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别业里这对诗人夫妻(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苏州的枫桥和寒山,因为唐朝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他的小船停泊了一下,发出一声至今还未消失的惆怅的叹息而永驻诗史。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00多年以后,一对儿夫妇的到来,再次给寒山补充了精彩的故事和画面,以至于再过200年后,那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也来这儿蹭热度,写下“泉飞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铭云峦”不咋地的诗句,往不朽上硬贴。

丈夫叫赵宧光,诗文与书法俱佳,关键是这哥们还会做园艺,堪为200年后南京袁枚的造园先师。乾隆诗中的三个字指的是赵宧光写在石头上的“千尺雪”,说是现在还在那块石头上。

赵宧光的园子的名称就叫”寒山别业“,他造园不是要做房地产。与袁枚一样,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山水的灵魂发现出来,天人合一地做成人间胜境,之后在他的胜境里,能与他美丽的太太一起徜徉,追寻天人合一的理想,使用好每一轮日出到日落。

他的太太叫陆卿子,明朝最贤惠、最正经的女词人,属于大家闺秀的那种,一点也不叛逆,更不奇装异服。

陆卿子的老爸是陆师道,诗、文、书、画当时均负盛名,提前退休后追随文征明十四年。陆师道留下一些诗,下面这首短一些:

《晚过治平》

【 陆师道】

修竹藏精舍,香林绕化城。

窗中九峰秀,门外五湖平。

绿树凉云合,丹枫夕照明。

祗缘山太静,易得感秋声。

退休前陆师道做过嘉靖朝的尚宝司少卿,是一种管理国家公章的厅级干部,也算是供职于权力中心的体力活,皇帝的公章是好几斤的黄铜合金。

陆卿子嫁给赵宧光,在当时也算是门当户对,因为赵宧光的赵是赵匡胤的赵,他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赵元俨的后代。老赵家在靖康之难后搬到杭州的时候,留下这一支余脉在苏州。

扯了这半天,其实今天的女主人陆卿子才是重点。

话说陆卿子刚到寒山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芜,她和老赵一块儿抡斧头、牵绳墨、测规矩,一心朴实要在原生态的山林里用大小不一的石头砌出一条崎岖、婉转的小径,半掩山尽头;还要在半山上打造一座若隐若现的亭子,万一二人浏览风光时下雨没带伞,好在那里坐听穿林打雨声;还得在廊庑的尽头一端建造一些雅致的客房,因为赵宧光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些都是孤本,经常会有人慕名骑驴上山来抄书。

书非借不能读也,明朝张溥是在他俩之后才建的”七录斋“,张溥显然不是首创人,他借了这二人的灵感。

寒山别业建成后,来抄书的人越来越多,有传说常熟的藏书家冯舒、冯班、何大成三人,在一个寒冬飞雪之日,慕名前来借观抄录。三人都自带纸、笔和干粮,借书昼夜抄录,4天抄成宋本的《玉台新咏》而归。

至于为什么自带干粮,我想这符合二人世界的生活习惯,他们俩不是社交家,更不是把寒山别业当成会所,所以不善于也更不想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觥筹交错地照顾人。既然他们是抄书,把书给你抄好了。

陆卿子还要留时间写词呢,她的一首《短歌行》如下。

君不见春风枝上华灼灼,春风日日吹华落。

人生且莫恋悲欢,朱颜却被悲欢烁。

悲欢未尽年命尽,罢却悲欢两寂寞。

惟馀夜月流清晖,华间叶底空扉扉。

诗无定格,何况吴语中调之长短有自己的一套。那个时候,江南的生活已经开始被戏曲化了,发源于温州一带的南戏把汉语拉长了说话,令里巷炊烟和门店交易充满着音乐的韵味儿,这可能深刻感染了陆卿子的诗词。

她的另一首《短歌行》是这样吟唱的。

君不见垂髫儿,倏忽为人父。

君不见青蛾女,终作东家姥。

又不见华堂列绮筵,清歌杂妙舞。

须臾烛尽乐无声,寂寂寥寥何所睹。

人生亦如斯,一往无今古。

白日不肯住,红颜渐成土。

短歌行,声最苦。

我的天,时间过得真快,一个青娥女,在山上写了几年诗、搞了几年园艺,就快变成了老妪。这是时间对美好生活最残酷的剥夺。即便是有佳人陪伴,陆卿子和赵宧光依然有说不出的孤独,这就是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描述的那种距离。

在秋意渐浓、如诗如画的别业里,她的《万历宫词》还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落寞。

锦帐灯明玉殿高,

六宫归去夜迢迢。

莫言远角声悲切,

月到披香最寂寥。

对于陆卿子来说,她更像一个终生宅在寒山别业里的女子,可是她也写过边塞诗,让我们看看她去过没有去过”大漠孤烟直“或者”秦时明月汉时关“哪些地方旅游。

《塞下曲》

【陆卿子】

青天如水月如霜,万里无云杀气凉。

夜半征人齐堕泪,胡笳声短雁声长。

我想,这首诗虽写的不错,可是会让岑参或王维”呵呵“了。

他们二人选择寒山作为日后共度良宵的久居之地,一开始只是个偶然。赵宧光的父亲去世,祖坟在寒山上。守孝中的赵宧光渐渐发现山水的迤逦和氤氲之气,他决定把以后的饮食起居全托付给寒山。何况,他家的祖训要求不能当明朝的官,是以嘉靖好几次慕名邀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了。

可见在那个时候,家训有多么重要?为此他可以堂而皇之地拒绝为国家服务,而没有遭到历史的唾骂。

陆卿子家也算是当时开明的家族,在全国都浸润在男尊女卑的江河里的时候,陆师道让卿子与男孩子一样平等接受教育,成为唱词、玩韵的个中高手,这在当年是很不易的事情。至少陆老头没有捏着算盘计算陆卿子出嫁前吃了他几多粮食,换算成彩礼该是多少银两,然后用美好的修辞把女儿兑换出去。

这样的家风给陆卿子一开始就带来了追求个人幸福的动力,她的人生在观照自然里通过诗词得到永恒:

《桃花》

【陆卿子】

一睹倾城貌,千山敛夕霏。

露桃差比艳,汀月借生辉。

蹑蹬云迎袜,凌波水溅衣。

馀芳吹不散,常绕渚烟飞。

陆卿子有个哥哥叫陆士人,肖其父,也爱画画,大有父风,可是原创力似乎不怎么样,后来索性以制作陆师道赝品为业,遗笑于当时的诗画江湖。不过,已经进入商品社会的江南文士、雅人,貌似用很宽容的态度对待了他。一没有打假抓他,二没有在媒体上抨击他。

大家心知肚明,模仿的好也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