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洽斯任,灵韵浩然——关尚卿
“吾境——天津湖社六家展”将于2018年9月8日在三品美术馆北京馆拉开帷幕,天津湖社画会副会长关尚卿先生应邀参展。此次共计展出其山水画精品十一幅,接下来我们将带您深入其山水世界,纵览恢宏江山。
▍关尚卿 1942年10月生于天津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曾获河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
曾任河北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包装设计教育协会理事
天津湖社画会副会长
清初画家石涛在《画语录》中用“古之人寄与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之句,论述笔墨与表现形象之间的关系,喻以无法之法为超凡境界。关尚卿正是如此,以“搜妙创真”之法,作品择取自然,以心造境,机趣所之,生发不穷。
关尚卿先后师从陈麐祥、黄士俊、孙其峰、李鹤筹、刘君礼、何海霞诸先生,虽转益多师,却别出机杼,臻于妙理,画中山水以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其色滃淡相宜,点染有法,皴擦有度,气脉得以贯穿;山得取其势而烟霭虚实相生;树石精巧而疏通布置,静里生奇;水流源深而孤帆远影,清介绝俗;面阔亭台茅庐双栖上下,格制俱老,人物亦顾盼生姿。
又如《画语录》中言:“是以古今不乱,笔墨常存,因其浃洽斯任而已矣”。关尚卿恰当斯任,他年少喜画,以《杜林石桥》而懵懂入道,后求学于天津美术学院,“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再由印染厂之设计花案而纳故吐新,终幸恩师益友相庇,于河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至今。其可谓得道多助,遍及山川大地,畅及人间冷暖,达及桃李芬芳,最后笔墨生情,陡增灵韵浩然之气,且一生为伴,乐此不疲,渐入禅境。
岁月流转,不经意间催生光影如梦。再遂文革风潮兮兮,逝去时光心境愈平。得蒙恩师何海霞先生相赠《杨柳青青渡河人》,关尚卿始终以“渡己”、“渡人”之初衷,传承传统与时代创新并重,画风累年所成又毫无保留的惠及子弟,实则古道热肠、大爱无私。
《菡萏金芙蓉》
他日,关尚卿立于黄山之巅,心境荡然平和,面对千仞黄山,以笔纵情,以诗为题,将眼前景象悠然于纸间,这幅距今四十一年的画作(《菡萏金芙蓉》),展现出壮年的关尚卿对画面的运筹帷幄,构图疏密有致,浓淡相间,前中后景清晰明确,呈开阔之势,或点或染,或山端施以红色,山脚以石青衬托,用笔细致,层层积染,造型严谨,意境情怀高远绵长。
《山海关》忆作
1994年,关尚卿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绘画《山海关》,其气势雄远,宽博浩然之气,尽显漫漫海关威严鼎立之态,喻以祖国雄关气魄,天地竞相争锋。党的十五大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作品前合影。
《润石含雨》
2009年,年近七旬的关尚卿,历经风雨后已通晓了古圣先贤中庸捭阖之道。润石含雨,枯松带烟。离瓦舍,隐于山后,飞鸟呖呖,游于浩天。山不争峰,流淌而下,多思己悟拗于心弦。在看到了其《润石含雨》图,我们沾染的尘世喧嚣似乎停滞下来,无声地流淌进我们的心坎里,浸润了干涸许久的灵魂。其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似先前的紧劲细致,更多了些取舍,少了些繁复,以松动的大色面做后景来渲染气氛,前景之处稍加描绘,这一松一紧构成的鲜明对比使绘画的空气感增强,咫尺间,纵横江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不禁让人想起曾经年迈的毕加索,当有人规劝他安心养老,该把世界让给年轻人的时候,他愤怒的回了一句:“我还活着!” 而关尚卿这种紧跟时代,超然于前的艺术状态与其是何等相似。今虽已年过古稀,却依然不急不躁,沉心于画作,不断突破自我,深入研究,并借鉴西画,探索多种可能性。终因“博观而约取”,达至“厚积而薄发”。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泊东吴万里船》一画可以看出描绘手段上发生了转变,其在运用传统技法基础上受西方表现主义影响,画面整体为横构图,崇山峻岭自前而后成环形结构蔓延,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兼施以饱和度较高的蓝色,前景笔触浓密活跃,中景以大而淡的颜色块晕染,远景笔少意切,加之小帆漂泊其间,意境寥落。远而观之,具体形象已然不在,留在眼前的也只剩下大结构块面构成,不再是单纯的水墨山水,更像是一幅讲究形式的抽象画,静质典雅,给观者以想象。
《江过树生秋》
与西画不同,中国画的冷暖色调意识并不处于重要位置,但《江过树生秋》确与关尚卿的其他作品有所差异。此图取乡村一景,整体以赭石渲染,兼有曙红与藤黄做具体点缀,颜色统一于暖色系中,并以墨色杂糅其中,同时黑白灰关系明确,近中远空间感真实得体,呈现出一种偏暖的高级灰色调,与秋日气氛相契合,观者处于画之前,看画的角度刚好与画者取景角度相同,更让人产生共鸣,萧瑟凉风,树叶飘落,江水从无人的桥下潺潺流过,没有一丝眷恋,沿着小路向上观之,唯有几户人家留与山间,正如所题之诗:“桥危藤终后,江面树生秋。自断蒹葭外,伊人未古求。”寂寥惆怅之感迎面扑来。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四卿品贵重,尚者如老彭。尚卿座上客,亦可时而著。绘画结缘事,毕生游于间。
读罢,这就是浃洽斯任,得灵韵浩然的关尚卿。
他寄情于山水,耕耘于三尺讲台;用手中笔墨挥写岁月流转,铸就仁山乐水;用口中妙语挥洒年代芳华,造就桃李芬芳。孜孜矻矻数十年如一日,诠释了一代文人画家献身教育工作的德艺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