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起势''练三年,没想到有意外收获
自2010年5月27日开始单练太极起势,至今已有3年时间了。
三年练一个单式枯燥无味吗?不,一点也不。反而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从中体会到真正的身心放松,培养出新的习拳兴趣。
一个看似简单的起势动作,在每天的套路练习中你根本体会不到它在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作用,也不会收获太极之精华的东西。
杨澄甫大师太极拳起势曰:此式“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大师这段话所指的“忽略”,说的是:不得要领,或忽略而不行。一套拳打下来全身站直就算了事,完全不顾“守我之静”、“内外合一”这八个字。殊不知太极拳所有内练的东西全在这简单的一势中体现(俱根本于此)。
为什么有人练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太极拳套路,却打不出太极味,体会不到太极内里的东西?这里面除了明师指导外,就是他们每天只是几套拳、剑、刀,依样葫芦走马灯一样过过场了事,特别是练习杨式太极拳的拳友。
而单练太极起势可以让我们尽快地走出习练太极拳的误区,迈进太极拳门槛第一步。
现在社会上教太极拳的老师,其它地方怎么教不清楚,我们教学起势,大抵都以“气沉丹田”、“虚灵顶劲”、“两臂上提”,加之以“全身放松”,就算合格。这些太极经典术语就这么轻描淡写被误导。
三年的太极起势单练有感于此。
那么,太极起势如何单练?
大至如下:
传统杨式太极拳起势口诀: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在凝(摘之太极拳体用全书)。
每次练习起势前我都要默念一遍口诀。
练此势时以“预备势”起,双目似闭非闭,以神领,以气化;慢慢吸气分注双足涌泉穴,脚下自然稳,身躯自然松,两只脚掌似吸盘,感觉如粘于地面上,这一切都是意,不在外面,贯彻始终,时间大至控制在3个慢呼吸。
看似不动的“预备势”,使全身内外处于稳静松软中,渐求其轻灵、虚无。而脚掌粘地、气沉,分阴阳、开合,其实内在动。
轻一分,则“沉劲”有一分;轻十分,“沉劲”即达十分,久而久之太极“沉劲”即生。
每每体验此“沉劲”,并能时时见之于行,则“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便是自然而成。练至一定时日,随着气沉,路径会伴随出现酸麻感。
接下来做起势动作:接预备势脚掌粘地,意念从脚掌向上传导,提肛收腹吸气(提肛收腹是内收,是收到命门穴上,不是收到胸肺部位),双手自然举起,手指前伸,中指端意念上领,双手之距稍宽于肩,双手上升时,肩胛骨自然下落;待双臂向前轻轻抬起距略高于肩胛的三分之二行程时,改为呼气继续把双臂抬起举至略高于肩,同时松开脚尖,重心移在脚跟,有自海底上拔之意。
双手指上领一下,脚掌再次粘地,再次提肛收腹吸气,同时双手小臂略内合。接着手掌心好像降落伞那样准备落下来。双手下落时,肩胛骨自然上升,同时膝微曲,把手肩忘掉,胸部放松,缓慢呼气,双手慢匀下落。意念泉水从胸流至腹,腹就松。
当双手落至丹田横向位置时,双掌向左右外侧分开吸气,然后当两掌按至胯前再往下落,缓慢呼气,意念流至大腿,大腿就松;流至膝盖,膝盖就松;流至小腿,小腿就松;流至踝关节,踝关节就松,此时双手应塌腕,腕指不要跑气,气固在手掌之中的劳宫穴。
流到脚背就松手腕,流到脚趾就松手指,一直松至脚心涌泉穴,这样一节一节往下松,手随势而沉[还原到预备势原位],人的重心松至脚掌涌泉穴后,依靠尾闾的收起摆正,命门穴要尽量饱满,意气自天入地,从百会穴到涌泉穴上下一气贯通。
从预备势到起势结束为一遍,每日反复多练。
这套起势要领是林墨根大师传承的杨式老架练法,看起来很深奥,其实就是起手时一吸一呼一吸,意念一节节上引,关节节节贯通;下落一呼一吸一呼,意念一节节下引,关节节节放松,特别是肩要松透。刚开始练时可以一节节想,练过一个阶段后不用去想自然就一气贯通了。
日子练久了,呼吸自然细长匀缓,意念的节节引导慢慢地转变成节节摧动,培养出内劲。
练习后的身体感觉:得气的充盈感,十指膨胀感,起手时双臂像浮在水里自由上浮的感觉。
在外人看双手起落是手在动,其实还是内在动,在做内功,以意运臂。
可以看出这样的练法和现在社会上广传的太极拳练法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的套路你打的是形体动作,给别人看的。我打的是守内,内外合一,为自己用的。
不单单是起势的单练 ,举一反三,太极拳套路里的任何一势都可以拿出来单练,打出拳味来。
回应一些拳友的要求,把自己的习拳体验写下来。还是那句老话:每个人的师承不同,太极练法不同,身体素质、劲路敏感度不同,本人的练法和体悟不一定适合各种人,仅供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