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曾说:「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几乎每一位叱咤乐坛多年的天王天后,都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一夜成名后跌落神坛」、「突坠低谷后涅槃重生」、「成就与非议相伴相生 」之类的故事,我们已经看过太多了。今天刚满 43 岁的她,将近一半的人生都勾连着娱乐圈。但在她的故事中虽偶有波澜,却几乎看不见戏剧化的大起大落,更多的是平淡、平实、平稳地生活,成长。她受益于这个纸醉金迷的圈子,却不曾被其限制、改变。
20 年前的孙燕姿
20 年后的孙燕姿
出道早期,她总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却能被这么多人喜欢,是一种幸福。出道多年后,她早已习惯了蜂拥而至的尖叫与掌声,却还是会在被当做巨星时,幽默地调侃:「其实我们差不多,只是我今天妆化的比较漂亮」。在她眼里,自己身上没有那么多被外界附加的光环与名号,只是普普通通的孙燕姿:会为了被媒体拍到素颜照片而懊恼,会因为脸上长痘痘而觉得自己很丑,也会因为太久没在舞台上唱歌,一个人躲在浴室开演唱会。因而,自认平凡的她反倒会因成名之后快速涌来的成就与赞美,而倍感压力。她会像很多人一样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会和家人蹲在院子里数青蛙;也会用新加坡政府发放的 500 元国民补贴基金,去报班学画画。当被问起婚姻生活中浪漫的事情是什么,她认为「是送老公去上班。」比起太多人习惯眼往高处看,孙燕姿却一直在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提醒自己要知足。这么多年我们从未听她提起自己想要获得多大的奖项,多高的成就,多少的财富 。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很爱唱歌,所以我只是想要唱歌。」孙燕姿从不用普世的眼光去评断自己的努力、选择与拥有,只是单纯地随心而动。如此想来,她能在自己出道前 10 年两次选择暂别歌坛,用将近 5 年的时间去休息和提升自己,倒也不足为奇了。
身处名利场中央的孙燕姿,不仅要担忧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还要承担舆论的压力。毕竟,一个想要自我与自由的巨星,本就与「无隐私、无自我、有话题」的娱乐环境相悖。但或许正是孙燕姿始终平视着自己,才让她有足够的胆量抽身而退,将未来的答案交给时间。她学习设计衣服,成立自己的品牌;谈了场 5 年的恋爱,成立了家庭,生了小孩,学习怎样摆脱「妈妈焦虑」;她看书、画画、烹饪、剪头发,做各种小事,来让自己的生活热气腾腾。这些无关乎名利成就的努力,却都帮她渐渐找到了生活的平衡,填满了自己曾因忙碌而空掉的内心。
虽然露面的频率减少了,但还是每隔几年就会发行一张新专辑,会安排演唱会,参加演出,参演节目。她从未刻意与娱乐圈保持距离,却也不全然按照娱乐圈的规矩办事。不论是综艺还是采访,凡是涉及隐私或是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她都会礼貌又直白地拒绝。
即使新专辑口碑滑铁卢,外界争议不断、销量下滑,她依然坚持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满足于自己的作品。
她既不像大多数圈里人为争得一席之地,拼的你死我活;也不像一些独具个性的音乐人非要和名利场泾渭分明。在与娱乐圈有交集的部分,游刃有余;在那些独属于自己的部分,悠然自在。
曾在一本叫《原则》的书里看到一句话:「很多事其实我们是可以鱼和熊掌兼得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
写完孙燕姿的故事,想起最近娱乐圈的乱象。
新生代顶流艺人接二连三的出事,底线越来越低甚至触及法律,让人瞠目结舌。
在这个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一夜成名变得越来越容易。太多还未触及现实生活残酷的孩子,因为一时运气便被奉上神坛,随后他们被资本、粉丝蜂拥而至的褒奖与财富越抬越高,甚至有了「自己无所不能」的虚妄幻想。名利、成就、优点、缺点、欲望都在这层虚幻的滤镜下被无限放大。我们透过这层滤镜观察里面的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打趣生活。但若当事人也透过放大镜看自己,便容易将自己的运气当做实力,染上大头症。仰仗命运的馈赠过活,注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人能免俗。生活终归还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有抵抗无常的底气。反观孙燕姿,这么多年的来去自由看似潇洒,但能将工作、家庭、爱好与自我都打理的井井有条,这背后要付出的努力与智慧难以想象。但也是这份积淀,才能让这位天后即使被当做「冷门歌手」时,依然大气地自我调侃。
那是一个站过巅峰,却依然深知自己平凡的人才有的清醒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