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流响 | 缅怀尊敬的游老师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缅怀尊敬的游老师
文 | 孙凤云老师
今年是游老师诞辰一百周年,她12年前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至今,她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游寿先生
1906-1994
我和游老师最早接触是1960年冬天的“海伦办学”。
1960年7月,我毕业于哈师院(哈师大前身)历史系,留校工作。9月开学后,系里派我带领新入学的学生到学校的万家农场劳动。我领着学生在农场秋收,不到一个月,突然有一天,系里派一名重要人物到农场传达一个重要指示: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自然灾害的情况,按照省里的指示,高等学校要搬到农村去办学。这件事对我们震动很大,带我们去劳动的系党、政领导立即行动,首先是向党员传达精神,之后向在农场劳动的全体师生传达,让大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然后我们便从农场返回学校,做搬迁的准备工作。
1960年,游寿先生与同事摄于哈尔滨松花江畔
要下乡办学了,这是一件大事。在“下乡办学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思想的指导下,哈师院决定中文系和历史系搬到黑龙江省海伦县。中文系部分师生在海伦劳动,就地卧倒,不用回哈尔滨了。 同年冬天,历史系全体学生和大部分教师,连同系里资料室的图书都搬到了海伦,住在海伦县的大车店里。游老师也和我们一起去了海伦。
1960年代,游寿先生授《考古学》,学生所记课堂笔记
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压力,加之自然灾害,经济相当困难。每个人的粮食定量很低,吃的是“双蒸法”浮肿窝窝头,根本吃不饱,更没有什么鱼肉、副食之类的东西。我们住在大车店里,几十个人住大通铺。那年冬天,海伦的天气特别冷,气温最低达零下40度,因为饥饿,天气显得更冷。屋内的取暖设备就是一个铁炉子,煤也不好烧,加上不少女生不会烧炉子,轮流值班常常把炉子弄灭,室内温度经常在5摄氏度,晚上温度更低,放在脸盆里的水都会结上一层冰。因为下乡办学,新生很多人纷纷退学,历史系招收两个班的学生只剩下一个班。老师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要给学生上课,这对于当时已50多岁的游老师来说是很艰难的事。她出生于南方的福建省,毕业于金陵大学,又长期在南京、四川、山东等地名牌大学任教,1957年主动支边来到祖国北方的黑龙江。这南北气候的差异和生活的不习惯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她能从容面对闲难,没有牢骚,没有怨言,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寿先生与家人合影
游老师虽身为教授,却朴实无华,生活非常简单。她的家里既没有豪华的家具,也没有像样的摆设,吃饭也很简单,从不讲究排场。她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丈夫及两、三个侄女,四、五口之家的生活起居都由她一个人操持,还要时常接济在福建农村的弟弟。她衣着朴素,平易近人。记得60年代,她的小侄女要下乡,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响应党的号召,她积极支持。有一次,我和游老师,还有系里的孙占文老师一起在和兴路商店为其侄女准备行装。孙老师向售货员介绍说:“这是哈师院的教授,她的侄女要下乡,买一些生活用品。”售货员先是愣了一下,打量着游老师,看她的衣着哪像个教授哇!接着又投以敬佩的目光,笑着问我们买些什么东西,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商品。
顾视清高气深稳
远开山岳散江湖
1960年代,游先生集杜甫诗句并书
栾继生教授注:“无年款。
装裱背面被人涂鸦,其中有'六六年’字样,
想必是'文革’中所遭蹂躏,因知此联作于是年之前。
较之师60年代所书另一对联,风格一致。
此联集杜甫诗句而成。其书纯用隶法,
颇有《礼器》挺拔瘦劲之神韵。
名款二字,尤具胡小石先生隶书风采,
与胡先生所书陈幻云先生诗句联比较,
用笔形神毕肖,令人叹服。”
“十年动乱”期间,游老师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她顶住压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后来又让她插队落户,搬到五常县的农村去。这一切,她都默默地经受着考验,真是难能可贵呀!
1966年,“文革”开始,游先生与历史系苏渊雷、周齐等八位
著名专家被打成“八大怪”,遭到迫害,
饱受艰辛,仍坚忍豁达。
“文革”后期,周恩来总理曾问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
国内能识甲骨、金文者几人,以不及十人对,
游先生列在其中。
游先生作《有感》一首,曰:
“闻征奇字问子云,江南弹射久纷纷。
交亲零落耆宿尽,不知何人作殿军。”
1972年,大学又重新办学了,她和很多教师一样,回到学校,努力工作,重新治学。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她执教考古学等多门课程,并在书法、甲骨文字研究等方面卓有成就。尤其是她的书法,闻名国内外,特别是她的隶书,很受日本友人的赏识。学校领导出国去日本,多是用她写的字与日本友人作为礼品交换,而她写字是无偿奉献。游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她的弟子们继承了她的书法风格和高尚的品格,如今已成名、成才。游老师的名气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称得上杰出的书法家、考古学家,可她还是那样谦和宽容、淡泊名利。她的人格魅力与她的学识一样,令人敬仰。她把她的后半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黑龙江的教育事业。游老师的一生是追求真 理、艰苦奋斗的一生,她既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名师、学者,又是一位慈祥善良、可尊敬的老人。
2006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座谈,
缅怀游寿先生
(前排左起:魏文清、徐玮、邓中绵、王明阁、王云,
后排左起:栾继生、孙忠家、孙凤云、
于连英、吴贤忠、宋怀仁、邹其昌)
(作者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
原文载于 《清风流响》,2006)
哈尔滨师范大学所编
游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清风流响》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