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背俞穴 妙治神志病——邵经明临证经验
邵经明(1911年3月-2012年10月),男,河南省西华县人。16岁时从当地名老中医郭玉璜学习中医。1932年开始应诊。1935年参加针灸专家承淡安在无锡举办的针灸函授班。1937年〜1951年开设鹤龄堂行医。1954年8月调入周口市人民医院任内科、针灸医师,1958年调河南中医学院任教,曾参加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三版《针灸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著文二十九篇。其中《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一文,1982年获三等优秀论文奖。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针灸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名誉会长,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中医学院针灸专业奠基人。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1.单手针法与针下热感法
(1)单手进针法:具体操作有二:①注射式一以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快速刺入皮下,如用三寸长之毫针,右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裹绕针身中段,留出针尖部3〜5分,迅速刺入皮下,然后再分段插入一定深度。②指压捻入式一用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尖抵压应针穴旁,拇指捻动,将针迅速刺入皮下。
(2)针下热感法:针下热感是在针下得气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行针手法,结合“静功、发气于指”,以加速针下热感的一种手法。但根据临床观察,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所产生的热感形式,也不一样。有的热感产生于针刺局部周围,有的则循经感传,有的热及全身。针下热感法的具体操作,应根据病情、选取穴位的深浅,按针刺常规操作,刺人一定深度,待得气后,将针缓缓提至皮下,稍停。复将针刺入原来深度,待气复至,右手拇、食指,紧持针柄,意在拇指向前,固定不动,聚精会神,以待热感,同时结合静功,以意领气,通过拇食指把气发至针体,以促使针下热感。此即作为针下热感的操作规程。例如:有一妇女,五十余岁患坐骨神经痛,伴下肢寒冷,时用温水袋热敷,病稍缓解。由于行动困难邀邵氏诊治,诊其脉象,沉迟无力,舌苔滑润、薄白,质色淡红,下肢畏冷,当即诊为“寒痹”,治宜温经散寒,选取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与余所针穴同),但在针入环跳一定深度,得气后,进行针下热感操作手法,患者即言,腿有温热之感,好象一股暖流,下传至足。起针后,患者即感疼痛大减,凉感也有所减轻,按此法五日连针5次,而病告愈。
2.重脏腑辨证、倡俞募配穴
邵氏临床重视脏腑辨证,倡用俞募配穴,选穴精干,临证颇有独到之处。
(1)肺俞为主,治疗哮喘:他从三十年代末期开始治疗哮喘以来,方法不断改进,用穴不断筛选。近年来以肺俞、大椎、风门三穴为主治疗哮喘,临床验证,确有疗效。1980〜1982年治疗111例哮喘,其中部分患者,肺活量、最大呼吸流量等七项肺功能测定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极显著差异(P<0.001),总有效率达98.2%。例如1963年秋,治一赵姓少女,年方13岁,患哮喘已八年。无论冬夏遇冷即发,病情时轻时重,重时喘鸣难以平卧,甚至口唇青紫,因多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前来就诊。诊其脉象沉细无力,舌苔薄白滑润质淡,面色微黄,手足欠温,肺部听诊有明显哮鸣音,诊为风寒客肺,脾虚失运,痰闭气道。治以宣肺化痰平喘,针灸大椎、肺俞、风门。肺俞、风门直刺6分,大椎直刺1寸,得气后留针I5分钟,其间行针2次,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起针后用艾条施灸7分钟,哮即解,每日1次,10日一个疗程后,哮喘得平,呼吸正常。休息一周,改为隔日针灸1次。针灸一个疗程,当年冬季遇冷,哮喘未发,感冒时仅感胸闷不适,呼吸不利。次年又按前法治疗两个疗程,第三年又针灸一个疗程之后,每遇感冒恶寒发热,哮喘再未复发,今已二十多年体健无恙。
(2)背俞五穴为主,治疗咽食困难:咽食困难是胃肠消化道一种病证。其病因多由肝气郁结、血瘀、食滞所致。邵氏临床体会,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疗效较好。如治某妇,49岁。因家庭琐事,情志抑郁所致咽食不利,逐渐加重。五年来仅能进流食、馒头,较硬食物咽下困难。性情易于急躁。遇精神刺激,病即加重,伴有胸胁痞满,胃气上逆。在精神愉快时,病即减轻;多方医治无效。经县医院钡餐透视,食管及胃未见异常。就诊时患者全身轻度浮肿舌苔薄白滑润,舌质暗红,脉象弦缓。此乃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治疗以疏肝理气化瘀,调和脾胃。取穴: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为主,辅以足三里、膻中、中脘等。每日针1次,每次取穴3〜5个,留针15分钟,连针3次,全身肿消,饮食增进,馒头也能咽下。隔三日又连续针治两次,所有症状完全消失,饮食恢复正常,三个月后随访,病无反复。
(3)俞募相配,治疗术后肠粘连:肠粘连多由急腹症剖腹手术或创击所致。但以手术后为多见。术后早期刀口周围压痛,而无全身症状,此乃局部瘀血未散,如注意饮食,对症治疗,易于恢复。倘若失治,又不慎摄养,日久可使病情加剧,出现腹痛、便秘、呕吐、食不能下,甚至出现不完全梗阻等严重证候。邵氏认为,治此病以和胃润肠,通调气机,较为稳妥。如治男性青年常XX,1958年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而手术治疗。此后下腹常感不适,隐隐刺痛,尚未引起注意,后日渐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粘连,后因腹痛剧作,又两次住院,并进行了一次肠粘连剥离术。结果仅暂时缓解腹痛,而肠粘连仍未得到根治。每逢急性发作,则腹痛,呕吐,甚至呕吐血水,昏厥。经几大医院检査诊断为升结肠三处粘连,并发十二指肠溃疡,认为不宜再次手术。遂前来我院医治。患者脉象沉缓无力,体质瘦弱,腹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一般七、八天便一次,粪便如羊屎。选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天枢、章门、俞募诸穴,并且视其病情需要,配用足三里、上巨虚、内关等穴。每次选5〜7穴,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由于便秘严重,内服加味五仁橘皮丸(陈皮、桃仁、火麻仁、杏仁、郁李仁、柏子仁、当归、白芍、苏子,自制蜜九),每服6克,日服2〜3次。针治为主,内配服丸药,经一个多月的治疗症状逐渐改善,据近十多年的观察,病无反复。疗效得到巩固。
(4)背俞为主,治疗黄疸:本病以目黄,肤黄,尿黄为主症。其病因虽有外感和内伤两端,但病变脏腑多在肝、胆、脾、胃。邵氏治疗阳黄,针刺采用泻法、阴黄则宜针灸并用。选穴: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为主,配穴:足三里、太冲。据临床观察,有较好疗效。例如有一中学生,女,16岁。患黄疸已月余,经校医治疗无效,求针灸治疗。诊其脉象迟缓,全身皮肤、球结膜黄染,其色暗黄,并伴身重倦怠。纳减,腹胀便溏,此乃脾阳不振,水湿失运,故出现阴黄。治以健脾和胃,疏肝利胆,温化寒湿,穴取肝俞、胆俞、脾俞、胃俞配中脘、章门、足三里、太冲,隔日针灸1次,计针灸7次,全身黄疸消失。
3.大椎、风池为主,治疗神志疾患
大椎,前人临床上多用于外感热病、痉症及疟疾的治疗。邵氏积数十年临床的经验,体会大椎为主治疗神志疾患则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振奋阳气、醒脑宁志之功效。
(1)大椎、风池配神门、内关治疗精神病、癔病及神经衰弱: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输”、“原”穴,可定志宁心、清热安神,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别走少阳三焦,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具有清泄心主、疏泄三焦、理气宽胸、镇静安神之功。故取神门、内关为辅。常用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神经衰弱等。曾治一农村妇女,因家务不和,突发妄言高歌,打人骂人,不避亲琉。邵氏强刺大椎穴(用2.5寸长的毫针,先刺入寸余,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针柄下按呈45度角,向上斜刺至2寸左右),针尖触及髄腔时,患者即出现全身震颤,面色晄白,进入昏睡。查其脉搏,听其心音,视其呼吸均属正常。让其家属看护,睡至两个小时,醒后精神明显好转。为巩固疗效,每日针治1次,按一般常规操作,平刺大椎(直刺1.3寸左右,以针下得气为度)、风池、神门、内关,连针5次,病告痊愈。
又如患者曾XX,男,22岁。1983年元月26日,以记忆力显著减退三个月就诊。自述本学期初,由于学习、生活紧张,轻则头昏,重则失眠多梦,心悸易惊,身困无力,但尚能勉强坚持学习,近三个月来,病情逐渐加重,上课思想不易集中,课堂笔记、制图均不能进行,心烦意乱,彻夜不寐,记忆力明显减退,服药治疗无效。诊其脉象弦细,舌苔薄白,质淡。精神不振,面色无华,但饮食尚可。此乃心脾血虚之神经衰弱症。即针大椎、风池、神门,内关,针刺约5分钟,患者心慌、恶心、汗出、面色晄白,乃晕针先兆,当即起针,让其卧床休息,旋即恢复正常。随日复诊,患者说:昨夜安卧,晨起神清,情绪稳定。针治仍守上方,前后计针5次。半月过后,患者前来道谢,自述神复志安,记忆力日增,已经复课。
(2)大椎、风池配百会、筋缩、腰奇治疗癫痫:百会属督脉,为诸阳之会穴,有培补真阳,益气活络,健脑宁神,平肝熄风之功;筋缩位居督脉,有活络柔筋,定痫止痉之功;腰奇为治癫痫之奇穴,其与大椎、风池伍用,对癲痫发作有缓急之殊功,对缓解期有巩固远期疗效之功。曾治一老妪,年61岁,患癫痫20余年。近二年加重,每日发作2〜3次,常在夜间发病。四肢抽搐,昏不识人,约历一小时左右,醒后精神恍惚,时吐白色粘液稀痰,多方求治罔效。初诊时,问其病情不能自述。诊其脉象弦缓,舌苔薄白,质淡红,神情痴呆,体质较瘦。针刺治疗取穴,大椎、风池、百会、筋缩、腰奇。经三日连续针治3次,精神恢复,饮食增加,其病未再复发。前后针20余次,病情稳定。四个月后随访,一直未发。
(3)大椎配环跳、阳陵泉治疗精神因素所致腰腿奇痛症:环跳、阳陵泉均属足少阳胆经。环跳为足少阳、太阳之交会穴,可祛风胜湿,通经活络宣利腰髀,强健腰腿;阳陵泉为胆经之“合”穴,又为筋会,有疏利肝胆,舒筋活络,祛风散邪,缓急止痛之功。二穴与大椎配用,治疗因精神紧张所致的腰腿奇痛,有较好的疗效。曾治李XX,男,24岁。自述左膝屈而不能伸,动则痛如刀割已22天。在20余天前的一个晚上,外出救火,依梯登髙,由于入伍不久,面临火场,精神紧张,恐惧不堪而致双腿酸软,火熄下梯后,左腿剧痛,屈不能伸,稍一伸动,痛如刀割。当地医院医治,不见好转。腿痛如前。患者精神异常紧张,腿部触按,无固定压痛,一直喊叫疼痛难忍,左腿屈曲不伸,检查未发现病理征象。针刺前先予暗示,指出此病经针后,痛即可止,腿即能伸。使其解除顾虑,针刺大椎、环跳、阳陵泉,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3次。起针后,令其自行起床、穿鞋、站起、行走,疼痛完全消失,腿亦能屈伸自如。复令其休息半小时后,行走如常。观察数日,痛无反复。
(4)哑门、大椎配风池、神门、内关、环跳、阳陵泉等穴,治疗癔病性瘫痪:曾治郑XX,女,42岁。患下肢瘫痪七年。初病情绪急躁,失眠,有时悲伤欲哭,流泪。年余之后,两下肢瘫软,不能站立行走,抬头即晕,生活不能自理。七年中,常服中西药物,病情不见好转。初诊,其气色、二便、舌苔、脉象均为正常。令其抬腿,屈伸亦很自如,说明无器质性病变。当诊为癔病性瘫痪。深刺哑门、大椎,每日交替使用,均配风池、环跳、阳陵泉、神门、内关等穴,连日针刺5次,在家属扶持下,可在室内活动,之后改为隔日1次,均用平补平泻手法,改用大椎、风池、神门、内关等穴。经过二个多月30余次的针刺治疗,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十多年来,多次信访,无反复。
二、医案选
例1:哮喘
刘XX,女,11岁,1961年8月初诊。
患儿一岁时起每遇感冒咳喘即发,入冬加重,多次住院医治无效,以后无论冬夏遇凉即发作,呼吸急促,喉中痰鸣,不能平卧,甚则口唇发青,四肢厥逆,发作次数逐年增加,长期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诊见脉沉细无力,舌苔薄白滑润,舌质淡红,面黄肌瘦,手足欠温,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背部听诊均有明显哮鸣音。辨证为风邪袭肺,失于宣散,久病及脾,脾失健运,痰踞气道乃发哮喘。治以宣肺化痰平喘。
处方:肺俞、大椎、风门。
治疗经过: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2〜3次,起针后用艾条灸5〜7分钟,喘即缓解,每日针1次,10次后,哮喘控制,休息一周,改为隔日针灸一次,又巩固治疗10次。当年冬季,遇寒凉而喘未发,感冒时仅感胸闷不适,呼吸不利。次年又按前法治疗20次,第三年又针灸10次,二十多年来体质健壮,哮喘未再发作。
【按】本病初期多属肺实。病程日久,可致肺、脾、肾俱虚。但在发作时以祛邪平喘为主。在治疗选穴上既以肺俞、大椎、风门为主,又要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随证配穴。如有外感可配合谷以宣散解表;虚喘可配关元、太溪以纳肾气;咳嗽偏重配太渊、尺泽以调理肺气;痰多气逆配天突、膻中则可降逆消痰。这样才能收到宣肺理气、化痰降逆、固肾纳气、镇咳平喘的效果。本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邵氏体会大椎、肺俞针灸并用或针后加火罐于大椎与肺俞之间疗效较好。背部俞穴,切忌深刺,成年人一般采用1寸长之毫针,刺入5〜8分,儿童可采用0.5寸计,刺入2〜3分或点刺不留针;尚要嘱患者注意预防感冒,加强体质锻炼,忌食或少食大荤、寒凉和油腻食物以及烟酒等,并注意消除发病之诱因。以夏秋季节进行治疗为宜,坚持治疗两年。在发作时不一定受季节时间的限制。为巩固效果,不论哮喘发作与否,在来年夏秋季需要巩固治疗10〜20次。
例2:胃脘痛(胃下垂)
张XX,男,40岁,1977年5月24日初诊。
1976年9月间,因上腹部突然剧痛,以急诊住入某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自觉食管上段进食时不适,作拉网检查,未见异常脱落细胞,X线检査,示胃下垂。出院后上腹部阵痛不断发作,饮食日渐减少,体重逐渐减轻。1977年5月18日复经某医皖X线检查,胃下极在两侧髂嵴连线下方11cm处,前来针灸治疗。检查:舌质淡红,苔白薄润,脉象沉缓无力。体质瘦弱,平卧上腹呈舟状,纳差,上腹阵痛。此乃久病体虚,中气虚陷。治宜益气升阳。
处方:中脘、足三里、胃上穴(脐上2寸,旁开4寸,大横穴上2寸处)。腹胀、胃痛时配脾俞、胃俞。
治疗经过:每日针治1次,每次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2〜3次。胃上穴行针时,患者自觉有较强的上提收缩感,连日针5次,疼痛停止,饮食增加。后改为隔日针1次,至7月初共针两个疗程〔20次〕,症状完全消失,体质康复,上班工作。至7月11日复査,X线摄片胃已回升到正常位置。十多年来,未见复发。
【按】本例胃下垂,穴取中脘、足三里,此二穴均为全身强壮穴位,并能疏通胃气以升清降浊;胃上穴系经外穴,具有健脾益气固脱之功,针刺此穴时,一定要掌握好针刺方向和深度,在刺入皮下后,针尖向脐斜刺3〜4寸左右,用平补平泻手法,脾俞是脾气输注处,具有健脾运化之功效;胃俞乃胃气输注的处所,具有调中和胃,消胀除满之功,上穴同用对、胃下垂、溃疡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例3:瘿气(甲状腺机能亢进)
XX,女,22岁,1978年6月2日初诊。
患者在一月前发现颈部双侧肿大,心跳加快。于1978年3月9日,经某医院检查,碘131吸收率明显増高,高峰前移:2小时67.9%,4小时69.0%,24小时64.8%。甲状腺3度肿大:甲状腺右叶“温结节”。甲状腺I度肿大(混合型),右側有血管杂音,心率140次/分律整,手颤(+),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给以他巴唑治疗,服药一周后,心悸减轻,但不持久,颈肿继续增大,眼球突出较前明显,因此,前来我院就诊。检査:脉象弦数,舌苔薄白,舌质边红,颈部肿大,右侧肿甚,眼突,胸闷,心悸,两手平举,手指明显瞤动,性情急躁,易怒,失眠。辨证为肝脾之气失于条达,气结血瘀,而为“气瘿”。治以理气化瘀。
处方:取阿是穴(约在人迎穴上下各0.5寸,左右共4穴)。另配合谷、内关、足三里。
治疗经过: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连针五天,患者自觉颈部有舒适感,心跳也减轻,即改为隔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天后,继续针治。从6身初至8月中旬,共针三个疗程,颈部肿大基本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症状均已消失。10月24日去某医院,同位素复查:甲状腺吸碘131率已在正常范围:2小时23.3%,4小时29.0%,24小时42.3%。确认:“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控制,可以胜任一般工作”。患者参加工作迄今八年,病未反复。
【按】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中医“气瘿”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患者精神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中,一定要注意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阿是穴之应用,应根据颈肿程度的大小,采用局部多针刺法,可使瘀结消散;合谷、足三里可疏通阳明经气,以消散气血之凝聚。内关乃心包经之络穴,可理三焦,调心气,缓解心动过速。四穴同用具有消散颈肿,调节心律,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例4:癫痫
赵XX,女,七岁,1982年初诊。
癫痫三年,近半年发作繁频。二、三日发作1次,甚至一日发作数次。每次发作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两目斜视,全身强直拘急,小便失禁,约3〜5分钟即苏。经脑电图检查,诊断为癫痫。辨证为虚风内动。治以熄风止痉。
处方:大椎、风池、筋缩、百会、腰奇。
治疗经过:每日针治1次,连针3日,未再发作,改为间日针治1次。前后计针20次,观察三年,未见复发。
【按】针灸治疗癫痫,多在缓解期进行。偶尔遇到发作,针刺人中、百会、合谷、内关等穴,即可缓解。邵氏体会这些启闭开窍,醒神止抽的急救穴位,用于缓解期,意义不大。应考虑选择有调整大脑、定志醒神、平肝熄风的有效穴位,才能控制其发作,巩固远期疗效。邵氏经过多年研究筛选出大椎、风池、百会、腰奇等穴,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例5:崩漏(子宫出血)
李XX,女,二十九岁,1981年3月初诊。
因人工流产后,月经失常,从1980年11月间,月经来潮,直至次年3月就诊时,淋漓不断。脉缓而无力,舌荅薄白,舌质淡红,面色晄白,体瘦,纳减。辨证为脾虚不统血致经水妄行。治宜健脾补肾,调经止血。
处方:隐白、关元、三阴交、次髎。
治疗经过:初次针后,出血即止,次日下午因劳动又有微量出血。复按上穴进行隔日一次,共4次,再没发作。
【按】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用于止血则有较好疗效,配关元,可培肾固本,补益元气,需针刺2寸左右,使针感向下放散至阴部;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之会穴,有补益肾养肝之作用,针刺1.5寸深,针下得气后,行针使针感向上至膝,或向下至跟底;次髎是治妇科之要穴,针刺2寸左右,使针感向前放散至前阴部,对月经失常、,赤白带下有较好疗效。四穴同用具有健脾补肾养肝,统血止血之作用。故对崩漏有较好效果。
例6:痛经
王XX,女,28岁,1963年就诊。
初病痛经,逐年加重,结婚八年,尚未生育,每次月经来潮时,少腹剧痛,甚至出现昏厥。经期过后,疼痛方止,多方治疗无效。视其体质健壮,脉弦数,舌苔少,质深红。辨证:此乃气滞,肝郁化热所致。治以清热理气调经。
处方:是每逢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针治,选用关元、中极、三阴交三穴为主,痛时配次髎、太冲。
治疗经过:每日针治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中间,行针2〜3次。如月经来潮时仍痛,继续针治,以不痛为止。本例连续针治三个月经周期,痛经未再发生,后怀孕。
【按】治疗本病用关元、中极穴可调冲任,理下焦,活血化瘀。三阴交乃洽疗男女生殖、泌尿系统病变不可缺少之要穴。痛时配次髎、太冲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则疗效更佳。五穴同用不但对痛经有满意效果,而且对妇科其它疾患也有一定疗效。
来源:《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