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教室|地平线下的社区
Hello 小伙伴们,又到了每周一的制图教室时间啦~
优秀的图纸往往离不开背后的设计理念,因此在分享制图干货之前,我们邀请来这位优秀的同学先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项目,接着往下看吧!
PART 1
“The Community under the horizon”这个项目是源于大四的一个本科设计“矿坑酒店”,项目地址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是一个开采了近60年的废弃工矿区。原任务书的内容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政府决定将一个打造成工业度假小镇,并为此兴建矿坑度假酒店。作为课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题目:同时结合了三个方面的训练,城市设计,酒店综合体设计和复杂环境下的建筑设计。但是在这其中缺少了很重要的内容-即这个设计的原因和目的。由于,这个设计的范围和类型较多,在经过仔细的权衡和取舍之后,我在作品集中将该作品展示的重点内容放在了社区设计上。
PART 2
在国内,有大量的工矿区都经历了转型,但大部分的转型方式都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很多独立工矿区只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却从未对这些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独立工矿区在特殊时代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使其具有研究和保留的价值。该矿于2009年因环保政策关闭,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寻找在这片场地留下的记忆(社区结构、历史、文化)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社区的方式来搭建出沟通历史和未来的桥梁。
PART 3
为了了解工矿区的社会结构,就得从工矿区的主人-矿工的日常生活上进行研究,可以看出矿工一天的行程十分紧凑,而且生活十分单调的往返于矿坑和宿舍之间。将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所反映到平面图上,会发现在整个工矿区,所有功能都集中在600m左右的范围内。这些功能不仅包括各种工作,还包括生活的许多方面。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它独立但却自给自足。场地内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建筑,如电梯井、矿井走廊、办公楼等。这些建筑非常工业化,而且留有着上一个时代的完整印记。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这些原来的矿工离家多年,户籍早已迁出,认识的人很少,方言也不再标准,当地人也不太认同他们是本地人。因此,矿区的矿工,尤其是他们的后代,都处于缺乏文化认同的尴尬状态。在此背景下,工矿区形成了工人互帮互助的熟人社区。对比当地的人口出生率和南京市的平均出生率,可以发现在矿场关闭后,人口老龄化升高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却在下降。通过分析场地的矿业活动,人群行为和场地历史,得出人口流失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即建立一个保留矿区社区特点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在这里简单提及一下场地的总体规划部分,作为我们后面设计社区的前提和背景:结合课设部分的要求,充分利用场地丰富的工业遗产,将其打造成特色度假小镇,以吸引更多的人口,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也是我们社区人口回流的前提。
在总体的规划设计当中,我设置了两条轴线:观光轴线和社区轴线。观光轴线是车行主入口到矿坑坑酒店的轴线,也是游客参观的主轴。原路网是冶山铁矿的一条主要生产线,从矿坑到矿上运输。现在的流线则正好相反。从北到南的功能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再到动态的空间序列。社区的轴线主要由社区的功能决定。从矿井上方社区到矿井下方社区的轴线,原本是矿工到矿坑的路线。轴线自北向南高度逐渐递减,反映了一个逐渐向下的空间序列。社区轴线的核心是居住区。住宅区使用一楼的功能房。楼上的入住方式还增加了一个小平台,以减少建筑物的距离,提供一个社交场所从而体现了原矿区熟人社会的密切邻里关系。矿上社区的引入是作为矿下社区到正常社区形态的过渡。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重点“地平线下的社区”了。首先我们从原有的熟人社区中结构出三个方面的概念: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建筑与建筑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依据这几个概念和存在于这个矿区的两种开采模式(露天开采的阶梯状形式构成社区建筑组合形式,地下开采四通八达的通道作为我们社区交通的组织形式)生成我们矿坑社区的基本空间形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矿工的工作和生活的记忆。
下面是整个场地的功能分解,社交空间体块的引入(以工棚为原型)和矿坑的生态保护措施,以上内容均为呼应之前提出的三个概念,同时加强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在这里,社区自给自足但又与外界保持高度的联系。
这里详细说明一下矿坑社区的立体交通系统:首先这个交通体系的原型就是地下采矿的巷道,矿工可通过矿井电梯和巷道到达矿内的任何区域。在这里我一共将交通体系分为5个层次:底层平台沟通商业服务,社交平台链接各个公共活动单元体块和空间(此层穿插设置多个开放空间),交通步道联系各层居住单元,入口廊道和平台是对外联系的通道。它们层层相叠,同时这五个层次被两个巨型电梯垂直相连,提高的社区各个功能间的通达性。这也是原工矿区高集中度和到达性的在新型社区中的体现。
PART 4
总结:这个项目是我整个作品集里面耗时最长的一个作品,整个结果也是由逻辑推导下来的产物,由于作品集的篇幅有限,所以有很多东西也没有表达清楚。好的内容不在于广度而是在于深度,所以大家在制作作品集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抓住设计的重点哦。
ok,本期的设计分享就到这里啦!下周的制图教室,我们将再次邀请作者为我们带来一篇效果图的图纸教学,还有相对应的作图素材分享哦,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