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讲《夷坚志》过程中,我经常用到一个“相”字,这是个佛法字眼,说的是人五官所能感知同时又反映到人意识层面来的觉受,也包括意识层面无端的念头和“理性”的思考;或者简单说,是从无形到一切有形的变化,这就是相。是否对?大家讨论。
【原文】
乾道六年冬,吕徳卿偕其友王季夷(嵎)、魏子正(羔如)、上官公禄(仁)往临安,观南郊,舍于黄氏客邸。王、魏俱梦一人,著汉衣冠,通名曰班固。既相见,质问西汉史疑难。临去云:“明日暂过家间少款可乎?”觉而莫能晓。各道梦中事,大抵略同。适是日案阅五辂,四人同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帖,尾云:“今晩讲说汉书。”相与笑曰:“班孟坚岂非在此邪!”旋还到省门,皆觉微馁。入一食店,视其牌,则班家四色包子也。且笑且叹,因信一憩息一饮馔之微,亦显于梦寐,万事岂不前定乎!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的冬天,吕徳卿跟朋友王季夷(名嵎)、魏子正(名羔如)和上官公禄(名仁)一起去临安(杭州)观礼南郊(朝廷举办的祭天大礼),他们住在黄氏旅店。有天晚上,王季夷和魏子正都梦到同一个人,穿戴汉代衣冠,通报姓名,说他是班固(东汉史家,《汉书》作者)。双方见过礼,王季夷和魏子正都问起《汉书》中的疑难之处。班固临别时说道:“你们明天暂过我家的时候,大家一起坐坐可以吗?”王、魏二人醒后都不知这梦的寓意,只是都把所梦说出来,情节大致相同。第二天郊祀大礼的日程安排是观礼五辂(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吕徳卿等四人一起出了嘉会门(南宋临安城南门),走累之后,在一间茶馆中歇坐喝茶,见到茶馆里悬挂的幅纸用的是红帖,在红贴的尾部写着这样的字样:“今晩讲说汉书。”看到此,大家都笑了,开玩笑说:“看来班孟坚(班固)还真是在这儿!”过了一会,他们回到城里的宫门(省门)一带,大家都觉得肚子有点饿,走进一家食店,看那店铺的幌子上写着“班家四色包子”。众人不禁会心大笑,同时感叹并相信:哪怕生活中随便的一歇脚、一吃喝这点小事,都会显现在梦中,天下的事难道不是前定的吗!?【祥宏点评】:故事虽短,但真实亲切生动,又有说服力。他们真是梦到班固了吗?表面看是这样,实际上班固也只是假象,这几个士子遇到的细小之相都在为读者和他们自己解说“定数”的真相;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汉书》作者;郊祀大典,由帝王主持的祭祀天地的大礼,隆重庄严,观礼者众多,故事说到“南郊”,一般是祭天。通常是南郊祭天,北郊祭地;茶馆中歇坐,士子们看到悬挂的帖子上有“今晩讲说汉书”的字样,这让人想起茶馆说书的情节,实际也是如此,那是茶馆晚上节目的预告,很生动亲切,应是说书人讲说《汉书》里的故事。“班家四色包子”虽然只有六字,一下子把我们带到南宋都城黄金地段繁华的社会生活,小食店主打单一主食,包子做的肯定特别好,而且是四色的!有心的商家可以继续开发这个品牌,这可是南宋临安宫城门口的食店。这让我想起北京现在有一种主食馒头,品牌就叫“宫门口”;省门,就是指宫门,这个“省”是中书门下省的意思。在宋代,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它的办公地点是在皇宫里面的;主人公们因为观礼祭天大典,事情本身是高大上的。一是说明这几位经济条件不错,有这个闲心。二是通过“班固入梦”这个事强化他们对因果的认识,这与观礼祭天大典的气蕴是一样的;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易经》的道理:梦中他们向班固请教质问《汉书》的疑难点,现实生活中,就有人要在晚上讲说汉书。班固说请他们在家中小坐,现实生活中,他们就去吃班家四色包子;阅五辂,应是祭天大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五辂是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可以想象古代贤王治理国家人民,上应天心。作为祭天大礼的一个节目,应是颂扬帝王的仁德;吕徳卿,宋代士大夫,多次出现在《夷坚志》。(本故事音频有误,今后会找时间改正)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6-从《夷坚志》看宋人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