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宾:一条路走到底的“坡子街王家卫”
作者:黑天鹅
“王家卫的勇气非常值得佩服,他很坚持走他那条路,那是一条很艰辛的路,让我走,我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勇气。”这是王家卫的“死对头”王晶对他的评价。
带着戈达尔电影里的叛逆,王家卫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那条少有人走的孤独的路,像一个惊险的赌局。
很多年过去,他赢了。
80-90年代不仅是王家卫作为艺术家的巅峰时期,产出了诸如《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这样的优质电影,更是文宾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文和友的创始人文宾,曾自诩是“坡子街王家卫”,他和王家卫一样,如同赌徒般走着一条孤独的路,却走出了一片天地。
此“王家卫”,非彼王家卫。
戴着一副黑色墨镜,上面穿件白背心,下面是黑色大裤衩,踏板双夹人字拖,手持一把蒲扇,喜欢窜街、游巷子,励志去全世界打流。
来源:新浪微博
文宾,一个85后青年,凭着一身是胆的干练和实力,硬生生在浩瀚的商业中开辟出一条坦途。
一个从事汽车销售时年赚20万却毅然转行从事路边摊的长沙伢子。
坊间传言,他用5000元的成本起步,三个月营业额达30万元,成为小摊中的佼佼者。
来源:网络
他也曾跌落低谷,女友离去、事业陷入瓶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买醉一个多月......直到救星出现,他一步步做火了油炸社、龙虾馆、大香肠、臭豆腐、MĀMĀCHÁ。
随后成立文和友餐饮集团,再到开发超级文和友IP。此前,有媒体报道,超级文和友估值超100亿。
“坡子街王家卫”
不按常理出牌
明明建得起20000平的老长沙社区,他偏偏要住个40平的小房子。明明给别人开和天下开得起劲,他自己又只喜欢抽五块钱一包的软白沙。明明就该西装笔挺有个老板的样子,他非要踏双夹板,穿件背心,打流去全世界。
翻开创始人文宾的微博,会发现他是一个狂热的王家卫爱好者。如果不是头像边上那个不合时宜的黄V,或许人们很难将这样的文艺青年与传统意义上的餐饮大老板产生联想。
来源:新浪微博
1987年出生的文宾,文和友的创始人,早期曾在个人微博里多次调侃自己为“坡子街王家卫”,日后采访中常常固执地说着长沙方言。
他生长于长沙老城区的坡子街,创业也始于这条街的一个路边摊。
2010年,文宾22岁。他放弃了体面的汽车公司工作,用5000元的成本,在长沙坡子街开起了路边摊,做“炸炸炸”。
2000块钱买推车,2000块钱进货,用了几百块钱块专门请人设计了一个招牌,剩下的钱请客吃饭。
有人骂他,“神经”。但是,文宾就是一根筋地要做,“一个路边摊都摆不好,还他妈谈什么创业!”
来源:新浪微博
刚开始创业,文宾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盲目进场,卖同样的小吃,而是差异化创新,独创了一个品类“犀利排骨”,并且附加了肉丸、研制的蘸料等新品,由于味道好,一下子便打开了知名度。
即使是王家卫,成为电影导演的路也并不轻松。前期作为助理导演,他不但需要一个人负责现场所有琐事,还常常遭到前辈责骂,“比一个杂工更卑微”。
“坡子街王家卫”文宾也不容易。
每天下午4点,文宾就出门摆摊,一直做到凌晨4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买菜、做菜、穿串串、炸菜、搞卫生、招呼客人全部是他一个人。
文宾说,最难的并不是睡觉的时间不够,而是躲城管和遇到熟人。“每天出摊,怕城管把我的车抢了。想证明做一件内心想做的事情,困难之处在于放弃的勇气,还有来自社会的舆论。我一直生活在长沙,我推着个摊子,不仅怕城管,还怕碰到熟人。”
超级感性而执着的狮子座。
犀利排骨大受欢迎,让他的小摊子每天最高可赚3000元,而其他小贩日均收入普遍不到1000块,算是快人一步积累了第一桶金。
追随内心,在不同维度跳跃,用独具匠心的思路,做餐饮的品牌与产品进化,这是文宾的行事风格。
打造中国版深夜食堂
励志成为餐饮界“迪士尼”
最初三个月小摊营业额达30万,之后每个月有两三万的收入,文宾也成为小摊中的佼佼者。
可是女朋友却选择了离开,她说:我不想和摆路边摊的人在一起。
刚开始文宾还沉浸在赚钱的兴奋和成就感中,但是六七个月以后,他陷入深深的焦虑:自己的思维、生活,全被小摊化了。
每天的生活被切排骨、串排骨、炸排骨填满,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虽然赚的真不少,但他觉得自己彻底陷入了一种小贩思维,如同炼狱,循环往复。
就在此时,前女友的出现又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一次出摊,文宾正好撞见了自己的前女友,两人对视了一秒钟,文宾看着前女友把头往旁边一扭,假装没看到,继续往反方向走了。那一刻,用文宾的话说是“我当时就想把串串穿到心里,去炸掉。”
此刻沉沦的文宾,需要有人解救。而这个救星,就是文宾的供应商老杨。
2011年,老长沙油炸社诞生了。
来源:网络
随着油炸社的成功,一年后,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开业。
来源:网络
冬天开龙虾馆,很多海鲜市场老板看到他来收小龙虾都骂他是“神经”。但文宾一意孤行,“如果冬天能把龙虾做火的话,那夏天一定不得了。”
文宾对吃很讲究,曾在七天吃了一百二十家长沙小店,为了找最好的龙虾,他走遍了全国各地;
文宾对小龙虾的制作过程如数家珍,这些都是他经过无数失败与成功的实验后得出的方法。
他身上有湖南人的那股狠劲儿,“霸得蛮”。
随着一个品类的成功,文宾开始开发另外一个品类—大香肠,第一款长沙大香肠的研发花了六个多月,曾去台湾试吃了80家小吃店的香肠,最终确定了最好的味道。
2011年-2016年期间,他抓住并利用一切机会,一步步做火了油炸社、龙虾馆、大香肠、臭豆腐、MĀMĀCHÁ。
来源:大众点评
2018年,文和友海信广场开业,再到2019年开发超级文和友IP,创业过程中,文宾一步一个脚步的稳打稳扎,靠着口碑一步步把品牌给做了出来。
从一个一平方的炸串摊,到现在涵盖几大子品牌的大型餐饮集团,从一个街边摊贩到跨界互联网、投资、文化的创业者,文宾只花了不到六年。
来源:网络
如果要给王家卫的电影打上一些标签,怀旧与孤独是其挥之不去的色彩。而超级文和友的诞生,便来自于文宾内心深处的“王家卫”。
“文和友的目标是做餐饮界的迪士尼”文宾把文和友定位为一家文化公司,“我们是做餐饮,但不是单纯做餐饮,还要挖掘地方市井文化。如果仅定位于餐饮,就会有业务上的局限”。
网红的文和友,当然也是资本争相追逐的宠儿。
文和友曾于2020年2月,完成近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由加华资本独家投资。主要受到加速扩张影响,文和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接连完成三轮融资。
广结人缘
文宾和他的朋友们
文和友,含义是文宾和他的朋友们。
如今文和友的成就,离不开文宾的朋友们。
文宾似乎是自来水般的好人缘,莫名的亲和力,脸上常常挂着笑容,甚至是出席一个普通的开业发布会,都愿意和到场的人合影。
在摆摊期间,文宾认识了老杨,老杨是一个上游供应商,掌控了长沙一两百个摊位的香肠供应。
老杨一直觉得文宾和其他小摊贩不同,每次聊天,都聊起渠道销售和品牌问题,让老杨觉得这个年轻人有想法、敢于尝试,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当老杨得知文宾没有再出摊时,第一时间找到了文宾,说要一起做个店。
文宾以为他在开玩笑,便骂道:你有点宝(长沙话,你有点傻),滚吧。
老杨并没有放弃,而是拖家带口来找文宾,每天开面包车到他家门口,陪着吃宵夜,喝啤酒。
十几天后,最终两人达成共识,2011年,23岁的文宾拿着2万5,跟老杨合伙开起了10平方米的“老长沙油炸社”,从摊子到门店,算是有了真正的事业。
杨千军 来源:网络
文宾后来接受采访说:“老杨是最对的合伙人,他给我带来最大的信赖和陪伴,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也会相互分担。”
有时候交朋友也是一种投资,和靠谱的朋友一起才能越混越好。
当你真心想要去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文宾在这一时期,又吸引了一位新朋友,叫冯彬。
83年的冯彬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这小小的油炸社开起分店,渐渐遍布长沙街头,回国从事传媒行业的冯彬利用自己的资源引来大批的明星打卡,恰逢美食节目火爆,他力推文宾作为了长沙小吃界的代表,上了芒果台《天天向上》,还上了浙江蓝《十二道锋味》。
成功出圈的文宾,也在自己的品牌上做了升级,就叫文宾和他的朋友们,简称文和友。
“'文和友’三个字的拼音开头恰好是Why,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精神,他们要遵循这种精神一直走下去。”文宾说。
来源:文和友官网
文宾和他们在一起不断创造和创新,挖掘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从文和友的设计和呈现中,也可以看出这帮年轻人不仅懂商业,更懂生活。
不少来到湖南录综艺节目的明星都会光顾文和友,并留影纪念,“一个文和友,半个娱乐圈”的名号也逐渐打响。
文宾和明星们的合影墙(来源:文和友官网)
有道君子择良缘而结,吸引力法则,“坡子街王家卫”的独特人情味,让文宾吸引了更多的朋友。
自然天成的品牌营销专家
成就超级网红
文宾是最早玩微博的一批人,似乎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品牌营销专家,较早拥有品牌意识、懂得品牌营销。
2011年,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怎么利用微博做宣传,他们就开始玩转发送吃的活动,“只要有人在我的店里消费,就基本会转发我们的信息,进行口碑传播,当时的品牌一下子就起来了。”
文和友前两年走红的路径更像是明星带货,而近两年的爆红,则更多依赖抖音、小红书等平台。
他们在抖音上推出集赞活动,鼓励消费者在抖音分享文和友。据统计,抖音上关于文和友的话题都有近百个,播放量上亿。
来源:抖音
对于品牌营销,文宾看得透彻,他认为:“营销要做得好,最重要的是把自身的内容做好,别人自然也会帮忙宣传。”
如今确如他所言,超级文和友本身就已经是很好的传播内容,媒体宣传如自来水一般易得。
来源:小红书
而文和友自身也掌握着大量内容,例如其抖音号近期推出的“寻找街头厨神”系列,将超级文和友在寻找、邀请入驻商户的过程,以及这些商户的故事、特点做成内容传播,就很有看点。
来源:抖音
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今年4月2日,深圳超级文和友开业,线上取号超过5万号,更是上了全国热搜。然而,广东超级文和友却“人流暴跌”,似乎水土不服。
面对文和友的争议点,独角Mall此前也发布过相关文章。
面对质疑,文宾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全世界打流。他的微博更新停留在去年12月。
似乎一夜之间,人们都知道文和友火了、文宾火了。这个小伙子成了人们心中“成功的代表”、“创业者的典范”、“长沙伢子的骄傲”。
外界的殊荣不断叠加,文宾的野心却不止于此,文和友的故事还在继续。
参考资料:
1、《文宾:不定位餐饮 文和友的成功不可复制》,腾讯大湘网;
2、《文宾:就算是摆摊 我也要做品牌》,红网;
3、《解构文和友 品牌剖析》,腾讯网;
4、《5000元摆地摊起家,和马云、汪涵同桌吃饭,这个80后小伙有多野?》,网易新闻;
5、《2亿做一家龙虾店,一天排16000个号|长沙为什么红:文和友的秘密》,潇湘晨报;
6、《中国最牛路边摊,真实版食神,排队2万人,马云是他座上宾》,腾讯网;
7、《江湖菜馆》纪录片,优酷。
你去过文和友吗?
你觉得文宾是个什么样的人?
欢迎留言评论~
行业交流,市场消息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