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7)
本篇要目:
******************************************
61.马架子遗址
新石器时代、夏、商、周 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
62.三座店石城遗址
夏至商 内蒙赤峰市松山区
63.二道井子遗址
夏至商 内蒙赤峰市红山区
64.太平庄遗址群
夏至商 内蒙赤峰市松山区
65.尹家店山城遗址
夏至商 内蒙赤峰市松山区
66.南山根遗址
周 内蒙赤峰市宁城县
67.奈曼土城子城址
战国至秦汉 内蒙通辽市奈曼旗
68.云中郡故城
战国至隋唐 内蒙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69.浩特陶海城址
辽 内蒙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70.灵安州遗址
辽 内蒙通辽市库伦旗
***********************************************
61.马架子遗址
马架子遗址位于锡伯河北岸坡地上,面积约6万余平方米。在地表处发现有60余坐灰土圈,每座直径多在5—6米左右,大体上分作7—9排。均沿东北—西南方向排列。每座灰土圈代表着一座房址。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褐陶筒形罐。素面陶占了大多数,个别的陶片上刻划有稀疏的短斜线纹。石器数量较多,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数量较少,器物类型包含有锄形器、饼形器、环状器、斧、球、锛、管、磨盘、磨棒等。专家认为这类遗存属于小河西文化类型。小河西文化聚落分布在近河的坡地上,有马架子遗址,白音长汗遗址一期和查海遗址一期。从马架子遗址和白音长汗遗址一期和查海遗址一期比较来看,后两者差距较小,但与马架子遗址差距较大。白音长汗遗址一期和查海遗址一期具有两级社会组织。马架子遗址则最起码代表着三级社会组织,每座房址为一级,每一排房址为二级,整个遗址为三级。据推算,马架子遗址60余座房址,总人数大约有240—360人左右,属于较大的聚落遗址。
2013年5月,马架子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2.三座店石城遗址
三座店石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区松山区初头朗镇的一座山岗上,俗称洞子山。是夏朝至商朝时期的文化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在洞子山山顶及南坡,海拔730米,西侧是临河断崖,北侧与阴河左岸的山岗相连接,南侧和东侧为沟谷冲积的平川地。
2013年5月,三座店石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3.二道井子遗址
二道井子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2009年考古六大发现之一。当初这里并不叫“二道井子遗址”,而是叫“大灰包”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之所以被俗称为“大灰包”,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
古人在选择住址时有一定的要求:向阳、周边具备水源和能够控制一定的耕种范围。房子建好以后,生活中用火产生的灰烬就倒入房边的灰坑或直接堆在房子周围,时间长了,随着房子逐渐破旧、倒塌,外面的灰堆也越来越大,古人便把旧房子用灰烬予以回填,在旧房址之上再建起新房子。如此若干年后,房子越建越高,就形成了“大灰包”。
2013年5月,二道井子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4.太平庄遗址群
太平庄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太平庄自然村村北的山岗上,为夏朝至商朝的文化遗址,是夏家店文化类型遗址在半支箭河流域分布的较为集中、完整的聚落遗址。由六处遗址组成,即庙东山遗址、老爷庙后山遗址、太平庄后山遗址、石砬子遗址、岱王山遗址,它们分布于相互临近的6个山岗上,彼此呼应,又各有特点。
2013年5月,太平庄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
*******************************************
65.尹家店山城遗址
尹家店山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是夏至商时期的文化遗址。由徐光冀等先生于六十年代初对阴河和英金河进行广泛调查时发现的。在当时的调查中共发现了40余座山城,这些山城东西大体可以分为三组,且各有其中心城址。
2013年5月,尹家店山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南山根遗址
南山根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存金沟乡南山根村,是周朝时期的文化遗址,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遗址于195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调查一批青铜器的出土情况时被发现。出土文物有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狐尾形饰、铃型器、狩猎纹铜环、铜刀、陶盆、陶鼎、陶碗、红陶罐等物品,其中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的出土在青铜剑中尚属首次发现,而且迄今仅此一件,其稀贵自不待言,同时也显示此剑的使用者具有特殊的身份。
2013年5月,南山根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7.奈曼土城子城址
奈曼土城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城遗址。奈曼土城子遗址近四方形,周长1419米。城墙残高4至5米底,宽15至20米,东门,高达3米多,底宽5米。城内出土战国、秦汉时代的陶片、货币、兵器、建筑构件等,是汉代新安平县治所。
2013年5月,奈曼土城子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8.云中郡故城
云中郡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土默川腹地,为战国至隋唐时期的遗址。其城垣周长约8公里,呈不规则状,墙体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破坏严重,唯南城墙存留较完整。城墙夯土中含有战国至西汉陶片,外层夯土还夹杂北朝遗物。出土有汉魏北朝、战国、秦代的遗存。城中心有一高大土丘,为"钟鼓楼"遗址,曾出土北魏"大代太和八年"鎏金铜佛像一尊。城西墙外有古墓群。
2013年5月,云中郡故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9.浩特陶海城址
浩特陶海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为辽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因其保存基本完好,是辽代契丹人控扼北方的一处军政重镇,对研究当时的军事历史有重要的价值。遗址呈四方形,城墙土筑,南北各设城门一座,城外有一护城河。古城内辽代篾纹陶片甚多,还出土过铁器、铜钱、骨针、细石器等文物。史学专家认为浩特陶海古城是回鹘可敦城,经战乱荒废,辽代边境女真部族人在旧城址上重建,兴筑了专为屯兵镇守的边防城或牧马城,是戍边士卒驻扎之所。
2013年5月3日,浩特陶海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灵安州遗址
灵安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黑城子村村北,是辽代时期的古城遗址。1975年5月和1988年5月进行了两次调查。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长680,城墙底部宽6米,上部宽3—4米,残高约2米余。出土有'灵安州刺史印’一方及大量建筑物件,以及瓷器、陶器、铁器等。因“灵安州刺史印”的出土,断定此城为灵安州。据推断,此城属辽上京道管辖。此印的发现,填补了《辽史》《金史》及《宋史》对灵安州失载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辽代历史地理提供了新资料。该城址的发现,是辽代考古史上的一次较大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13年5月,灵安州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