脾阳虚)为标,痰湿与湿热为本。因此,治疗大肠息肉,当从标本虚实方面考虑。

总之,大肠息肉源于脾胃素虚,胃肠寒热失调,痰湿与湿热凝着而变生息肉,病位主要在胃肠,涉及肝脾。日久阴津亏耗,邪毒内结是其癌变的病理转机。治宜虚实兼顾,寒温并调。

我临床常用乌梅丸治疗大肠息肉,此方虚实兼顾、寒温并用,适合于大肠息肉的病机。

手术绝非治疗大肠息肉的唯一方法,我认为,还是需要改变产生大肠息肉的体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未病”。若拘泥于手术,是治标而不治本。

我曾治疗一位中年体壮的朋友,发现大肠息肉,已经切除,仍觉腹部不适,沉重,大便不畅,且其腹部挺起。手术能治标,但其痰湿体质并未改变。我处以大柴胡汤加味,药后大便一日数次,朋友不觉累,反觉神清气爽。这是改善体质的反应,也是排邪反应。连续服十数剂,诸不适消除,腹部肥肉减少,朋友感觉良好。

如何扶正?需要从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多个方面重视养生。比如,饮食上当忌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牛奶、辣椒等食物。

多多运动,以温运阳气,加强气化之功。保持健康体重,以防湿浊积滞。心情舒畅,则肝气不滞,疏泄正常,气血调和,诸病自然不生。

文源:净阳佛医

介绍一个可以治疗各类息肉的方子 - 济生乌梅丸

导读:今天学习龚志贤先生治疗直肠、声带、宫颈息肉的经验方。

直肠息肉、声带息肉、宫颈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比较棘手,难于手术,术后易复发,很难根治的一类疾病。

直肠息肉属于中医“肠风便血”的范畴,表现为大便带血,血与粪便不相混杂;声带息肉则表现为咽喉梗塞,声音嘶哑;宫颈息肉则见于长期阴道出血,淋漓不断。

余用“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01

济生乌梅丸原为治疗肠风便血而设。

余先将其改为汤剂治疗小儿直肠息肉,每获奇效,以后又用于治疗成人直肠息肉患者,也有疗效,但难于痊愈,后改为丸剂较长时间服用效果较佳。

因直肠息肉属慢性疾病,久服可收缓功之效,且丸剂比较便于服用。

为了达到较快痊愈之目的,加用象牙屑、人指甲以软坚散结,若人指甲不易收集,可用穿山甲代替。这就是“济生乌梅丸加味”的由来。

之后,余又用此方治疗声带息肉、宫颈息肉,均获显著效果。

方中乌梅,性味酸平,有敛肺涩肠、入肝止血、蚀恶肉、化痔消息肉之功。

《本草经》云:“去死肌、消黑痣、蚀息肉”;

《本草逢原》:“恶疮胬肉,亦烧灰研敷,恶肉自消,此即本经去死肌恶肉之验”,又曰:“治溲血、下血、诸血证。”

僵蚕,性味咸辛平,有消风、化痰、散结之功。

《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痰疟癥结”,“僵蚕,蚕之病风者也。治风化痰,散结行经,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

《别录》:“灭诸疮瘢痕”。

象牙屑,性味甘寒,有清热、拔毒、生肌之功。

《海药本草》:“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

《医学入门》:“生为末,主诸疮痔瘘,生肌填口最速。”

《本草经疏》:“治恶疮、拔毒、长肉、生肌、去漏管。”

人指甲,性味甘咸平,有软坚、散结、祛瘀之功。

《本草衍义》:“去瘀血。”

酒醋,味酸,可助乌梅涩肠止血,又能散瘀。

穿山甲,性味咸微寒,有消肿祛瘀之功。

《药性本草》:“烧灰敷恶疮”;《别录》:“疗蚁瘘”;《药性论》:“恶疮,烧敷之”;《日华子本草》:“治痔漏,恶疮。”

五药合而用之,有收涩、止血、攻坚、散结、化恶肉之功,用于治疗直肠息肉、声带息肉、宫颈息肉,能起异病同治之效。

02

现将部分治验病案介绍如下。

一、直肠息肉案

张某某,男,58岁。

患者于1977年3月始,大便时有鲜血,血附于大便之表面,排便时肛门无疼痛、下坠感,大便习惯每天一次,不结燥,如果大便结则血也较多。

1978年元月始,大便出血量较多,每次约便血一小汤匙。

外科检查:肛门外形无畸形、瘘管及疤痕,无红肿炎变。

窥肛镜检:肛管距肛门口约5厘米处,3点、5点、9点肠壁均有息肉似葡萄状,紫红色,蒂短紧附于肠壁,触之易出血,3点及5点之息肉似黄豆大,9点之息肉如胡豆大,约0.5厘米×0.6厘米。

诊断:多发性直肠息肉。

入院后经服“济生乌梅丸”,每次一粒,日三服,便血逐渐消失,共服药24天。

检查:各点之息肉已脱落,基底部有少许残根已近与肠壁平行,无出血。

出院时带“济生乌梅丸”十五日量,三月后复查息肉无所见,病家无所苦。

直肠腺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者于直肠或结肠长多个腺瘤,叫直肠息肉,其又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单发性者多见于儿童,多发性者多见于青壮年,极个别有恶变的可能。

中医认为是因湿热毒邪下迫大肠,气机不利,脉络瘀阻,气血凝滞所致,多按“肠风便血”、“痔疮”论治,可用“济生乌梅丸”治疗。

多发性息肉极个别已恶变者,似《金匮》“便血色瘀,面色萎黄,脏毒肠澼”的记载,应属“脏毒下血”范畴,非本方所宜。

二、声带息案

重庆某工厂女工,李某某,业余爱好唱歌。

1971年因咽喉梗塞,声音嘶哑,在某某医院五官科检查,发现声带有一粒如黄豆大的息肉,医生主张手术,本人不愿手术治疗。

余用乌梅1000克、僵蚕250克、象牙屑30克,蜜丸。

服药一料后,复去医院检查,息肉已消大半。再进一料后检查,息肉已完全消失。四年后复查未复发。

三、宫颈息肉案

龚某某,女,47岁,农民。

患宫颈息肉,经常阴道流血,1973年住某医院妇产科经手术切除,息肉治愈。

出院后约10个月,阴道依然流血,再去该院检查,息肉复又生长,仍需住院手术切除。

患者因经济负担不了,疗效不稳定,不愿再行手术,求余诊治。

余用乌梅750克(酒醋泡、去核、炒焦)、僵蚕250克(米拌炒黄,去嘴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中、晚各服一丸。

一料药服完后,自觉症状消除。半年后妇产科复查,息肉已不存在。至今没再复发。

03

“济生乌梅丸”一方,据陈修园氏《时方歌括》所载,其方出于宋代,严用和为治疗“肠风便血”而设。

陈氏歌括曰:“下血淋漓治颇难,济生遗下乌梅丸,僵蚕炒研乌梅捣,醋下几回病即安”。

今方书列入收涩方类,用于治疗便血。

考此方所治之便血,主要指大便时带有鲜血从肠道来,其血与粪便不相混杂而下,多系便后滴血,或鲜血染于粪便表面者,中医称之“近血”(肛门直肠部位出血),或称之“肠风下血”。

今之内痔出血和直肠息肉出血,其临床症状多似古人“肠风下血”之描述,此肠风下血应与紫暗色血便之“远血”(上消化道出血),或称“脏毒下血”,相鉴别。

《证治要诀》云:“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暗者为脏毒”。

“脏毒下血”多为内脏实质性器官损伤所致,此类病证,实为极严重证候,非本方所能治也。

本方所治之“肠风便血”:一为直肠息肉出血,用本方加人指甲、象牙屑,为丸;

一为内痔出血,用本方加槐花、地榆炭、侧柏炭、三七粉、鬼针草等消痔止血之品。

04

济生乌梅丸加味,是由乌梅、僵蚕、酒醋、人指甲(可用炮穿山甲代)、象牙屑五药组成。

乌梅(用乌梅肥大肉多者为上,酒醋浸泡一宿,以浸透乌梅为度,去核,焙焦存性)1500克,僵蚕(米拌炒微黄为度)500克,人指甲(用碱水或皂水洗净,晒干,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或用炮穿山甲30克)15克,象牙屑30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丸药制成后,装入瓷坛内,或玻璃瓶内,置于干燥通风之地,以防受潮霉烂变质,霉者切不可服用。

“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各种息肉,成人每次一丸,早中晚各一服,白开水送下,儿童量酌减。

以服完以上剂量一料为一疗程,可连续服二三料。

儿童可用乌梅、僵蚕各15~20克煎汤,日一剂,二煎,分三次服,一般服10~15天可见效。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煎燥辛辣之品,忌烟酒。

注: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无论什么事物不能说百分之百,治病也是如此。

该方治疗各种息肉有显著疗效,但对久病又复杂之痼疾,效果就不够好,这是必须说明的。有的人还将《伤寒论》乌梅丸错认为“济生乌梅丸”,那就更是药不对症了。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