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山针灸十二法
1.补可扶弱:例如:大椎、陶道治阳虚而兴奋督脉,使腰脊强壮。灸膏肓治肺病虚衰。常灸足三里以健胃而进食增加强壮。
2.重可镇逆:例如:膈肌痉挛,气上逆而打嗝不止。取内关以治胸中滞气,加膻中为八会穴的“气会”穴,再加日月斜向上刺接近膈肌的附着部。重用泻法,即可止其痉挛。
3.轻可去实:例如:肝阳上亢,血压上升,头目眩晕。采取八会穴的膈俞为“血会”穴,找准穴位,双侧各埋皮内针一支,10秒后,血压下降,屡用屡效。
4.宣可决壅:例如:痰涎壅塞喉间,吐之不出,气被痰瘀,呼吸困难,郁闷难忍。用手指抠天突穴,一抠一抬,连续数次,其痰自然吐出。
5.通可行滞:例如:痢疾便脓便血,里急后重,总像有粪便欲出不出,令患者不可忍受。祖国医学多叫“滞下”。取用三焦经募穴石门,配以大肠经募穴天枢,运用泻法,即能消除瘀滞,减轻症状,数次可愈。
6.涩可固脱:例如:脱肛,针长强、二白,灸百会,可使已脱出的肛门,较快地收缩还纳。百会、长强都是督脉上部穴,灸百会是“病在下而治上”,针长强是“局部取穴”,刺激肠壁,自易收缩。二白穴靠近大肠经,通过经络“内联脏腑”的功能,可以收涩已脱的大肠末端。
7.滑可去著:例如:腱鞘囊肿,因扭伤闪挫,多在手腕上起一小包,按之柔软,但不能移位。“著”字同“着”,如“着落”,固定在一个地方。用左手按紧囊肿的包块,以毫针在囊肿的根部,四面横刺,随针挤出翻滑液体像鼻涕的样子。几次以后,囊肿自消。又如针四缝,治小儿肚大筋青,挤出黏液,其腹渐消而饮食日增。
8.泻可去闭:例如:大便闭结,有因胃肠实热的,有因饮食积瘀的,有因津枯便秘的。《针灸大成》有下法,针三阴交,用呼吸泻法,可通大便。如果在左侧腹结穴埋藏皮内针一支,穴位找准,可以当日排便。
9.湿可胜燥:燥病发于外的,皮肤干枯,皱纹堆累;发于内的,无故悲伤,精神失常,叫做脏躁。内则消耗津液,而使便燥。患有风燥、火燥、热燥的区分,原因总是气虚血少,则生热而成燥病。治疗方法,当求病因。补气生血,滋养津液。气会腹中,血会膈俞。取膻中以行气,选膈俞以养血,采太溪以生津。津液充分,燥病自除。
10.燥可胜湿:《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以发生中满、浮肿、尿闭、皮肤湿疹等症。病源在脾和其表里胃经。选用脾、胃的合穴、原穴,如阴陵泉、足三里、太白以及肾经的水泉等穴,均可通经活络,使脾胃旺盛,肾阳充足,自可胜湿而祛病。
11.热可祛寒:《内经》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所以肾为一切寒病的根源。主要除寒在于脏腑的功能,王冰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前者是扶阳抑阴以祛寒,后者是补阴抗阳以除热。祛寒的主要穴位为肾俞、关元。
(1)肾俞: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凡腰以下腹腔内脏和下肢的疾患,痛不移处,无力,不能屈伸、疲倦,尤其是下腹部的肾脏、膀胱、生殖器、大肠、直肠等寒证。针灸肾俞,可见功效。
(2)关元:又名丹田,先天之元气,即先天之生命力,在于此处。手按之时觉有活动之气,以不强不弱,平静者为佳。主治妇女病、男子生殖器、泌尿器疾患有卓效。尤以下腹部常感虚冷、小便白浊、淋疾、遗精、阳痿等症,灸关元可祛寒而补元阳。
(3)体温过低,属于虚寒的:灸治神阙、气海、大椎、足三里等穴最妙。
(4)回阳九针:“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时回阳九针穴。”治疗四肢厥逆,即手足冰冷,皮肤白,甚至神昏。治疗时,九穴不必全用,选用3~4穴,或针或灸,至寒退渐温,祛阴回阳为止。
12.寒可制热:经穴有许多制热的方法,略举数端如下:
(1)常用全身退热穴:大椎、陶道、身柱、风门、肺俞、曲池、合谷、足三里。
(2)急性高热的发汗退热穴:十宣穴、十二井穴、复溜、合谷、涌泉。
(3)急性高热穴:风府、风池、合谷、复溜、太白、内庭。
(4)慢性微热穴:间使、鱼际、涌泉、复溜、足三里。
(5)间歇热:风府、风池、外关、阳池、液门、侠溪。
取穴方法,每次选用2~3穴,轮换使用,辨证施治,发现某经的症状明显,选用某经的穴更好。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中医名为“瘾疹”,是皮肤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属于过敏性皮肤病。采用神阙穴拔罐法治疗此症,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简介如:
取穴:神阙(脐中)。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点燃,迅速投入罐内,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再进行第二次。连续拔三罐为一次,每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荨麻疹有内外之因,其外者有风寒、风热之分,其内有脾胃虚弱、湿邪内盛等因素。神阙穴乃任脉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温阳救逆的作用。在此穴处拔罐,能祛风利湿,使内邪由此而出。临床经验证明,拔罐局部瘀血越严重,效果越佳。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疼痛与否
针灸的是否有疼痛的感觉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病人。
一般来说,针灸刺入人体后会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这些都是针刺得气的反应,是好的表现。
当然,一个身心放松的病人,也会配合医生的进针,减少针刺发生疼痛的概率。
一个非常紧张的病人,他的那种不好的疼痛感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说,针灸的疼,不是绝对的,好的疼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
不好的疼,是因为病人的紧张和医生的技术太差造成的。如果你在做针灸时,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找一个好的针灸医生来扎针,那么,你基本上不会被疼痛困扰。
我们把针灸针刺方法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针刺前准备
二、进针
三、行针
四、留针
五、出针
所以,对针刺方法的研究,无外乎是对上面五点的研究。都是成细节方法入手,不要把它想象的太高深。
比如无痛针法,就是在进针和行针手法上下功夫。
一、针刺前准备
1、针具的选择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
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
补充:针具的选择不只是说针长度和粗细的选择,还包含针种类的选择,即用什么针,比如三棱针。哪怕就是毫针,选择也很多。
2、选择体位
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
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臣位等。
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昼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病人怎么待的舒服(包含持久),你怎么好扎针,就选取什么样的姿势。不要太局限于教材上说的姿势,比如你可以借助物品垫一垫都是可以的。
3、消毒
消毒不要仅仅想到是针灸针的消毒,其实包含三方面:针具的消毒、操作者双手的消毒、针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
针具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酒精浸泡消毒,有条件的可用高压消毒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药液浸泡消毒法(3种)
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98~147k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①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
②“84”消毒液,可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
③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时才能使用。
水沸后煮15~20分钟,可达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对锋利的金属器械,易使锋刃变钝。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且可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
操作者双手的消毒:酒精擦拭就可以。但注意擦拭的方法(单向,向心)。
针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腧穴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二、进针
进针时需要两手密切配合,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
1、单手进针
只用刺手,大部分是短针的操作,比如1寸以下的针。
2、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3、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穴位。
5、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扎印堂常用此法。
进针后要注意两点,一是针刺的角度,二是深度。
角度: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根据针刺部位是否肌肉丰厚和是否适宜深处而定。
深度:要看病情、体质、年龄、部位等来选择,而不是单一选择,比如不见得身体强壮、结实就可以深刺,还要根据病情等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行针
《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的是针刺要得气才能效果好。那得气已否,主要看行针手法。
基本行针手法:
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行针手法:
1、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击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
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2、刮柄法:
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3、弹针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4 、搓柄法:
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使用,以免针身缠绕肌肉纤维。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5、摇柄法:
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
6、震颤法:
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四、得气
得气,又称“气至”,“针感”,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针刺感应。《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得气的表现:
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反应
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针刺入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得气的意义:
得气与否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得气与否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
得气是实施补泻手法的前提
不得气的原因:
取穴不准
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
手法不当
患者病重或体虚等
促使得气:
准确取穴,调整角度深度,合理应用手法
留针候气
行针催气
温针、艾灸
五、留针
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
但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
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
六、出针
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针刺注意事项
1.患者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针刺;
2.妇女怀孕不易针刺腹部、腰骶部腧穴;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肩井等穴不宜针刺;
3.有自发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针刺;
4.胸、胁、背部腧穴;眼睛周围腧穴及项部腧穴针刺应注意角度、方向及深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