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郑州极端降水过程机理初步分析

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7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北京时),郑州市内24小时降雨量达到624.1毫米,远超2019年全年的降水量(509.5毫米),郑州此次极端强降雨过程最大降水强度为201.9毫米/小时,已超过1975年的“758特大暴雨”(198.5毫米/小时),这相当于有150个单位的西湖水于一小时内倾倒在郑州大地上,导致城市内涝,灾情严重(图1)。

图1 2021年河南郑州“7.20”暴雨灾情严重(来自网络图片)

此次极端降水事件,是在怎样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形成的呢?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对此进行了全面解读。
1、南亚高压东伸
从高空环流场来看(图2),此次河南极端降水事件发生于南亚高压东伸的过程中,同时河南东侧200hPa高度处存在一小高压,两高压之间挤压形成狭窄的高空槽深入中原腹地,河南郑州恰好位于槽前,这种高空槽脊配置,导致来自高纬的干冷气流向南侵入到中纬度地区,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高空辐散条件,有利于低层辐合抬升对流发展。

图2 2021年7月20日20时200hPa位势高度场(蓝色线)和风场红色三角形为郑州位置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西伸北抬
500hPa气压面上(图3),华北地区是典型的“西低东高”暴雨环流形势,同时副高西伸,位置偏北,强度偏强,河南正好位于大陆高压和西太副高之间的低压区,很容易形成低层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高层辐散风与低层旋转风的分布(图4)也明显反映出这种动力结构。这种经典高低空配置促使对流层中上升运动增强,为暴雨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图3 2021年7月20日20时500hPa位势高度场(蓝色线),其中红色三角形代表郑州位置

图4 2021年7月20日20时(a)200hPa辐散风和(b)925hPa旋转风,其中填色为1h降水量

3、水汽通道稳定维持
此外,恰逢副高南侧有台风“烟花”相伴,华南地区有台风“查帕卡”登陆。从图5水汽通量分布可明显体看出,台风“烟花”北侧和“查帕卡”东侧气旋性暖湿气流西进北上,合并后携带大量水汽西北向输送至内陆,恰好在河南郑州附近形成强烈水汽辐合区(蓝色阴影)。稳定维持的副高(图3)阻挡了台风北上,使得水汽供给稳定维持。早在暴雨发生前,副高外围的气流就与双台风环流共同作用,形成的东南暖湿气流中携带了大量水汽,这支暖湿低空急流一路北上,将水汽源源不断的从洋面输送到河南地区,为后续暴雨的发生打开了水汽通道。

图5 2021年7月20日20时1000hPa-500hPa积分水汽通量(矢量)及其散度(填色区代表负值),其中红色三角形为郑州位置

4、地形作用
受伏牛山和太行上地形的抬升和阻挡作用(图6),边界层东南急流携带水汽输送至郑州北侧时,风向发生偏转,并与来自南方的气流汇聚在郑州上空及其西侧,形成了明显的切变线,这种变化导致降水区域不再北移,而是水汽堆积在此,为后续的极端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图6 华北地形(灰度)和近地面风场,其中红色三角形代表郑州位置

5、高低空、高低纬相互作用
此次暴雨过程中贯穿着高低空、高低纬之间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图7中位涡的输送为例,200hPa高度上河南西侧有明显的高纬、高空位涡沿狭窄的高空槽(图2)向低纬、低层输送的现象,加强了河南郑州附近的气旋性环流(表现为旋转风和涡度增长,图4b)。高纬和对流层顶的高位涡干冷空气入侵到对流层中层和低纬度地区,在启动对流触发暴雨的同时,也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使降水足以达到相当大的强度和规模。

图7 2021年7月20日20时(a)200hPa位涡(填色),位势高度场(蓝色线),其中,红色三角形代表郑州位置,(b)沿郑州的位涡(填色)垂直剖面图

由此可见,这次极端强降雨事件集合了南亚高压东伸、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强台风打开水汽通道、低空急流发展及地形抬升和阻挡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高空到低层,高纬到低纬,多尺度系统协同作用,共同导致了郑州特大暴雨事件的发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