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焦急万分打电话说自己养殖的黄颡鱼发生了大肚子病,并且死亡严重。前面有技术人员诊断后,经使用药物治疗、调水、改底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后,鱼的病情毫无任何起色。鱼塘水质也没得到任何改观,并且水体表面看着很差!鱼大大技术胡老师前往发病鱼塘后,经检查发现:病鱼趴在鱼塘浅水区,游动缓慢。发病鱼塘摄食不佳,鱼塘表面及下风口处,随处可见病死的大肚子黄颡鱼。鱼塘水体泛白色,并且粘稠浑浊(典型的白浊水)。鱼塘下风口处漂浮一层灰褐色悬浮物。塘边以及水体中,有很多大型浮游动物。对病鱼解剖检查:得大肚子病的鱼腹腔内有很多积水,胃囊以及肠道水肿,内含物有未消化的大型水生动物。经整体检查得知,此塘黄颡鱼得大肚子病的原因是:水体中过度繁殖的大型浮游动物所致。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会消耗水体中有益藻类以及水体溶氧。造成养殖水体水生物失衡,毒素增加,使得水质浑浊不堪、影响水质的优良性。再者,黄颡鱼过量摄食大型浮游动物后,易造成自身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腹腔水肿发炎、积水形成;既表现为黄颡鱼大肚子病。
鱼类腹水病是指以鱼类腹腔内出现大量积水为特征的病症。目前主要见于黄颡鱼,叉尾鮰等养殖品种。黄颡鱼腹水病在苗种和成鱼饲养期间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在高温季节易爆发,特别是在强降温天气时来势猛、蔓延快。
1、细菌性导致的腹水多为淡红色,同时由于细菌的全身感染,体内或者体表存在着其他组织充血或者出血,甚至溃烂;
2、病毒性导致的腹水多为淡黄色或者淡红色(但颜色通常不及细菌性导致的腹水颜色深),同时体内或者体表存在着点状出血(如 鳔,肌肉,体表等处)。第一天:在清晨,让老板自己先处理水体中太多的浮游动物等。第二天:上午使用“50%菌毒清”3亩/包 食盐3斤/亩兑水泼洒,全池均匀抛洒。下午使用“碧水灵”4—5亩/瓶,兑水全池均匀泼洒。第三天:水美150克/亩 藻种100克/亩 活力碳源1公斤/亩,兑水全池均匀泼洒一次。同时可配合“降氨灵”调节水质,250克/亩。大肚子,一般前两天都不喂内服药品,外用2天外用药品控制死亡后再拌入内服药品:青莲散200克 菌尼200克 肤美200克 地锦草末200克 粘合剂30克,拌入20公斤饲料,连续4-5天,大肚子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用药第二天,池塘病鱼逐渐减少,三天基本停止死亡,然后内服了几天,终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