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用官看家风

在《国语辞典》中,“家风”一词意为“家族世传的习惯行为”;“家规”指“家庭中的规矩、法度”;“家训”指“治家立身,用以垂训子孙之言”;“家教”指“家庭中的礼法或指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家风虽然同家规、家训、家教词义相近,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可以替代使用,但亦有区别,相比家风相对抽象的含义,家规、家训、家教的词义更为具体,也更加贴近家庭教化的过程。家风离不开家规、家训、家教的塑造,而家规、家训、家教又是具象化的家风。良好的家风,更容易塑造品格优秀的家族成员。
  古人在评价官员时也多将家风作为重要指标,如武则天曾对唐朝官员韦岳说道:“卿是韦机之孙,勤干固有家风也,卿之家事,朕悉知之。”韦家良好的家风影响到武则天对韦岳的评价。到清代时亦是如此,在清朝皇帝眼中,官员家风好坏不仅关涉个人品性,亦关系到国家治理,因此,在选拔任用官员和整顿吏治时,十分看重家风。
  重用或提拔家风良好的官员
  清朝皇帝在品评官员时,经常将官员的良好品行归因于官员较好的家族家风。如乾隆巡幸直隶滦阳期间,“有随侍太监某,滋扰民间”,后被热河巡检张若瀛所缚并杖责,张若瀛因此事被人参劾。乾隆命人了解了实情,同时得知了张若瀛的家庭情况,然后他评断说,“非太监恣行不法,若瀛安敢杖之,其人殊有家风,诚可嘉也”,并擢升张若瀛为同知。乾隆肯定张若瀛之所为,一方面是因为太监确有不法事,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家的家风较好,给了他一个好印象。
  张廷玉为康、雍、乾三朝重臣,曾担任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其子张若霭于雍正朝中试之后受到了清廷的重视,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十一年,时年仅33岁的张若霭病逝。乾隆下谕提到张若霭生前的表现:在内廷行走十余年,小心勤慎,能恪遵伊父大学士张廷玉家训。乾隆认为张廷玉家族家风甚好,而张若霭能够遵循家训,故一度“深望其将来尚可有成”。
  又如嘉庆初年,清廷派往西北的通事官员在西宁周边遭遇劫掠,嘉庆为加强西宁地方的治理,决定调整地方官员。嘉庆认为西宁地处西北,同青藏地区接壤,战略地位重要,“员缺最为紧要”,而西宁道道员荣德“才具中平,恐难胜任”,决定将陕西汉中府知府鄂云布调任西宁道道员,原因是“鄂云布系喀勒吉善之孙,定长之侄,家风具在,人亦明白”。可知,嘉庆帝认为鄂云布的家族家风好,人才辈出,故决定提拔用之。
  道光朝平定新疆张格尔之乱时,叶尔羌阿奇木伯克阿布都尔满率领维吾尔部众,协助叶尔羌办事大臣防守城池,并击败了叛军,立下了功勋。道光认为阿布都尔满之所以奋勇抗敌并得以击杀众多叛军,此由家教素娴,颇知大义,世代为国效力,即其家族对其进行忠君爱国的教育,才使得他知大义、明是非。因此,道光决定再次表彰和重用他。
  慎用或贬斥家风不良的官员
  官员若是家族家风不好,会影响到清朝皇帝对官员的观感,也会影响到该官员的仕途。乾隆朝中叶,原任四川总督阿尔泰进贡楠木的弊案事发,阿尔泰此前声称自己用养廉银为乾隆采买和运送楠木,为圣上分忧,未“骚扰民间”,但之后有人举报阿尔泰暗地将楠木费用分摊到地方。乾隆命人调查后得知四川布政司刘益具体为阿尔泰处理此事,欺骗朝廷。彼时,乾隆提到:刘益不过小有才具,其家风本属平常,前因阿尔泰在朕前极口保荐,是以擢用藩司。乾隆认为刘益的家族家风并不优异,本不打算予以重用,只是在阿尔泰的强烈举荐下才顺水推舟给予任用。也因此,该案东窗事发之后,乾隆除了处分阿尔泰,还命人查抄刘益的家资。
  乾隆重视皇子皇孙的教育,也提防他们同官员有密切交往。乾隆四十一年,有匿名揭帖揭露礼部汉司员秦雄褒同皇长孙绵德互赠礼物,后经查实。乾隆十分不满,下谕提到:秦雄褒系秦道然一家,从前秦道然在康熙年间即有交通塞思黑之事,其家风本不醇谨,今秦雄褒复敢如此。可知,乾隆认为官员家族家风若是不正,那么官员子孙易受到负面影响。
  乾隆四十五年,安徽凤阳关所缴税银较上年短少六万五千多两,乾隆命凤阳关监督基厚赔补两万两,但基厚请求分四年赔补,为乾隆所拒。乾隆认为基厚及其父亲西宁“俱任盐政关差,且又年久,计其所得养廉甚为优厚,力量并非不能完交”,觉得基厚之所以请求宽限时间,是源于“西宁平日鄙吝性成,基厚守其家教,以至如此”,即该官员家族家风不良,导致家族成员世积劣习,因此命基厚必须按期赔补。
  乾隆后期,乾隆帝下谕提到原任陕甘总督明山之子海广和海昇的拙劣表现,其中河南粮道海广“不思在京当差出力,惟贪图外任”,而其弟海昇“复有殴妻致毙,装点自缢之案”。兄弟二人同时给乾隆留下了坏印象,乾隆认为这是家风使然,即“究系明山素无家教,子弟皆习于恶”,因此,决定将海广调回京内,终止外任。
  从以上论述可知,清朝皇帝在选拔任用官员时十分看重家风,家风好坏对官员仕途影响甚大。
  此外,清朝皇帝还以好的家风来勉励官员自励自警,将官员克绍家风和忠君爱国联系起来,如雍正帝曾勉励开国功臣的子孙“谨守家风,努力奋志,砥砺廉隅,世世为国家有用之材”。然而,家风对家族成员的浸染和影响并非是轻易形成的。雍正七年,雍正帝提到诸多开国功臣曾立功立德,但部分勋臣后裔未能谨守家风,“有不肖子孙,自甘败类”,以致辱没家门,甚至“陷身刑辟”。这些人出身于家风颇好的名门,最终却让祖先蒙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家族内部的家规、家训和家教欠缺失位。离开具体严格的家规、家训和家教,再好的家风也无法浸润和感化后代,甚至家风也可能随着时光流逝而由好转坏。

(0)

相关推荐

  • 家教成败看家风

    有一个案例说,国外有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朱柯家族. 爱德华是位博学多才.严谨细致的人.他的子孙后代,有十几位大学校长,一百多位教授,八十多位文学家,六十多位医生,还有一人当过副总统. 而 ...

  • 关于兖州家训文化之探究与漫议

    关于兖州家训文化之探究与漫议 甘益哲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训家风好,则族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国风好.自从有了家庭,便有了家庭的教育.重视家庭教育,也就产生了 ...

  • 扬家风,传家训,立家规

    树家风 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清白做人,爱岗敬业. 传家训 和待乡邻,宽厚谦恭:谨言慎行,洁身自好. 立家规 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 扬家风,传家训,立家规 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 ...

  • 家风立世需铭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等关于家风家教家训的话语,阐释家风家教家训.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道德传家则可十代以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基在 ...

  • 一位清朝大官写的字,这字令人赏心悦目,看...

    一位清朝大官写的字,这字令人赏心悦目,看一眼就沦陷了! 清朝有一个大官,叫做梁诗正,他是"清四家"之一梁同书的父亲,他是雍正14年的探花郎,到了乾隆朝,当上了内阁大学士,并且颇受乾 ...

  • 清朝最幽默的才子,被斩首后耳朵里掉出2个字,行刑官看完就乐了

    嗯嗯话史关注2020-11-11 22:11说到这个清朝最幽默的才子前,先要说下钱谦益的故事,钱谦益本来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手底下的官,1644年4月25日崇祯煤山上自尽,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说他们宁愿跳 ...

  • 八字正官看职业选择

    八字正官看职业选择 木为正官,人格廉直而仁慈,同时也懂得控制自己,易与社会,团体取得协调,适合作行政,司法,总务等管理工作. 火为正官,个性很强,因此,常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威严,适合担任竞争性少的 ...

  • 清朝“正一品”官有多稀少,恐怕你大部分都没听说过

    两汉时期,官员品级制度还没有形成 .东汉灭亡后,三国年间,选用人才不要求品行的曹操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自此公务员有了品级区分. 清朝沿袭唐宋以来的主流官制,也分为九品,不过比唐朝的官制简化了一些,总共分 ...

  • 金龙床银宝座,不如一把鹿角椅——从清朝的围猎看康熙御用紫檀鹿角椅

    古代艺术 2018秋季拍卖激战正酣,书画.瓷器.玉器.杂项均有不俗表现.今天我们不聊书画也不聊瓷器,而是来看一件即将上拍的椅子.拍卖场上从来不缺出身高贵的椅子,不管是太师椅.官帽椅还是圈椅,紫檀.黄花 ...

  • 清朝买官价格,你手里的钱支持你做什么官

    艺述史官方原创 如果问,现在想去政府任职有哪些途径,大多数就是考个公务员.事业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但是在古代呢,流行着买官卖官的风气,这你知道吗? 最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买官的,当时 ...

  • 福缘善庆,读一篇七年前的悼文,看家风的力量有多强大

    生命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目的 2012年8月23日早上六时许,心脏衰竭半昏迷状态的外婆突然清醒,操着一口山东掖县话说:"社子(我母亲),我口渴了,想喝点水."妈妈扶起外婆来喝了三口 ...

  • 爆笑女同事搞笑笑话,今天我去面试,面试官看了我很久然后问我!

    爆笑女同事搞笑笑话,今天我去面试,面试官看了我很久然后问我!

  • 狗狗生病被安乐,临死前竟露出如此表情,铲屎官看了眼泪横流

    野马怡梅关注2021-07-02 18:39 在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是不变的规律.每次到了这个时候,看着陪伴自己的人,曾经关爱自己的人,曾经和自己一起说说笑笑的人要离开了,内心的难过是不可避免的.同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