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圣经》——中国现代诗歌的两个起源 2016-01-11 00:15:41| 分类: 论文
《诗经》与《圣经》——中国现代诗歌的两个起源
2016-01-11 00:15:41| 分类: 论文
一
《天下无贼》这部电影我没啥印象,但是最后刘若英唱的那首歌“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却一直不曾忘却,偶然地有时候会在耳边飘那么一缕过去……因为,我觉得这个歌词有点与众不同。
同样唱歌,有啥不一样?
后来,终于在一次偶遇中明白。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了。我在济南人民商场-万达商圈帮朋友调查、评估店铺,正午阳光热烈,朋友引我到那家教堂歇凉,我进去,安谧的宽广大堂里骤然换成清凉天地,而且,有遥渺的歌声回荡。我很快静下来,轻松地捕捉那隐约的歌声。忽然之间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再仔细听下去,原来是那唱诗的歌词,恰恰就像刘若英的歌一样的语法、修辞手法。
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时候,我迅速翻检我觉得“主流的”歌词,忽然发现原来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类型,根本不同。
因为一个起源于《诗经》,一个起源于《圣经》。
二
《诗经》起源的现代歌曲特征很明显,就是同一个意象反复出现,语句的对仗,排比也少不了,意象之间有跳跃,最后来个照应。比如和刘若英的歌意思、情景有点近似的“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那首歌,唱着唱着就出现了“花儿伴着蝴蝶,孤雁可以双飞”这样的宽对偶句式,还有“红色恋人”和“白色油桐”的对比。在这种吟唱範型中出现对应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有人可能觉得《寂寞沙洲冷》这首不太典型,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明显承接中国传统的,谭维维的新歌《给你一点颜色》。注意,这首歌传统手法很全,“赋比兴”一般人都不常用“兴”,而这首歌歌词中路树军先生的八句就是“兴”,这种跳跃跨度可不小了;再进一步说,谭维维这首歌不仅内容就是形式上也用了“兴”的结构,那几位国宝级老艺术家的前奏曲可以看做“兴”。——附带说一句,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歌词署名顺序应该是:谭,路,陈。而非其他。
三
《圣经》起源的现代诗歌歌词的作词模式恰好是另一种特征,就是纵情叙述,是“说话”的节奏,意象连贯,绝少反复。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当下中国,最大也不过中文文化圈里的创作。
范围划定容易,但是真的要把词作者的思维划定可就太难了,谁知道他(她)哪句歌词没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呢?那么我们只看现象罢。
下面就以木心作词,刘胡秩原唱的《从前慢》来做一次欣赏,因为据我们对木心先生简单的了解,他对西方文化的修养很深了,这首诗明显与传统中国诗学风格不同,而接近于上面刘若英的那种。纵观全部四段歌词,紧扣“从前,慢”两个意思。尤其是“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这一段,似乎有些跳跃,但是意象完全在主题意思涵盖之内——我因为对背景的了解,恍然感到这一段就是先生对自己背井去国那个时刻的真实景象的回忆。
“从前……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一段是真的跳跃总结,但是以“从前”锁住,以具体物象看似直白地道出,说完就了,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学不同了。
最后再说一句,就是刘欢上春晚唱这首歌很不合适,具体意见我严肃地阐述过了,想了解,直接点击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