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家有心血管病人的要小心了!
今天已经是进入三伏天的第五天了,今年的三伏跟去年一样,足足有40天整。小时候常听奶奶说,“入伏入伏,养生养心”。以前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含义,如今才慢慢明白。如果你有足够多的经历,生活中足够细心,你可能会发现,每年入伏后,除了感冒疾病多发以外,医院里边心血管患者似乎也在增多······
是的,没错。如果家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你们可能会发现,在夏季贪婪地吹空调、冷饮不小心喝多了、不适当的水温洗澡等等都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严重程度不一的不适感(如果身边有这类病人,你可以在以后的生活里细心观察)。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医学领域已有研究显示,每年入伏后的七八月份是心血管疾病爆发的高峰期。很多心血管患者在入伏后常会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加剧。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
我想你可能已经猜到了答案。没错,是高温,是三伏天的气候所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四点:
1、气温高、出汗多。
当气温升高到35℃以上,再加上雨水较多湿度过大的时候,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而高温导致的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时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加重,心衰发生率增加1倍,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2、睡眠不足、新陈代谢快
夏季高温,人们容易失眠多梦,睡眠质量不好,而新陈代谢加快,由此会导致心肌耗氧增加,心脑血管容易缺血缺氧,因此容易发生意外。
3、贪食冷饮、吹空调
过多食用冷饮会对心血管患者产不利影响,而夏季人们更愿意待在空调房内,一吹就是一整天,这样容易造成血液循环减慢,诱发心血管疾病。
4、猛喝水、大口喝水危害大
很多人在运动后、口渴时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