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种办法解决呼多吸少症状

用五种办法解决呼多吸少症状

天津/贾佩琰

有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的老年人,常感觉自己在呼吸时,呼出的气多而吸进的气少,稍加活动后特别明显。显然,这种“呼多吸少”的症状也是一种病态,长期如此会诱发头晕、胸闷、心慌、乏力、咳喘等症状。它不仅仅与肺疾有关,而且与肾的纳气功能变差也有很大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与肾的纳气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呼气是依靠肺的宣发,吸气是依靠肺的肃降,一宣一降即一呼一吸。肾藏精,主纳气,肺吸入人体的清气,一定要依靠肾的纳摄才能维持其力度。《类证治裁》中记载:“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一旦肾中精气不足,肾气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出现呼多吸少的表现。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常见于久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这类患者除了本身疾病所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外,同时还伴有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等症状,这就是肺病久虚,累及于肾的表现。所以治疗时要以肺肾双补的方法来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缓解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练腹式呼吸——寿与天齐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专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脐,肚脐,即神阙穴。脐居肚腹中央,属体表组织之一,先天赋予生命之根蒂,位居中焦,主先后天疾病。腹式呼吸可加强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健康。现代医学发现,人体做腹式呼吸时,腹部肌肉内毛细血管也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由此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大氧气供给。另外,腹式呼吸时腹肌的收缩与舒张可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腹式呼吸的收缩有利于排便,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故经常练习腹式呼吸,可增强肺的活动量,还可增强肾的纳气功能。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是“思想专一,放松肩部;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用鼻”。具体锻炼方法:卧、坐均可,按照每分钟5~6次进行,用鼻吸气时腹部鼓起,经口呼气时腹部下瘪。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关键在于呼吸时腹部的隆陷幅度要尽个人当时的最大能力,由浅入深,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

饮蛤蚧酒——补肺益肾

蛤蚧属守宫科动物,全体入药使用。虽然其形似壁虎,外表丑陋,功效却很神奇。中医认为,蛤蚧味咸,性平,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之功。它长于补肺益肾,尤能摄纳肾气,对虚劳咳嗽、咳血、肾虚咳喘等气失摄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久病不愈者,功效十分显著。

民间常用蛤蚧泡酒,蛤蚧酒制法可分生泡法与干泡法两种。生泡法是将活蛤蚧1对洗干净,晾干,剖腹去内脏,抹去血,用50度以上白酒1000毫升,浸泡15天,每日服2次,每次25毫升。干泡法是将干蛤蚧1对,去头足,用淡盐水洗去鳞或污物,切成小块浸泡于白酒1000毫升中,15天即可,每晚1次,每次15~25毫升。经常饮用蛤蚧酒,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的功效。

蜂蜜核桃肉——补肾温肺

核桃肉味甘,性温,入肺、肾经。既能补肾,又能温肺。故肺肾两虚之咳喘使用最为适宜。

取核桃肉1000克捣碎,入蜂蜜1000克和匀,每次服1勺,每日2次。

灸气海穴——益气补肾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肚脐直下1.5寸,为任脉之要穴,诸气之海,具有益气固精、补肾助阳之作用,是全身强壮穴之一。《针灸资生经》记载:“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刺激该穴对久病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有良效。可加深老年人自然呼吸的力度(加深吸气),还可改善头晕、胸闷等不适。取穴,坐位、仰卧均可,将艾条一根点燃,手持于距气海穴3~5厘米处,以感觉温热适宜为度,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黑米山药粥——补肾润肺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三经。山药作用缓和,不寒不燥,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且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药食兼用之上品。《神农本草经读》中说:“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养人相佐,以臻寿考。”

取黑米50克,怀山药50克,将山药洗净,切成滚刀块,将黑米、山药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熟,即可喝粥食山药,每日1~2次。黑米加山药长期食用,有补肺气、益肾气、健脾胃的功效,从而有利于改善呼多吸少症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贾佩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