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和帖究竟有啥区别?这篇文章告诉你
我们在练习书法或看书法评论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碑”和“帖”,那么究竟什么是“碑”、什么是“帖”呢,很多初学者往往会傻傻分不清楚,下面,小编就针对大家的疑问,对“碑”和“帖”做个详细的剖析,希望能帮助广大书友增进对书法基础知识的认识。
什么是“碑”?
首先,我们查找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头的把“碑”解释为“竖石也”,顾名思义,就是说“碑”是立起来的石头。
以前古代的人完犊子了,尤其一些权贵人士,去世之后总喜欢“树碑立传”,搞一块石头,一般是方形的,刻上自己的丰功伟绩,又或者说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也会找块石头,有些为了彰显气势,还会找一些巨石,然后记录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所以“碑”从形态上就可以分为碑碣、摩崖、造像记、塔铭、刻经、界石、墓志等不同的类型,本质上就是拿写在纸上的书法文字,一般是记录、宣扬某些人和事的内容,然后找工匠镌刻在石质材料上,后来有些里头写得好的作品就被人拓印(用纸盖紧住碑,然后使用墨敲打)下来,进行流传临习,当然,有很多的碑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或者刻的材料不平整,会失真严重,这个需要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意识。
《北魏常敬兰墓志铭》
什么是“帖”?
“帖”,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也”,古人写在木片、竹片上的文字叫做“简牍”、把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叫“帖”,或者说写来奏事的小纸片也叫“帖”,还有一种是把写得好的帖刻石头上、木板上,再把这些拓印下来也叫“帖”(注意和“碑”的区分),帖的体裁一般有字条、请帖、庚帖、信札等,很多都是古代士大夫社交来往书写的文字产物,一开始是从实用性角度产生的,后来有些写的出彩或者名家的作品就被收藏、拓印、印刷、流传开来,成为书法学习者学习的范本。
米芾《蜀素贴》
碑学的“金石味”
其实,在清朝以前,读书人还是学“帖”为主,到了清朝,由于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等大佬提倡碑学,并且出了一大堆关于碑学的论著,比如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这些大佬的理论大多就是使劲批判“二王”路线的媚俗风格、贬低赵孟頫之类书家的字柔媚,主推碑学字体的雄浑、古朴、粗豪之美,追求石碑的那种斑驳、苍古、厚硬之美,这就是书法,碑学所呈现出来的”金石味“、或者叫“金石气”。
《石鼓文》
帖学的“书卷气”
前文提到,“帖”大多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日常的书信来往或者各类手札文字,由于古代文人基本受过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和书法教育,因此,这些人写出来的文字气质大多有一股高雅、书卷味很浓的气质,而非江湖术士、帐房先生的”江湖体“或者”账房体“,这就是所谓的”书卷气“。
赵孟頫《烟江叠嶂诗》
“碑”和“帖”的区别
最后,总结一下,“碑”和“帖”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1.目的区别:碑更多是为了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之用,内容第一,不一定是名家作品,文字其次;“帖”是为了传播书法,基本都是名家作品为主,文字为主,内容其次,有时候一张小纸条几个字都可以成为“帖”。
2.书体区别:“碑”的历史比较久远,所用书体在古代基本以庄严肃穆的篆、楷、隶为主,偶尔有行书、草书;“帖”基本是行书、草书、小楷居多。
3.形态区别:“碑”是树立在地上的石头,形状有长方形、圆形、尖顶等,有的只有一面刻字,有的两面均刻字;“帖”多取材于简札、书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长则一尺至三四尺,呈横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