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简效宏的探讨

请点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关于药简效宏的探讨

我们学习仲祖方剂时,一定注意到了经方的药味并不多,就《伤寒论》而言,全书共113方,仅82味药,随证变化万千,方中减一味或加一味,根据药味或用量的调整,其方意和作用就会发生相应变化。药味多的方也有,但比较少,总体来看,《伤寒论》以五到八味药的方子居多,其特点是药简而效宏,就是用药并不多,但效果却非常好。还有后世的许多医家,如钱乙、朱丹溪、叶天士、张景岳、喻嘉言等,这些前贤,他们共同的、最大的特点也是药味简约而疗效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多数情况下,前人仅用药五、六味或七、八味,甚至仅三、四味乃至单味即取得成功,当看到这些精彩的医案时,几乎所有中医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感慨: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如此高度,真正做到药简而效宏呢?

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接近前人的水平,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当然,也并非说药味多的方子效果就不好,药味少的一定就好,我们不能仅凭药味的多寡来论水平的高低,但总体来讲,疗效好而药味少,那当然是高层次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学习前人经验之方和疗效卓著的医案时,除了表面上看到的药简效宏,最主要的还应理解、感悟其背后深层次的立方原意。

简言之,如何做到药简而效宏?首先当抓主证,寻找核心病机。解除当前主证,兼证自然会缓解甚至消失。也就是集中力量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不要想着一次性把所有的病都治完。寻找病机并分层次,集中药味针对某个最突出的层次率先进行处理,就一个方向,让其马上见效,然后再针对下一个层次用药,也就是化整为零,逐个攻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如仲祖《伤寒论》第138条:治痰热结于心下、按之则痛的小陷胸汤[1](黄连、半夏、瓜蒌);第209条:治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的大承气汤[2](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第310条:治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可知为肾水亏损心火炽盛,故用甘凉润燥法以养阴清热,猪肤汤[3](猪肤、白蜜、白粉)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治热盛吐衄的泻心汤[4](大黄、黄连、黄芩)。或通或下,或养阴或清热,只一个方向,所以用三到四味药就足够了。

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5](黄芪、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 、柴胡 、白术),属举陷之方,全是升药,加起来总共也就十克左右,只升当然要轻;外台茯苓饮[6](茯苓、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人参补胃气以升清,藉其他药以降浊,胃以降为顺,胃气不足则没能力降,当胃气足了自然会降;孙曼之老师的茯苓饮[7](茯苓、杏仁、半夏、陈皮、积壳、黄连)这六味药,就是通力协作以降阳明胃气,只做这一件事,其他一概不考虑,六味药治疗这一个方向的问题就可以了。如果同时还想兼顾治头痛、耳鸣、目干、口干、失眠、腰困、腿痛等,若每个症状都用上几味药,那加起来处方用药则需二、三十味以上。

实际上,如果用药太多,靶向性就不够明确,也就意味着目标的分散,所以疗效也不会理想。我们每次只做一个方向的事,这样力量集中,将当前主要矛盾解决后,病情会发生变化,下一个次要矛盾可能会上升为主要矛盾,到时再根据情况,逐一解决后面的问题,这就是分层次。可以和患者沟通,先治哪个方面,再治哪个方面,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主要症状先见效,病人就有盼头,肯定会配合。所以第一个方法就是分层次,这是减少药味的一种优选思路。

再就是方剂的浓缩,什么叫浓缩,就是说,要清楚一个方剂的核心药是什么,把核心药抓取保留下来,这个方剂的主治方向和核心用意不变。

比如二陈汤,核心药陈皮、半夏用以化痰,若加轻可去实、凉能泄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之竹茹,则得温胆汤之意,全方无治胆之药,但豁痰利气,有调畅气机之功,气机调和则胆之痰热自去,邪去正安,故有“温胆”之名。

川芎、香附的辛散疏通,就是柴胡疏肝散的用意;柴胡、黄芩为小柴胡汤提少阳郁热之意;茯苓饮的茯苓、黄连以降胃气;抽薪饮中的栀子、木通这两味药为核心,可清三焦之热;麻黄、桂枝是麻黄汤的核心,若只是疏通、宣散,如治腰疼、四肢痹痛等,仅用麻黄、桂枝就可以;麻黄汤加石膏,大青龙的意思就有了,石膏甘寒生津液,以载邪外出;麻黄汤若是加了温肺化饮的干姜、细辛,就是小青龙汤之意;麻杏石甘汤的核心药是麻黄、杏仁以开肺降气,只要立方原意不变,有时也可用桑叶和黄芩来代替。

治风寒感冒初起的生姜葱白汤,生姜和葱白配伍实际上取麻黄汤的意思,生姜之辛温相当于桂枝,葱白取象比类似麻黄的发散开窍,所以发明生姜葱白汤的前贤也不是一般人,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取经方的用意。

浓缩之法并不是把方剂中的药删掉几味那么简单,而是根据病机保留最关键的几味药,这样,药的味数就可以降下来。

所以,当理解了分层次、浓缩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可以自己组方,针对病机重新予以相关药物的配伍。

又如腰腿疼,首先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若辨证后认为病机属风和湿,那就用风药祛风胜湿;若属肝肾阴虚,那当然需要填补。腰腿疼的病因还有很多,不论疏通或填补,尽可能只做一个方向的事。同时也要注意,这些遣方用药是在中焦没有明显问题的前提之下才可以的,假如纳差、舌苔厚、胃胀、大便干燥或粘滞不利、数日一行等,这时应先降胃气、通三焦才是。也就是说,如果脾胃不能运化,三焦不畅,再好的方药也无法发挥作用。

很多时候,患者都喜欢说一大堆症状,这时,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辨证,才能从中抓取最核心的信息。患者时常恨不能一次把所有的病都治完,这种心情也能理解,但医者自己要心中有数,即不管患者说的多与少,我们在临证时都要针对其核心病机去解决主要矛盾才是。当掌握了这些规律,真正从内心认识、认可、领悟之后,再于临床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则定会有所收获。

(录音整理:潘群  文字校对:王娅 刘琼 邓辉)

参考文献

[1].孙曼之.孙曼之伤寒论讲稿[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77

[2].孙曼之.孙曼之伤寒论讲稿[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05

[3].孙曼之.孙曼之伤寒论讲稿[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39

[4].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6

[5].李东垣著;张年顺校.脾胃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

[6].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3

[7].陈盈霖.孙曼之中医讲演录[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71-78

后语 :

(0)

相关推荐

  • 中医方剂中的“七方”“十剂”是什么意思

    如题,今天为大家准备了解读的资料: 七方, 即指 大方.小方.缓方. 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七方始见于<内经>. 七方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 1.大方 指药味多或药味少而药量 ...

  • 经方原方剂量应用临床体会: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

    经方是中医方剂中的经典药方,具有"药少精练.功专力宏"之美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方剂至今仍为医家所推崇,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原量经方及药物剂量 ...

  • 【每周一案】 第108期 • 张锡纯治温病

    May 27 每周一案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案第109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张锡纯治温病. 天津马某某,年二十八岁,于季秋得温病兼喉痧痰喘证. [病因] 初因外出受风感冒甚微,医者用热药发之,陡成温病 ...

  • 王幸福:此三味药治疗 “口苦”,药简效宏!

    简介:王幸福,大学文化,中医世家,祖籍河南,飘零豫陕,落叶西安.16岁起随祖父习医,诵读岐黄,18岁从西安知青下乡,悬壶农村,独自行医,中途泛览诸子百家,研治各种病症,亦医亦官,晚年摒弃其他爱好,专心 ...

  • 此三味药治疗 “口苦”,药简效宏

    主  方 柴胡10g,龙胆草10g,生牡蛎30g. 主治:口苦.慢性胆囊炎. 注意事项:若主症为虚寒,或体质属虚寒者,龙胆草宜减少至3g左右. 01 口苦的病机比较单纯,胆火上炎.大家知道,口苦是胆病 ...

  • 此三味药治疗“口苦”,药简效宏

    作者 古道瘦马王幸福 主方 柴胡10g,龙胆草10g,生牡蛎30g. 主治:口苦.慢性胆囊炎. 注意事项:若主症为虚寒,或体质属虚寒者,龙胆草宜减少至3g左右. 01 口苦的病机比较单纯,胆火上炎.大 ...

  • 各种咳嗽药简效宏

    ​咳嗽是目前来说最流行的最常见的日常疾病之一,无论是常年久咳还是感冒引起的咳嗽,都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就会有人问,治疗咳嗽的最快方法是什么呢? 西药中药吃了一堆,也不见好转,反而还把胃伤害 ...

  • 此三味药治疗“口苦”,药简效宏胆囊炎

    主  方 柴胡10g,龙胆草10g,生牡蛎30g. 主治:口苦.慢性胆囊炎. 注意事项:若主症为虚寒,或体质属虚寒者,龙胆草宜减少至3g左右. 01 口苦的病机比较单纯,胆火上炎.大家知道,口苦是胆病 ...

  • 温阳散寒经典成药——附子理中丸(药简效宏)

    温阳散寒经典成药——附子理中丸(药简效宏)

  • 朱丹溪创立的滋阴降火方,药简效宏

    大补阴丸是朱丹溪创立的方子,名气比不上六味地黄丸,但是其功效跟六味地黄丸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滋阴降火的基础方. 大补阴丸由熟地黄.龟板.知母.黄柏,以及猪骨髓共同炼蜜为丸,其中熟地黄填精益髓.滋阴补肾 ...

  • 慢性咽炎药简效宏简便方

    By 吧啦者 at 2019-07-07 0人收藏 · 1253人看过 慢性咽炎药简效宏简便方 药方: 金钗石斛10g,玉蝴蝶3片. 用法: 上两药煎水代茶饮,如遇嗓干咽痛,加入市售玄麦甘桔冲剂. 主 ...

  • 神医黄元御自创的“黄芽汤”。药简效宏!

    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阳衰土湿水寒是致病之源"黄师认为阳衰.土湿.水寒是一切外感杂病,发生的主要根源.观当今之人,熬夜.饮食不节.夏天喜空调喜吃冰淇淋等行为,的确会引起阳衰土湿诸多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