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暗藏的5条社交潜规则
一时谨慎一时稳,一生谨慎一生顺。
作者:洞见·江枫
《三国演义》的开篇,是明代杨慎的一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无论是兴复汉室的雄心,还是统一天下的野心,争名夺利,终归尘土。
回望历史,借古观今。
当我们再度翻阅《三国演义》时,才发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背后,既写出了智谋韬略,更写尽了人情世故。
其中,书中这五个社交潜规则,更是发人深省。
- 轻信于人,是一场灾难。
鲁迅先生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从陈留起兵,讨董卓,败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破袁绍,征乌桓,百万军挥师南下。
遥望江东,横槊赋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然而,就是这样的大英雄,却因轻信庞统的连环计,终使赤壁战败。
当初,曹军不习水战,军队中多有晕船呕吐的现象,曹操问计于庞统。
庞统献计道:“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
听了庞统的建议,曹操如梦初醒,立马吩咐军士打造铁索,将战船连接起来。
结果,在黄盖诈降时,被火攻入军营,船队烧成火海,损失惨重。
最终错失平定天下的良机,抱憾终生。
生性多疑的曹操,因多疑杀了吕伯奢,杀了蔡瑁、张允,为何会轻信庞统?
究其缘由,不过是因为庞统声名在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的卧龙先生齐名。
只不过,庞统根本看不上曹操,来曹营的目的,就是为助攻东吴。
所献之计,看似良策,实则包藏祸心。
《阅微草堂笔记》中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当今的社会,套路不少,收到中奖信息,得知明星求助。
酒托饭托婚托,更是层出不穷,你以为的馅饼,往往都是陷阱。
无论何时,切不可轻信于人,一定要有所警惕,谨慎行事。
一时谨慎一时稳,一生谨慎一生顺。
- 肆意妄言,难免惹祸上身。
常言道,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一个人肆意妄言,造谣生事,最终只会祸及自身。
三国时的蜀汉政权,原本有不少优秀的谋士。
可先有庞统陨落,后有法正病逝,待到刘备夷陵大败后,蜀中谋士,几近凋零。
以致于诸葛亮不得不劳心费力,事必躬亲。
可事实上,蜀中本有可堪大用之才,那就是廖立。
诸葛亮镇守荆州时,孙权曾派使者来互通友好,问及都有谁和诸葛亮一起治政。
诸葛亮答道:“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在诸葛亮看来,廖立和庞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事实上,刘备在世时,也颇为倚重廖立。
先启用他为长沙太守,后吕蒙偷袭荆州,他逃到成都,刘备非但没有处罚他,还任命他为巴郡太守。
刘备称汉中王时,又提拔他为侍中。
可就是如此大才,却因刘禅即位后,没重用自己,心中不满,而肆意妄言。
在蒋琬等人的面前,妄议先帝刘备的过失,又数落朝中大臣。
“诽谤先帝,疵毁众臣”,最终廖立被贬为民,惨遭流放。
《增广贤文》中讲:“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心里话不是对谁都可以说,毕竟,不是谁都会真心替你着想。
话说太过,言多必失。逞一时口快,受一世羁绊。
人生于世,当有所守,守心不出错,守嘴不惹祸。
唯有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才能行稳致远。
- 德行浅薄,必定时运不济。
古人云,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多有后福。
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修好个人的品德。
德行浅薄之人,不仅遭人唾弃,更会时运不济。
刘璋的部下张松,虽其貌不扬,却颇有才华,能过目不忘。
本来在乱世之中,凭借他自身的能力,也可有一番作为。
但他内心阴暗,品德败坏,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在曹操平定荆州后,刘璋害怕曹操来攻打益州,于是派张松出使,向曹操交好。
本来,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
但张松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带着西川地图前去见曹操,本想讨好曹操,为自己谋取利益。
只不过,他高估了自己,也错估了曹操。
在许都时,杨修拿曹操写的兵书《孟德新书》给他看,他粗略翻看,就说此书不过是战国时无名氏所著,被曹操抄袭洗稿。
为佐证自己所言,还把此书背诵出来,气得曹操恼羞成怒,烧了此书,将张松乱棍打出。
张松事情没办好,还得罪了人。
可他贼心不死,为给卖主求荣的生意,寻找新的买主,辗转来到成都。
此时的刘备,刚在荆襄之地站住脚,按照隆中对的规划,下一步是向益州扩展。
正愁如何打开局面,就有人携厚礼上门,刘备自然是对张松礼遇有加。
张松受到厚待,遂劝刘备进取益州,还标榜自己并非卖主求荣,而是弃暗投明。
可事实上,刘璋虽然暗弱,却无暴行,也从未亏待过张松。
他为一己私利,就卖主求荣。
最终事情败露,身首异处。
林语堂说:“一个人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
为人处世,重在品德端正。
不管本事多大,能力多强,假使德行浅薄,也会一步步毁掉自己的人生。
不占便宜,不忘感恩,不丢良心,才能成为一个厚德之人。
德行浅薄,是人生路上最大的坑,坑害了别人,最终也会坑苦自己。
- 狂妄自大,终将付出代价。
一滴水相对于大海而言,微不足道;一粒沙相对于沙漠而言,毫不起眼。
人生不过须臾百年,地球却存在了46 亿年。
然而星河浩瀚,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点。
一个人能力再强,终究有限。
地球离了谁,还是一样转。
做人若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早晚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祢衡是孔融的好友,孔融写了篇《荐祢衡表》,向曹操举荐祢衡,但祢衡称病不去。
曹操想羞辱他,封他做鼓手,结果他当众脱光换衣,击鼓骂曹,顺带把曹操的部下一一贬低。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
在祢衡看来,曹操是个大笨蛋,手下更是一群酒囊饭袋。
轻视别人,自高自大,最终自食恶果。
曹操是想杀祢衡,但又怕背负恶名,于是,把他送给了刘表,但他依旧我行我素,轻慢刘表。
刘表又将他送到黄祖那里,可他仍然不知收敛,辱骂黄祖。
黄祖是一介武夫,怒气上头,直接杀了他。
李白有诗言:“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李白如此赞许祢衡,正是因为相似的性格。
李白在长安供职时,喝醉了酒直接在大殿里睡觉,还命令唐玄宗宠信的宦官高力士为其脱靴。
性情狂放,目中无人。
最终李白遭受排挤,离开长安,流落江湖。
常言道,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狂妄自大的人,是真性情,也是惹事精。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从微观到宏观,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当自信,不可自大。
心宽能容人,谦逊可纳物。
丢掉坐井观天的心态,放下自高自大的姿态,拨开迷雾,每一步都是向上的路。
- 贪婪成性,是一条绝路。
人活一世,当有所追求,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但凡事不可贪求,人的欲望本就无休止,不克制欲望,就会被欲望所吞噬。
贪婪多苦,知足常乐。
不懂知足,贪婪成性的人,只会走上绝路。
杨松本是张鲁帐下的谋士,但此人十分贪财,见利忘义。
先是收了刘备的贿赂,诬陷马超,使其投了刘备。
后又收了曹操的钱财,构陷庞德,使其投了曹操。
在杨松眼中,只有钱财,毫无操守可言。
为曹操做内应,断了张鲁的后路,却也葬送了自己的人生,终被斩首示众。
《道德经》中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生最大的灾祸是不懂知足,最大的灾难是贪得无厌。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生活的本味是平淡,所需的本就不多。
得到只是侥幸,失去才是人生。
正如陶渊明一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直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归隐田园,心在物外。
官场生活再好,也离不了勾心斗角,难以出淤泥而不染。
只有内心富足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快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份属于五柳先生的快乐,常人自然难以获得。
但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能懂得知足,也是对心灵最好的滋养。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做人应不贪婪,做事应不贪求。
够用就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
生活的道路有千万条,最不能走的是绝路。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正如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所言,三国的故事,早已尘埃落定,烽火边城也已成为黄尘古道。
但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
书中写的是家国大事,折射出的是人生得失。
人生能否幸福,取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
唯有鉴古知今,反思自省,填上人生路上的每一个坑,才能走得更顺,过得更好。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