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秘传:神奇的抗癌灵穴

人体的组织细胞可能受到多种原因的刺激而异常增生,逐渐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出现功能障碍与相应症状,此种异常增生物就是俗称的「肿瘤」。

就字义上言,肿者大也,瘤者居留也。凡是肿大成块、居留在一处,而难以消散之物就称为「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的瘤体坚硬如石,俗称为「癌」。

癌并非现代产物,历代医家早依肿瘤的形状与病因,提出许多不同的病名,如:癌(或岩)、瘤、菌、瘿、茧等。甚至因发病的不同部位而有:乳岩(乳腺癌)、肾癌(阴茎癌)、脂瘤(脂肪瘤或纤维瘤)、舌菌(舌癌)、、石瘿(甲状腺瘤)、茧唇(唇癌)等之区别。中医文献亦提到很多体内肿瘤的辨症方法,并归纳为:症瘕、积聚、痃癖、噎膈、反胃、脏毒、石瘿、骨疽等多种病名。而另外将体表肿瘤归纳在:恶疮、赘瘤、翻花疮、黑疔、石疔、瘿瘤等病名之中。

 针灸可以抗癌

针灸也许无法治愈所有的恶性肿瘤,但以独特的手法与灵穴确实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说:「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因为肿瘤乃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如以针灸调节、恢复正常细胞的功能,而异常细胞又得不到营养补给,肿瘤病灶就会停止生长、逐渐缩小,直至消失。临床实验也已证实,此法在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方面都有不错的作用。而本书的重点「天乙神针」结合中药、气功、道法以及术数神针、河洛神针,调动患者自身的灵能,打通大小周天、奇经八脉,再与抗癌灵穴相结合,确实可以缓解被中、西医判死刑的危急重症病人。

1.抗癌总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约舟骨结节(即舟骨粗隆)下方的凹陷,再直下半寸之处(即然谷穴下0.5寸)。而「然谷穴」在足内侧,即足舟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际。

本穴为经外奇穴,可以对抗全身各部肿瘤。

【主治】脑癌,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乳癌,子宫癌,肝癌,直赐癌等。

【行针指要】由本穴向足跖部横刺三至四寸。但头颈部肿瘤须改向前斜刺,中段(胸部)肿瘤向脚心横刺,下段(腹部与脚部)肿瘤则向后斜刺。

2.足三里穴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五俞穴之一,五行属土。本来足三里就是抗肿瘤的重要穴位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或点按此处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细胞的杀灭能力。正如《琼瑶神书‧琼瑶真人七星针治病诀》所云:「痃癖胃寒三里留」。痃癖即肿瘤。琼瑶真人认为「痃癖」属胃虚寒、正气不足所致,以针灸补足三里之气有助于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目的。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说「养正积自消」。临床证实,三穴(足三里、关元、太冲)合用,有助于减轻癌症病情、延缓恶化。

依据多年经验,抗癌总穴可以缓解各类癌肿,而足三里能养正祛邪,再配合对症灵穴,即可达抗癌之功。

3.对症灵穴

对症灵穴共四处,均位于足底部,其中一至三虢位于第一跗跖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处,由趾尖向足跟方向排列,相距各约一寸。四号穴在三号穴向后(向足跟方向)、向内(向足心方向)各一寸处。

这四个对症灵穴对应人体全身各处,各有专长。譬如:四号灵穴能对抗脑部癌症。三号灵穴对抗脑以下、剑突以上的上部癌症。而一号灵穴对抗剑突以下、肚脐以上的中部癌症。至于二号灵穴则对抗肚脐以下的下部癌症。读者只要记住:治疗部位从上至下,依四、三、一、二的顺序即可。

四号灵穴→脑

三号灵穴→上焦

一号灵穴→中焦

二号灵穴→下焦

抗癌灵一号穴

【定位】位在足底部,即第一跗跖关节向内过一横指,屈拇趾肌腱的外侧。

【主治】脐以上至刺突下的内脏肿瘤,如胃癌、贲门癌、食道癌、肝癌、淋巴转移癌,或慢性粒性白血病等。

【行针指要】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足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然谷穴」、抗癌灵三号、抗癌灵四号方向。

抗癌灵二号穴

【定位】位在足底部,即第一跗跖关节向后、向内过赤白肉际各一横指处。大约在抗癌灵一号穴向后约一横指处。

【主治】脐部以下的内脏肿瘤及淋巴转移癌,如:食道下段癌症、直阳癌或子宫颈癌等。

【行针指要】针刺0.3至0.5寸,以针感酸、麻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公孙、然谷、抗癌灵一号穴。

抗癌灵三号穴

【定位】位于足底部,直对踞跗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约一横指处。即抗癌灵二号穴向后约一寸处。

【主治】剑突以上至脑以下的恶性癌肿,如食道上、中段癌症,肝癌,乳腺癌,肺癌,颈部癌肿,鼻咽癌等。

【行针指要】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透向照海、抗癌灵四号穴。

抗癌灵四号穴

【定位】位于足底部,由足内、外踝后缘引垂直腺,与足底正中线相交处即本穴。约抗癌灵三号穴向后、向小趾侧各一横指处。或足底正中线后四分之一与前四分之三之交点即是本穴。

【主治】脑部恶性肿瘤。

【行针指要】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痛、麻丶酸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指按垂直重刺激或透向抗癌灵三号穴即可。

针灸治病的效果,影响因素很多,但最终取决于针灸治疗的操作方法,即针体入穴后的运针方式方法以寻针刺得气,因为疗效的关键是针刺要得气。
为此毫针入穴后必须运针以搜寻经气。而毫针欲得气,必须行以针法。
得气之手法,即针法,历代医家对其的应用和研究十分重视。其首见于《内经》。如《素问》的针解、离合真邪、宝命全形、刺志论等篇,如《灵枢》的九针十二原,官针、终始、官能、邪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分别论述了其机制和具体操作,初步形成了针法学,为后世所遵循,并历代相传,不断充实。至元明时代,则有更多的创新。
毫针的刺法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与探索,使毫针刺法已逾百种,形成了名目繁多的术式手法。如元明时代的“针要所备”的“下针十四法”,称“龙虎龟凤”的“飞经走气四法”,《金针赋》所述的“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归纳的用针“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和“下手八法”等等。
历代针灸医家一方面在运用针法中,积数千年之实践,蕴丰富之内涵,各有独到之体会和见解,为针法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历代医学对针法的理论和操作见解不同,各家手法不一,流派纷呈,加之大多数见于百家著述中,或广泛流传于民间,使学习者至今还感到较为困难。
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对针灸手法的应用与研究也不断的深化,不仅从临床治疗中观察各种针灸手法的疗效,而且开展了人体和动物的实验研究。
现代针家又创立了几十种,现在仍在不断努力创新。这些针法,不外乎以捻拨提插形式的单一运动或复合运动,以及在力量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皮下部位的异同,及不同的动静之间作用于针体,以寻经气。
小小一针之的,历代百家立之,致使毫针手法愈加细腻,针法愈加增数。虽说各种手法在临床应用上各有所长、各有所宜,各自表达其对针法之极度重视,但亦令人眼花瞭乱,目不遐接。古者且大有弄墨玄虚之嫌,今者则大有以古标今之势。加之古代医籍辞简意奥,难以领悟精髓,今世大作其大而全者,亦难得其枢要,真是学者难以尽所学,用者难以尽所用,即便用针一生,未必全部掌握。无怪乎早在清代,医家李守先在谈针灸之难时就指出:“难不在穴,在手法耳。”实乃中肯之言。
而毫火针正补毫针这针法不简之憾,不须运针而经气自得。火针一经入穴,气感则来,其“气至病所”出现率为100 % 。火针一针刺下,立时推动气血,正气骤起,经络通活,血脉澎湃,气血盈盛,感应得气,一气呵成。
速刺法针体在穴内虽暂留不到1/10秒,而其经气于穴中自溢,徐徐鼓荡,如丝竹管弦,绕梁不绝。有时针感持续百余分钟,而经气犹存。
毫火针是否得气,怎么能知道呢?尤其是在重症患者不能言语的情况下?
实际上临床针刺得气否,医患双方 早已成为常识。即把患者的酸麻胀疼等作为得气的主要依据,甚至视为唯一依据。所以医者在针刺时总是不断地问患者:胀不胀?不胀。不胀再刺。麻没麻?麻了,麻则停止运针。然而火针纯朴而实在,没有民主沟通这一过程。那患者不言针感,焉知得气?
历代针灸家早已告诉我们,针刺的针感主要在于医者的手下感觉,而病人的感觉则在其次。针刺的沉、紧、涩等是得气的表现,而滑、空、松是不得气的表现,并对得气做过非常生动的描述。
《灵枢经》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针能游吗?针乃气也,是气沿经脉而循之。《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以及“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如此之描述医者手下的这种沉紧吸引的感觉,可谓形象之至。
这种觉察既是可通过医者个人的主观感觉判断,也可由患者单独觉察,如在患者的受针治疗处产生酸、麻、胀、重、痛、冷、热感等,或这些针刺感应沿经脉传导(循经感传),或产生电击感,蚁行感等。或根据明显的客观表现。即局部肌肉反应,皮肤表面出现可见的经络现象(如循经出现红线、白线、丘疹带等),都表明被治机体产生了有效反应。说明病体对针刺有了反应,已将患者的经气、正气调动起来,并到达有病的地方(“气至病所”)。
毫火针留针于穴中,更是如此。毫火针一插至底,留针穴中,再去触之,则微捻而涩,轻提而沉。这就是说针体微微捻拧而不动,轻轻提拔而不起。气已至也。正是月明直见嵩山雪,气来已荡经脉中。
有人会说,否也,不是这样。这是火针粘针所至。火针确有粘针之时。火针高温之下是不会粘针的,只有当针体因高温不足才会与肌肉贴粘在一起。
《实用针灸手法学》说:“烧至针尖红炽白亮才能使用,否则易因针体烧热的程度不够而……造成组织缠束针体,”。此说谬矣,属于想当然。火针不同于毫针,火针入穴不提不插,不拨不捻,滞针的原因,是粘针,不是缠针。可用生肉,烧针一试即知。
粘针与气至,这两种情况是有区别的,怎样鉴别呢?一出针便知。缓缓退针时,针体涩滞不畅,并有痛感,此为粘针所致;而缓缓退针,针体松滑而轻,极为顺畅,且无有疼痛,此为得气之针。
还有一个现象,也可以证明针下是否得气。毫火针留针之后,不提不插,不拨不捻,10余分钟后,针处皮肤可出现经络现象,即红晕、丘疹等,表明被治机体产生了有效反应。说明病体对针刺有了经穴反应,已将患者的经气、正气调动起来。
且慢!有人会提出,你刚才不是在火针对穴位刺激的方法中说,火针疗法“集针之法,激发经气。”既然不须运针,针体于穴中不动,何法之有?何法可集呀?我说针于穴中,不提不插,不拨不捻,针体外似不动,而内犹沸汤。这是因为针身是热能的载体,故而穴上针体,静如一柱,穴下针体,释放热量,却如乌龙搅柱,提插捻拨,百法皆生。可谓万法归一,以静催动。如此言之“集针之法”,不为过也。
这样火针就大大简化了针灸操作的繁琐性,技术的复杂性,减轻了医者的劳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疗效,节约了医患双方的时间。这在时效上,改善了中医相对西医疗效来得慢的敝端。

(0)

相关推荐

  • 2.1毫火针的气至与针法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火针--中医微创医学之瑰宝 针灸治病的效果,影响因素很多,但最终取决于针灸治疗的操作方法,即针体入穴后的运针方式方法以寻针刺得气,因为疗效的关键是 ...

  • 【针法..平针法】(原文)

    ​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 (白话文) 先说平补平泻针法 ...

  • 「针灸不传之秘」痃瘕癥瘕专法留气之诀该如何操作?

    金针赋曰:七曰留气之诀,痃瘕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留气之诀,可以用来治疗痃瘕癥瘕痞块,将针刺人中层(七分),行补法,如紧按慢提,行九阳数,待气至,将针再刺入深层,再 ...

  • 针灸之之  太坡居士整理

    <国医师们的绝活> 针灸已传承至少5000年,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20余万的针灸师. 一.小宇宙与经络 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通过针灸,刺激这些经络可以促进 ...

  • 神奇的抗癌灵穴

    人体的组织细胞可能受到多种原因的刺激而异常增生,逐渐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出现功能障碍与相应症状,此种异常增生物就是俗称的「肿瘤」. 就字义上言,肿者大也,瘤者居留也.凡是肿大成块.居留 ...

  • 抗癌灵穴(对抗全身各部肿瘤) ---配图

    转载:痛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附彩色图示)许多有妇科病的人,臀部外侧这一区域都不通,特别是有痛经.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的人,当你将这个部位疏通后,再去配合食疗补足气血就能很快治愈.1. ...

  • 脚底藏着5个抗癌灵穴,灸透脚底,让癌症找不上你!

    一.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中医认为,人之足犹如树之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经络学说,深入地说明了双足与全身的密切关系-- 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 ...

  • 抗癌灵穴

    人体的组织细胞可能受到多种原因的刺激而异常增生,逐渐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出现功能障碍与相应症状,此种异常增生物就是俗称的"肿瘤". 就字义上言,肿者大也,瘤者居留也 ...

  • 抗癌灵穴『对抗全身各部位肿瘤』

    董针传承 董氏针灸创始人台湾医学家:董景昌先生,民国时期(公元1916年-1975年)原籍山东平度县人.亮点:董氏掌诊法 刺血疗法 倒马针法 摰引针法 动气疗法 全息应用针法董公认为:怪病必瘀 久病必 ...

  • 针灸抗癌灵穴

    针灸可以抗癌 针灸也许无法治愈所有的恶性肿瘤,但以独特的手法与灵穴确实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 1.抗癌总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约舟骨结节(即舟骨粗隆)下方的凹陷,再直下半寸之处(即然谷穴下0.5 ...

  • 韩玉森教授点评股骨头坏死治验方+ 特色针灸抗癌原始灵穴 +音乐治病养生中医

    韩玉森教授点评股骨头坏死治验方+ 特色针灸抗癌原始灵穴 +音乐治病养生中医 一.韩玉森教授点评股骨头坏死治验方 韩玉森教授股骨痛自制胶囊: 丹参..三七.骨碎补各30克:黄芪50克;鹿角胶.鳖甲各40 ...

  • 神奇的穴位——内关穴,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的“核心要穴”(一)

    神奇的穴位——内关穴,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的“核心要穴”(一)

  • 神奇的穴位——内关穴,各种心脏疾病的“核心要穴”(二)

    神奇的穴位——内关穴,各种心脏疾病的“核心要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