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一部《你好,李焕英》,隐喻了那么多东西
电影《你好,李焕英》,火爆整个春节。我刻意避开了大年期间熙熙攘攘的购票潮,选择在节后较清淡时去观看,不过依然是基本满场。
这部让人又喜又悲的片子,不仅在情节上有新意,而且在寓意里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内容,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影片。
电影开始后,在尙未出片名之前,那翻卷的、流畅的、快速的节奏,就推出了一个带有小高潮的前序,然后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电影片名和演职员表。
贾玲,这个说相声出身的喜剧演员,摇身一变成为导演后,竟然能够拍出这种有情怀、有水准、有创新的影片,不得不让人对她来一次刮目相看。
当初谁也想不到,这个“小制作”的影片,票房已跨入了30亿。贾玲在昨晚的直播中,有网友问她,以前她说过票房如果达到30亿,她就瘦成闪电。贾玲说,要是早知道真能达到三十亿,三年前就开始减肥了。
在春节档一片搞笑和猎奇的传统氛围中,冒出来这么一部亦喜亦悲、挠人疼痛痒痒处的影片,大受欢迎到如此程度,确实出人意料。
贾玲很放得开,不在乎镜头把自己拍丑。她不矫情,也不装,所以能够让影片自始至终朴实无华。
妈妈在大雪中送走女儿
《你好,李焕英》的出笼,得益于近5年前的一个小品。2016年9月10日,浙江卫视喜剧竞演综艺节目《喜剧总动员第一季》第一期中,贾玲和陈赫主演的小品就叫“你好,李焕英”。在那个小品里,贾玲穿越回了妈妈李焕英的年轻时代,试图帮助妈妈追求初恋……
刚开始,大家笑看这个小品,前半部也确实充满了笑点,但往后看,渐渐把笑变成了哭,就跟现在看电影一样,最后多数人不再笑,而是眼中噙着泪。
因为每个人,无论你曾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跟母亲之间都有一块特别柔软的、触摸到位就会让人落泪的那一块。
通过喜剧小品,通过这部电影,贾玲剖开了自己的胸腔,把压抑了几十年的血淋淋的心端出来给大家看。
这是一组2016年的小品留影
贾玲十九岁那年,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说是母亲出事了,让贾玲立即赶回家。她坐在火车上,一路乱想煎熬。回家后的贾玲才知道,母亲因交通事故已经死亡。贾玲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贾玲去北京上学时,曾对父母开玩笑说,“等我成了腕儿,就给你们买大房子。”可是母亲再也等不到了!
贾玲对姐姐说过,“过得不好,想躺在妈妈怀里;过得好了,想和妈妈一起分享。想到妈妈不在了,无法分享了,自己拥有再多又有什么用?”
贾玲妈妈和她们姐妹俩的合影
贾玲在电影里告诉你:父母无法选择孩子的优劣,生出来以后就得承担,可能有很好的,也可能有很差的。孩子满意不满意、气恼不气恼,那就取决于命运。
当孩子长大以后,一旦“子欲养,亲不待”而无法尽孝时,你就会不断谴责自己,就像贾玲那样总觉得没有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当她能给母亲争脸时,母亲已不在人世,因此的人生便埋下了无尽的痛根。
贾玲和妈妈长得还是蛮像的
所以,当贾玲以她现在重重的身躯从天空砸下来把母亲李焕英压在身下后,经过一系列的喜剧演绎,她变成了母亲的表妹,介入到她年轻的生活里去。
片子里出现的80年代,很有历史感,毫无违和感。不管是挑选出的各类演员,还是化工厂的各种景物,都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到,那个时代的风扑面而来。
这部片子不仅年轻人喜欢,中年人也喜欢,连老年人都喜欢。因为它演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一个“心结”,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望纠结和孩子失去父母的痛苦纠结。
我在这部影片里看到了以下几点隐喻:
1. 80年代,从一开初就是个起承转合的年代,贾玲让它在黑白和彩色间穿插。很多经历者忘不了80年代,甚至说那是个最好的年代。贾玲虽然只在她母亲所处的厂区和她母亲身边的人物中间跳来跳去,有些小人物表现出来的极度自私都刻着那个年代深深的烙印。可是那个80年代,就是个不凡的年代。
2. 那个年代的特权还是很厉害的,厂长的儿子在工厂内享受着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一切尽在老爸的安排中。从21世纪穿越回八十年代的贾玲,千方百计想为母亲攀上高门,无奈母亲最后还是嫁给了情投意合的锅炉工。不堪忍受被他人议论倚靠厂长父亲庇护的沈光林,最后决定到深圳去独立打拼,可是工厂设在深圳办事处的那个特权后门,即使沈光林暂时不入,也依然留给了厂长的未来儿媳妇。
3.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让父母处于一种尴尬和难堪,只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而已。不仅是贾玲,还有那个追求贾玲的冷特,以及厂长之子沈光林。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不可能完全依照父母的理想来完成塑造。
4. 贾玲最后与她母亲生离死别的关系揭示出:其实母亲的要求不高,健康快乐就行。但是现实中很多母亲还是执着于让孩子成龙成凤,总是对孩子期待过高,而孩子也总是因为压力过重而与父母疏离。
贾玲年轻时其实是一个瘦削的美女,然而在这部影片里,她完全没有亮出自己年轻的消瘦的漂亮的照片,只是一味地以圆球一样的胖胖中年模样,扮演小女孩儿,扮演美少女。她那多褶的大粗脖子,那厚实的大下巴,那下坠的大肥臀,根本不是一个小女孩儿和美少女的样子,可是她就愣生生的演出了那股可爱的蛮劲儿。
看看,贾玲年轻时是个漂亮妞
贾玲身上最可贵的是,她没有架子,没有偶像包袱,可以十二分放低身段,成为沈腾“一针见血”点到穴位的那样一个人:“贾玲最大的优势是,男人都喜欢她,女人不嫉妒她。”
贾玲从骨感漂亮的小女生,变成肥感臃肿的小中年,她不顾形象,卖萌卖丑,结果成了漂亮女人堆里最没有威胁性的一个。不仅如此,她那治愈性的大笑,让两个小酒窝在脸上的一堆肉中深陷,弥漫着一股格外的温暖,成为了别树一帜的39岁“宝藏女孩”。
贾玲跑向曾经的家
看到过去的家,百感交集……
贾玲在影片结尾部分返回了当代,她一路跑啊跑,跑得气喘吁吁,跑得泪流满面……
影片的最后,银幕上显示出贾玲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和几行文字。那文字是我们所有做过孩子的成年人的共同回忆:“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也曾经是花季少女。”
一代又一代,从花季少女到为人之母,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一代代繁衍下来的。所谓母爱之伟大,已尽在此言中
我以前不太喜欢贾玲,觉得她的相声缺乏笑点,小品也缺乏幽默,胖乎乎的她只会以“作”来搞笑。然而,通过这部影片,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她的“作”里面,包含着内容,有如肥肥的肉,可让人有滋有味地咀嚼。为此,我喜欢上了贾玲。(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