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二《齐桓晋文之事》2

曰:“有之。”

【译】(齐宣王)说:“有这件事。”

                                            

曰:“是心足以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知王之不忍也。”

【译】(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舍不得的。(但是)我本来知道大王您是(因为)不忍心。”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为,是。爱,吝惜、舍不得。

知王之不忍也:固,本来。

词类活用:是心足以矣(名作动,称王)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biǎn】,吾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译】(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对我有这种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不忍(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所以用羊来替换它啊。”

齐国虽褊小:褊小,狭小。

爱一牛:何,怎么。

                                            

曰:“王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wū】知之?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译】(孟子)说:“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交换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呢?大王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知之: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痛惜、哀怜。

则牛羊何择焉:择,区别。焉,句末语气词。

词类活用:王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对……感到奇怪)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羊也,宜乎百姓之我爱也。”

【译】齐宣王笑着说:“这确实是什么心思/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那些钱财而用羊替换牛的,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啊。”

宜乎百姓之我爱也:宜,应该。乎,用于形容词后。谓,以为、认为。

状语后置句:易之羊(以:用)

主谓倒装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庖厨也。”

【译】(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行仁政的方式,看见牛而没看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无伤也:伤,妨害。无伤,没有妨害,也就是无碍,没有关系。

是乃仁术也:是,这,指以羊易牛。乃,是。仁术,行仁政的方式。

是以君子庖厨也:是以,因此。庖厨,厨房。

词类活用: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 duó】之。’夫子谓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王者,何也?”

【译】齐宣王很高兴,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寻求/想它,不能得到我的心(即“想不出是为什么”)。您说的这些,对我的心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与王道相合的原因,是什么呢?”

夫子谓也: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

:夫,句首发语词。乃,指示代词,这样、如此。之,动词之后凑足音节。

于我心有戚戚焉: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通假字:(通“悦”,高兴)

古今异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的原因)

宾语前置句:夫子谓也(之:宾语前置句的标志)

状语后置句:王(于:与、和)

                                            

曰:“有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而不足以举一羽;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之乎?”

【译】(孟子)说:“(假如)有人禀报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百钧,却不足以举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却看不见整车的柴火。’那么,大王您认可/相信吗?”

于王者曰:复,禀报。

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足以察秋毫之末: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

不见舆薪:舆薪,整车的柴火。

则王之乎:许,认可。

词类活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曰:“否!”

【译】(齐宣王)说:“不相信。”

(0)

相关推荐

  • 人人心中有杆秤,你会用吗?

    本文字数:2224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 梁惠王1.7> 两千多年前,孟子与齐宣王曾有一段精彩对话,至今读来,回味无穷. 孟 ...

  • 齐宣王悯牛

    <孟子·梁惠王上>曾記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交谈.齐宣王向孟子问起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道,孟子婉转地说:"您的大臣胡龁曾和我谈起,说大王有一次坐在庙堂上面,有一个人牵了一头牛经过 ...

  • 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协作面域增大,"育小+养老"也应从家庭扩展至国家

    育邻梦 网友提问:都说多子多福,为什么村里老人有四个儿子,却没人给她养老? 回复: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协作面域增大,"育小+养老"也应从家庭扩展至国家. 石器.铜器.铁器.蒸汽 ...

  • 齐桓晋文之事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 ...

  • 部编版必修二《阿房宫赋》4(完结篇)

    [注]<阿房宫赋>因为文体是"赋",所以字词的理解比较难,大家在翻译的时候尽量做到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就可以了,不要死扣一些不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不然会越学越糊涂.这篇文章 ...

  • 部编版必修二《阿房宫赋》3

    [注]<阿房宫赋>因为文体是"赋",所以字词的理解比较难,大家在翻译的时候尽量做到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就可以了,不要死扣一些不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不然会越学越糊涂.这篇文章 ...

  • 部编版必修二《阿房宫赋》2

    [注]<阿房宫赋>因为文体是"赋",所以字词的理解比较难,大家在翻译的时候尽量做到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就可以了,不要死扣一些不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不然会越学越糊涂.这篇文章 ...

  • 部编版必修二《阿房宫赋》1

    [注]<阿房宫赋>因为文体是"赋",所以字词的理解比较难,大家在翻译的时候尽量做到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就可以了,不要死扣一些不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不然会越学越糊涂.这篇文章 ...

  • 部编版必修二《六国论》3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齐国人不曾贿赂秦 ...

  • 部编版必修二《六国论》2

    [注]本文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2篇文言文全文背诵篇目之一.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

  • 部编版必修二《六国论》1

    [题解]六国,指战国时代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后来都被秦国统一.文章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作者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儿 ...

  • 部编版必修二《答司马谏议书》3(完结篇)

    ③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多把不顾 ...

  • 部编版必修二《答司马谏议书》2

    [题解]司马谏议,指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写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 部编版必修二《答司马谏议书》1

    [题解]司马谏议,指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写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①某启:昨日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