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到京剧唱念的“尖团分明”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来源:京剧之声 孔昭琪撰文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yMTMvMjI2NzU2ODU0XzJfMjAyMTA3MjIwMTU4NTQ5OA==.jpg)
一、京剧界尖团吐字的现状
传统京剧念白与歌唱都要求“尖团分明”,即分清尖音和团音。但京剧现代戏不能分尖团,必须与普通话完全一致。从目前京剧界的情况看,传统戏还是分尖团的,但具体情况差别很大。一般来说,老一辈京剧艺术家比较严格,有的的确是“尖团分明”;而有些中青年演员则区分不很严格,有的只能掌握“进、姐、青、小、笑、心”等几个常用的尖音字 ;个别演员甚至是名演员根本就是“尖团不分”,更有甚者,竟将团音念成尖音。例如 2014 年 10 月 11 日晚《空中剧院》播出的《王宝钏》中,那位在幕后为王宝钏传话的“大嫂”,就将“前去接取”中的“前、接、取”3 个尖音字全读成了团音,而将“无名不晓”中的团音“晓”字错读成尖音。
令人不解的是,如今我国的戏曲教育已经十分发达,不仅有大学本科教育,而且有了研究生教育,这同旧时代师徒口耳相传,死记硬背的落后状态,简直不能同日而语,然而,大批青年演员怎么还是“尖团不分”呢?
京剧的吐字与其内容息息相关,传统戏表现的都是古代历史题材,而尖音清晰、有力,听起来古色古香,与传统戏的内容、形式十分和谐,所以还是尖团分明为好。尤其是在分尖团的方言区,听到尖团不分或区分不严的唱念,人们是很挑剔和反感的。
区分尖团音的关键乃是掌握尖音,因为团音与普通话完全一致,而尖音则是“z、c、s”与“i、ü”和以“i、ü”开头的韵母相拼,与普通话完全不同,不仅读音需要训练,而且汉字更要记忆。
二、何为“尖团音”
“尖团音”是尖音和团音的合称,是京剧界的语音术语,是京剧“上口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得通俗一点,尖音指“z、c、s”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如把“尖千先”读成“ziɑn、ciɑn、siɑn”,把“狙趋须”读成“zü、cü、sü”。团音指“j、q、x”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如“坚牵掀居区虚”。
从音韵学的角度讲,尖音来自中古的“精系”细音,团音来自中古的“见系”细音。尖音来自中古“z、c、s”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团音来自中古“ɡ、k、h”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如下面的简表 :
(一)“精系”
洪音 :资词思杂擦撒赞参三宗聪松
细音(尖音):集齐西尖千先浸亲心将枪箱精清星聚趋须全宣俊寻
(二)“见系”
洪音 :哥科喝干看酣跟肯很刚抗航更坑横孤枯乎瓜夸花关宽欢归亏灰光匡荒
细音(团音):基期希坚牵掀金钦欣江腔香经轻兴居区虚捐圈轩军群熏
但无论尖音还是团音,它们在普通话和尖团合并的大多北方方言中都读“j、q、x”,也就是说,普通话的“j、q、x”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中古的“精系”细音,一个是中古的“见系”细音,但在语音演变的过程中,普通话与大部分北方方言都已经尖团合并,无法区分。也可以说京剧或有些方言中的尖团音,在普通话中全部读“团音”,即它们的声母全部都是“j、q、x”。
一般来说,在分尖团的方言区,如多数南方方言区和部分北方方言区,像山东的胶东、菏泽、聊城等地,以及河北、河南的一些区域,只要具备小学文化,经内行指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尖团音了。但如果只会说普通话,或基础方言不分尖团,除非专门研究过语音学或音韵学,对一般人来说,掌握尖团音是很困难的。旧时代很多学京剧的人,往往家境贫寒,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们要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才能区别尖团音。
三、怎样掌握尖团音
掌握尖团音难归难,却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我们这里所说的办法不是音韵学的复杂途径,而是利用汉字的形声结构,通过声旁类推,直接或间接地来掌握尖团音。
汉字 90% 以上是形声结构,声旁相同的字,在语音上一般都有联系,尖团音也不例外。因此,可以利用已知读音的声旁,来推知声旁相同或相关的字的读音。类推包括两种 :直接类推和间接类推。按相同声旁推知的叫做直接类推,按相关声旁推知的叫做间接类推。
(一)直接类推
就是利用相同的声旁推知其他字的读音。如知道“青”字是尖音,就可以推知以“青”作声旁的“精睛菁靖婧靓倩清蜻鲭情晴氰请箐”诸字都是尖音 ;知道“巠”字是团音,就可以推知以“巠”字作声旁的“经茎泾颈刭劲径胫痉轻氢陉”等字都是团音。
疾——嫉蒺 即——鲫唧节疖(“即”为“节”的繁体声旁) 脊——瘠 祭——穄际(“祭”为“际”的繁体声旁) 戋——笺贱溅践钱线 前——煎剪箭湔 且——姐苴狙雎咀沮趄齟蛆 亲——新薪 秋——揪啾锹愀楸鳅萩湫 囚——泅 秀——绣锈 胥——婿 宣——渲萱瑄 旋——璇 旬——询荀徇殉洵
几——机饥肌矶叽讥 及——圾级极汲笈吸 吉——髻拮秸结洁桔诘 己——记纪起杞 皆——秸(其声旁原为“皆”)谐偕 解——檞蟹懈邂澥 介——阶界芥蚧疥 戒——诫械 居——据剧踞 句——拘驹 巨——矩拒距渠 奇——畸寄崎骑 其——基期棋旗祺琪箕綦 瞿——衢癯 希——稀 喜——嬉嘻熹禧
但直接类推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首先要知道用以类推的字是尖音还是团音,如必须知道“千先心”是尖音,“几其喜”是团音,这才能分别推出以它们为声旁的尖团字。也就是说直接类推是有条件的,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特别看重间接类推。
(二)间接类推
间接类推不是利用相同的声旁进行类推,而是利用相关的声旁进行类推。所谓相关的声旁,是指用以类推的声旁和被推定的字的声旁读音并不相同,但两者在历史上曾经是同一类声母,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两者的读音虽然发生了分化,但这种分化之后的联系,却清晰地保留在两者的形声结构中,也就是两者有共同的声旁或互为声旁,我们就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间接类推。这又包括关于尖音的间接类推和关于团音的间接类推两类。
前面已经说过,尖音来自中古的“精系”细音,因此它们与“精系”洪音往往有共同的声旁,或互为声旁。如“枪”与“苍”具有共同的声旁“仓”,“仓苍”属于精系洪音,“枪”属于精系细音,我们虽然不知道“枪”字是尖音还是团音,但知道“仓苍”的声母是“c”,就可以断定“枪”是尖音。因为无论是哪一种方言,不管分不分尖团,“z、c、s”声母的字读音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我们可以用“z、c、s”推知尖音的“j、q、x”。下面是有关尖音间接类推的例子:
簪——僭 宰梓——辛莘锌 责渍——积(“积”的繁体声旁为“责”)绩碛 邹——趋 澡燥操缫臊——缲 蹙——戚 蹴——就 存——荐 思—葸 肃——萧箫啸潇 酸梭——俊浚骏峻竣 孙——逊
比较起来,尖音字比团音字难掌握,而可以用来进行类推的字又很少,因此这部分可以靠间接类推来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尖音字,就显得十分珍贵,靠它们来掌握尖音字,不仅容易,而且准确。
此外,还有少数尖音字以“zh、ch、sh、r”类声母字作声旁,也可以类推 :
彻——切窃 愁——秋揪楸湫鳅 丑—羞 刍诌皱皱雏——趋 如恕——絮 儒孺濡—需 射—谢 生——旌星猩腥醒姓性 抒——序 叔——寂椒戚槭 争峥睁铮挣筝—净静 酎酬——酒酋遒 诹诹——取娶趣 骤——聚
2. 有关团音的间接类推
团音字来自中古的“见系”细音,因此其中有不少字与“见系”洪音字有共同的声旁,或互为声旁。如“欣”是“见系”细音,“砍”是“见系”洪音,两者具有共同的声旁“欠”,我们就可以根据“砍”字的读音推知“欠欣”是团音。因为无论哪一种方言,无论其分不分尖团,其“ɡ、k、h”声母字的读音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因此我们可以由“见系”洪音推知“见系”细音,也就是由“ɡ、k、h”声母的字推知“j、q、x”声母的字。下面是有关团音间接类推的例子:
干——奸 尬——介界芥疥(“上口字”韵母为“iɑi”) 概溉慨——既 甘苷柑绀疳泔坩——嵌钳箝 尴——监鉴舰(“舰”简化前声旁为“监”, 但“见”为“见系”代表字,自然是团音) 合鸽——恰洽 化——靴 凯恺——岂觊 忾——气汽 砍坎—肷欠芡掀锨 铿——坚悭
有形声关系,如果本字是象形字或会意字,不存在形声关系,如象形字“泉”,会意字“集尖匠绝前全羡”,或形声字因声旁“省声”、变形等原因表音不明显,如“秦秋袭细筱笑亵修绪续絮薛雪”等等,那就只好死记,记一个是一个,慢慢地积少成多。有的虽是形声字,但其声旁即使是文字学专家也不容易确定,如“细”字,其声旁应该是“田”,但其读音却与“田”字毫不相干,一查《说文解字》,才知道这“田”字乃是“囟”字的变体,而“囟”是尖音字,“细”当然就是尖音了。而且这些字一般都是常用字,使用频率很高。此种使用的高频率和掌握的高难度形成一种矛盾,也就更凸显出掌握的重要性。另外,上述用于直接类推的象形字和会意字,以及更多的声旁不显示尖音的形声字等等,实际上也需要死记,现将这几类尖音字开列于下,以供集中记忆:
积缉辑籍藉即脊稷迹绩尖荐僭将匠津尽进浸晋井酒就爵七妻漆齐碛千前且亲侵秦酋遒夕西析息犀锡膝习席袭玺徙细先仙鲜羡涎祥详翔肖小筱笑些邪斜卸燮心信星修羞秀袖岫须胥需徐序叙恤续绪勖絮宣旋薛雪旬寻巡循逊
(三)多管齐下
除通过形声关系直接类推和间接类推之外,还可以利用一字两读、某些特殊的声韵配合规律,以及相关词语等等,来掌握尖团音。
1.一字两读
汉字中还有一部分可以“ɡ、k、h”与“j、q、x”两读的,如“乾更耕颈勾句贾龟吓虹卡给家行巷槛壳倾苦”等。凡是此种可以“ɡ、k、h”与“j、q、x”两读的字,其“j、q、x”读音都属于团音。
2.特殊的声韵配合规律
就是利用音节结构的某些特殊规律来掌握尖团音。
例如“j、q、x”三个声母与韵母“iɑ”相拼就全是团音,没有尖音。
jiɑ :家加佳夹嘉茄迦伽枷珈葭痂荚颊戛假甲岬胛钾贾嘏架价嫁驾稼 qiɑ :掐袷拤卡洽恰髂 xiɑ :呷虾瞎匣侠狭柙峡狭遐瑕暇辖霞黠下吓夏厦罅
再如“j、q、x”三个声母与韵母“ionɡ”相拼的音节中,也全是团音字,绝对没有尖音字。
jionɡ——炯迥窘 qionɡ——穷琼穹邛蛩 xionɡ——兄凶汹胸匈雄熊芎
此外,juɑn、qun 两个音节也基本上全是团音字。
juɑn——捐涓娟鹃狷绢蠲卷倦鄄眷(“隽镌”例外,属尖音) qun——群裙(“逡”例外,属尖音)
特别是音韵学上所说的“蟹”摄字,如“街介鞋”等等,它们在京剧吐字之中,声母既是团音“j、x”,韵母又是“iɑi”, 属于上口字之一。记住这一声韵配合规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这批上口字。
jiɑi :皆阶秸街解介界芥玠蚧戒诫届秸 xiɑi :偕谐械鞋懈澥邂蟹
其实这类上口字很好掌握,方言就是最好的参考,因为这些字在大部分方言中的韵母都是“iɑi”,而在西南方言(如四川方言)中干脆读成“gɑi”或“hɑi”。
3.利用相关词语
就是利用尖音字或团音字分别组成词语来掌握尖团音。
(1)尖音字组词:积习、寂静、将就、匠心、妻妾、凄切、齐全、抢修、千秋、迁徙、前线、迅即、迅捷、徇情、殉情、详情细节、循序渐进 (2)团音字组词:基金、饥馑、急救、吉庆、勤俭、轻巧、倾向、驱遣、拳脚、蜷曲、劝解、孝敬、欣喜、刑拘、胸襟、休假、玄机、训诫、斤斤计较 (3)尖团混合组词(要求读者自行辨别):积极、吉祥、急进、季节、记性、继续、加薪、亲近、清闲、倾销、轻信、请求、囚禁、遒劲、卸甲、辛勤、欣羡、兴修、酗酒、叙旧、序曲、宣教、癣疥、寻衅
本文开头就已经强调,掌握尖团音的关键是掌握尖音,因为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早已不分尖团,全部读“j、q、x”,因此团音并不难掌握,只要记住哪些是尖音,剩下的就是团音了。但汉字中尖音字和团音字数量差不多,因此要记住其中某一种,剩下另一种,却并不容易。而且在比较容易掌握的间接类推中,团音字比较多,尖音字比较少,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尖音字如“细小先心信尖酒就亲”等,有的是会意结构,没有声旁,如“小尖信将就些”等等,有的虽为形声结构,但声旁不体现本字读音或声旁不易辨认,因而不适于间接类推,如“酒将”等等,这就为尖音字的掌握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只能运用间接类推、直接类推、声韵配合规律、归类词语以及死记硬背等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地去综合掌握尖团字特别是尖音字,而一目了然、一劳永逸的简单方法是不存在的。
总之,京剧传统戏还是以尖团分明为好,否则,其道白与唱词的韵味就会大为减色,甚至会失去京剧味。
如果实在掌握不了尖团音,那就只好不分尖团,完全按普通话读。否则,如果尖团混乱甚至尖团颠倒,如将“急其戏家下居曲轩”之类团音读成尖音,那可就不仅大错特错,而且要贻笑大方了,因为此类错误不仅不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而且也违背了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而实际上当今京剧舞台上此类错误并不罕见,故而在此提醒,绝非无的放矢。
顺便一提,京剧花旦和丑角等念白全用普通话(京白),但唱词吐字还是以尖团分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