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源自人格的伟岸(赵小佩) ‖ 《济源文学》2021(082)
编者按
肆虐多日的暴雨已收拾行囊黯然退场,可对中原大地烙下的伤痕却如梦魇般挥之不去,对勤劳而朴实的中原人民来说,一切静好的生活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因这一不速之客的到来而顷刻发生改变,怎么也没有想到远在几百公里之外海岸线的台风会裹挟千百顷的雨水洒向中原腹地。没有防备,太多的没有想到给了暴雨惩能施强的可乘之机。一小时最高达二百多毫米的降雨量,让喧喧嚷嚷的中原之都陷入一片汪洋和死寂般的沉默,唯独空气中飘荡着游丝般呼救的哀号,千年一遇的降雨在摧毁城市生命运转机体的同时,也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试探着聚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抗击灾害的心态与力量。结果可悲的是,暴雨低估了人类反击抗争的力量;可喜的是,勤劳而朴实的人民非但没有被灾害吓垮,反而树立起了座座精神丰碑,将暴雨狰狞的面孔撕得粉碎。
俯仰天地之间,人的确渺小,但人的精神却是磅礴而伟大的,因此,人的精神最可祭奠,也正因为这种祭奠的必要性使这种伟大的基因代代延传,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形成伟岸的人格。人格的伟岸已远远超越了人体躯壳的微不足道,演变成了征服困难甚至死亡的胆魄与力量。
暴雨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不时触动着人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火速赶赴灾区动用浮桥、冲锋舟等一切手段营救受灾群众,社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遗余力为拯救生命创造可能,地方政府组织群众紧急有序撤离以躲避洪水溃堤造成的种种凶险,社会各界捐款让亿万人民的爱心在灾区暖暖汇聚……其中,有一个画面却永远定格在人心灵的深处,洪水中荥阳的一位伟大母亲用双手擎起自己4个月大的孩子托至救援人员的手里,女婴获救了,但被洪水夺去生命的母亲却永久保留着擎起双手的姿势,那是人世间最美的姿势,那是用精神塑造的岩雕,生命的悲剧与伤痛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却在用另一种方式证明着人性的伟大——母爱这种伟岸的人格从没有在任何灾难面前低头,哪怕寸步的退缩。伟大的母爱,可敬的母亲!还有一个消息让人听后如五雷轰顶久久不能平静,数名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壮烈牺牲,在缺少英雄的和平年代他们成了真正的英雄,尽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爱让生命在最有价值的事业中获得了最为鲜艳的底色,这种底色连岁月风尘也无法磨蚀掉。
暴雨和一切灾难一样,在试探人,也在塑造人。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并不像有人所描述的缺少冒险、小富即安,相反,与贴着海洋文明、游牧文明标签的外族相比丝毫不逊色。笔者有位友人就曾穿越茫茫太平洋亲身体验在孤岛上飘泊的生活,同样是暴雨,而孤岛上的暴雨与内陆的暴雨不可同日而语,那是“盆雨”,与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描述如出一辙,夹杂着源头的台风足以摧毁一切构造,以最无情的铁蹄叩撞着生命的门阀直至让你屈服,但如果你真的挺过来了,你就会从另一个高度获得对生命全新的认知——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害怕一切困难吗?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发出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确是对生命的绝唱,而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只水鸟为捕获水中飘浮的生物远离海岸数百公里,却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无法预知的未来,波诡云谲抑或悬崖险滩,但支撑一切的却是人内心无比强大的力量,源于人格的伟岸。此时,潜藏着无穷力量的你睥睨一切困难却无所畏惧,连日月星辰也肃然起敬。
暴雨是短暂的,再凶险终会过去,而大自然的灾难又岂止暴雨一个,可知与不可知的太复杂也太纷繁;风和日丽的人生毕竟稀罕,烈日暴雨、荆棘丛生却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平常。
逝者,请安息;同行者,加油!
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