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从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到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
回眸历史:为何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
12年前,我写了一篇《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好多人望文生疑:既然买不起,那怎么买呢?实际上就是敢于加杠杆,向别人借钱来买。
当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M2规模只有35万亿,A股流通市值只有3万多亿,周边很多人都没有多少积蓄,恩格尔系数高达40%,大部分钱都用在吃和穿上。当时我判断,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余钱会增多,恩格尔系数也会不断下降。在外资大量流入、出口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货币一定会高速扩张,从而助推各类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也就是说,如果你与周边的同事们一样,把省吃俭用后剩下来的钱慢慢地积蓄,希望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买房了。但问题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比不过M2的增速,但资产的上涨却与M2同步。最终的结果是,你的积蓄总是够不着自己想买东西的价格。
因此,“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具有三重含义:
1.一般来说,想买而买不起的东西是大家公认的好东西,也是价格不菲的稀缺资源;
2.当你觉得买不起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同样觉得买不起,而只有你的投资思维有别于大众,领先一步行动,才能进入“少数人发财”的队列;
3.需要倾囊甚至负债投入,才可能有丰厚的回报。如此看来,这一句简单的话要落实到行动上,则非常不简单,不仅考验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洞察力,也检验着他的胆识和魄力,还有筹措资金的能力。
如今,M2规模已经达到181万亿,为2006年的5.7倍,广义货币规模全球第一,对应房地产规模全球第一、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股市规模全球第三。因此,当今经济社会已经步入到既不缺钱,又不缺资产的时代。
如果你能够在2006年的时候敢于去加杠杆配置那些在当时看来很贵的资产,如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产、股市里最贵的股票、贵金属(黄金、白银)及古玩艺术品,一路持有到现在,哪怕中间出现大幅下跌,相信都可以获得极高的回报率。这是因为,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中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运用出口导向战略、大力开展土地财政,从而使得货币规模与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之前是商品短缺,资本短缺,到了2000年以后则是商品过剩、资本短缺;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则过渡到了商品和资本都过剩的年代,因此就有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去产能、去库存,但产能依然过剩;于是就有了输出资本的需求,海外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这些年中国海外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
既然资本也过剩了,那么,12年前资本短缺下“买自己买不起东西”的思维方式就不管用了。因为一是钱多了,二是资产价格也高了。说白了,与10年前相比,投资难度大大增强了。12年前,我还写过另一篇文章——《寻找拐点还是追随趋势》,结论是继续看多、追随趋势,躺着也能赚钱。
如今,已经中国经济已步入到结构分化的时代,即便趋势看对了也未必赚钱。那么,步入到商品和资本双过剩的时代,究竟买什么还能赚钱呢?如果说过去是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能赚钱,那么,如今恐怕已经到了“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阶段了吧?
如今什么东西还买不到?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当今商业空前繁荣的时代,似乎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一切。但也有例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由于眼下实行外汇额度管理,换汇有额度限制,不是你想买多少外汇就可以买多少。但你如果担忧本币会大幅贬值,那不妨买黄金,不论是实物黄金还是纸黄金,不论是黄金期货还是黄金ETF,都可以起到对冲贬值风险在作用。这就是达到了所谓“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的目的。
即便在一个全面过剩的商业环境下,总是存在某些长期紧俏的或者供不应求的东西,而其背后的原因还是非常值得研究。比如,这些年来,中华软壳烟和飞天茅台都是很难买到的东西,尤其是后者,存放越久,价格越高,不仅有消费属性,还有投资属性。
因此,把某些供给量有限且有收藏价值的商品作为投资品,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投资方式,如和田玉、翡翠、茅台、片仔癀等,这些商品或受制于原料的稀缺,或受产能的限制,但同时又可以长期保存。由于这类商品能够买到的量通常有限,即便收藏期间价格增值幅度很大,但对家庭资产组合的增值贡献度则未必大。
但如果你买这些具有投资属性商品所对应的公司股权呢?这样的话,投资规模就不再受到限制,而且也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稀缺商品都有对应的公司股权,但如果有的话,确实可以考虑择机长期投资。
这世界上有很多供不应求的东西,但有些供不应求只是短期现象,如若干年前,国人排队购买苹果手机,有学生不惜割肾换苹果,现在看来,真是太不值得了。又如,比特币也曾被一路疯炒,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今后区币将替代纸币。但比特币与黄金相比,前者被当作货币只有几年的历史,后者作为货币则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
因此,对于“价值”的评估需要用历史的眼光。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举国崇尚外烟,“万宝路的世界”占领了中国的体育文化娱乐行业的商业广告;之后,随着国产烟走向高端化,烟民们消费又逐步回归到国产烟,如今,中华烟独占鳌头,成为红白喜事的“标配”。
国内白酒市场也是如此,洋酒尽管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但笑到最后的还是国酒,而且作为小众的酱香型白酒被越来越多高端人士的味蕾所接纳,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其实,这背后隐含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尤其在饮食文化方面,味蕾的传承力量是无可匹敌的。
因此,在中国,买不到的东西通常与5000年的厚重历史有关;而在美国,买不到的东西则与科技创新有关,因为美国的历史即便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算起,也只有500多年时间。因此,在中国投资,如果能控股拥有传统品牌的国家级企业,一定可以获得很高的回报。但问题是,你不可能买下受国家保护的品牌类企业。
买不到品牌,但可以买到股份。即便没有买到行业龙头的股份,只有是品牌够传统、够响亮,也大致可以获得高回报。如2002年的时候,我所在的研究所出了一本书叫《未来蓝筹》,选了30个行业中的30个“未来龙头”公司,其中白酒选了五粮液而非茅台,中药选了同仁堂而非云南白药。但即便当时没有选对行业龙头,16年之后也同样获得了超高投资回报率。
相比之下,当初我们也曾选对了不少行业龙头,但16年下来,累计回报率似乎并不高,如我们选对了宝钢、晨鸣纸业、鲁泰分别为钢铁、造纸、纺织行业的龙头,但累计涨幅远不如传统品牌类的非龙头企业的涨幅大。
简言之,一是原料稀缺且不可复制的东西买不到或供不应求,二是好品牌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既然买不到,那就投资这些商品或资产所对应的企业股权,其回报率会比较高。
核心技术也很难买到
最近医药股跌得很惨,这对于配置较多医药股的投资者又是一大打击。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医疗保障局“4+7带量采购”招标新模式的推出,使得医院平均采购药价下跌50%左右,这对于过去严重靠销售渠道胜出的药企而言,冲击很大,预期利润将大幅减少。
中国的医改在过去之所以很难推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长期形成的药企—医院—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有很强的抗拒能力,既然生产仿制药可以通过传统的营销模式获得那么大的毛利,那么,在研发投入上就不愿加大力度,创新药在药企中的比重就很低。
随着今后类似这种集中带量采购模式的推广,国内药企将有更大的动力去开发创新药,这将导致国内药企的分化和市场份额集中度的提升,具有核心技术的药企将更具有定价能力。从投资角度看,配置医药板块的逻辑应该没有错,因为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但配置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药企上。
早在2016年前我们推出的《未来蓝筹》一书中,就已经把华为作为电子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了,尽管华为有庞大的销售渠道,但它的研发投入规模要远超国内同行。如华为曾表示,“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近4000亿人民币。面向未来,华为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每年150~2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 将有20%~30%用于基础研究。”
正是因为华为的巨大研发投入,使得它在5G核心技术上和专利申报上领先全球。遗憾的是,华为迄今没有上市,投资者也无法买到华为的股权,从而分享华为的成就。如2002华为的销售收入为221亿元,到2018年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增加了26倍。
不过,买不到华为股权,也可以买类似的具有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的股权。我们把A股市场过去20年的市值前20大公司列表,发现A股市场中大市值公司以金融、地产和央企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类企业偏少。即便有那么几家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但从总体估值水平看,并不便宜。
因此,A股市场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周期性行业占比较大。如果明年科创板推出,则能够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能给投资者提供“买自己买不到东西”的路径。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余地在不断扩大,如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已经或即将开通,可以选择的科技类优秀企业数量大大增加。此外,QDII也是实现“买自己买不到东西”的间接渠道。
从历史看,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科技进步,因为科技进步触发伟大企业的诞生,带来新的供给与需求。如美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的辉瑞,互联网传媒的谷歌,计算机通信领域的苹果,汽车行业的特斯拉等,对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都非常明显。这些公司的核心技术都不是个人或某个机构投资者可以买到的,但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来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潜力巨大,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中,也一定蕴含着很多投资机会。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全球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的古老文明延续至今的未来最大经济体,因此,在众多国内商品中,具有品牌价值与稀缺性价值的商品与全球其他国家同类相比,其含金量往往有天壤之别。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步入经济减速、结构分化和人口、产业集聚的阶段,过剩导致价格疲弱,无论是商品还是资产均会如此,但人口、区域、产业、行业等集中度的提升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分化带来风险,集聚创造收益,即所谓的头部现象。而稀缺品、品牌效应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等都将有利于形成头部。
12年前,A股市场欣欣向荣,那是因为中国正在经历重化工业化的黄金岁月,GDP也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如今,经济在慢慢减速,股市处在漫漫熊途,估值水平在下移,但这为何被认为是风险而不蕴含机会呢?即便没有趋势性机会,至少还有优胜劣汰的机会和跌出来的机会。不能因为一、两个事件就认为百年老店的品牌就此被断送了,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被紧箍了,拉长历史看,时间会淡化一切。
因此,我们需要深度思考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找到什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稀缺、什么样的品牌具有持续扩张能力、什么才是买不到且不可复制的核心技术。
(李迅雷系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lixunlei0722”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