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冷的?并非一开始就是寒冬的
今年的冬天又长又冷,不止是笔者在的北京,几乎全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其实,在遥远的古时候,并没有这么冷的天气,变成今天这么冷,在历史上也是经历了数次变迁的。
我国的气候环境,不仅有地域差异,还有时段差异。1972年,我国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竺先生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近5000年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
一、考古时期,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刻在甲骨上的例外);
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
三、方志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时写的并且时加修改的方志;
四、仪器观测时期,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
1972年,北京,成百人集体上街扫雪
而历史地理学家王会昌先生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地理》一书里,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后来其他历史气候学家的研究成果,把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与之相间的“四个寒冷期”。各个冷、暖期的基本特征如下:
公元前3000年一前1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温度比现今高2℃-3℃。这是第一个温暖期,历时2000年。
公元前1000年一前850年前后,即从殷商至西周。周孝王时,江汉两次结冰。这是第一个寒冷期,历时150年。
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初,即春秋至秦汉(西汉),黄河下游一带遍生竹、梅;江陵有橘,齐鲁有桑,渭川有竹。这是第二个温暖期,历时770年。
公元初一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至南北朝,淮河、南京水域结冰,阴历四月降雪,年均温比现今低1℃-2C。这是第二个寒冷期,历时600年。
公元600年―1000年,即隋唐至北宋初年,长安冬季无冰雪,8至9世纪,长安种梅花,柑橘结实。这是第三个温暖期,历时400年。
公元1000年―1200年,即北宋初年至南宋中叶。11世纪初,华北已无野生梅树,只在园中生长;12世纪太湖结冰;福州荔枝冻死。这是第三个寒冷期,历时200年。
公元1200年―1300年,即南宋中叶至元初。13世纪后半叶,西安与博爱一带生竹,朝廷设立竹监司。这是第四个温暖期,历时100年。
公元1300年―1900年,即元末、明、清时期。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可在冰上行走;柑橘全部冻死。这是第四个寒冷期,历时600年。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通常情况下,王朝兴盛时,天气也暖和许多;反之,天下大乱时,大多数情况下会伴随着寒冬出现。
《三国演义》剧照
寒潮东汉起始,隋唐才迎来转暖
据《中国人口史》的推测,秦始皇统一之初人口可能接近4000万,西汉初年人口最低数为1500万至1800万,而西汉末期元始二年(公元2年),汉朝直接管辖的郡国范围内人口约为6000万人。此前汉宣帝时人口约为4000万。但是,在西汉末年,气候突然降温。王莽新朝前后,气候急剧恶化,灾荒不断。从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至王莽末年(公元23年),71年内发生严重灾害76次。其中水灾18次,严重地震17次,虫灾5次,霜冻4次,冻灾6次,雹灾3次,瘟疫6次,几乎是平均每11个月就发生一次。
王莽执政时期,灾害尤其严重,水旱、蝗、震频繁发生。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从此泛滥长达60余年。同年,濒河地区发生大范围蝗灾。
历史文献中,王莽时代严重低温的气候反常记录异常频繁,如:《汉书·王莽传(中)》:天风元年(公元14年),“四月陨霜,杀草木”。“三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中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汉书·王莽传(下)》:天凤四年(公元17年),是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太平御览》卷八七八引《汉书·五行志》曰:“地皇四年秋,霜,关东人相食。”
自此以后,气候开始逐渐一步步变冷。
从东汉晚期开始的气候转冷加剧,到公元280年代时加剧成中国气候演变史上的次突变。不仅温度降低,而且发生了中国近2000年以来最大的降水量变化。在公元280年代之前,中国气候偏于湿润;从280年代开始,湿润系数快速下降,气候迅速变干,直到公元500年左右,湿润系数才稳定下来。一个长达两百多年迅速变干的过程虽然结束,但是中国气候的湿润程度此后并没有发生逆转。可以这么说,三国时期是中国湿润程度的一个转折点。
直到公元360年代,温度才有所回暖。但到公元490年到500年时又开始下降。直到公元580年左右,气候才逐步将回暖。
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由于气候变冷变干,连年灾荒,不仅造成饥荒,引发动乱和战争,而且造成瘟疫流行,导致人口锐减。东汉三国之际的人口谷底出现在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据测算,约在224万至2362万之间,与东汉人口高峰时相比,减少600以上。 两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且起伏不定,中国社会也处于长期分裂动荡,人口总量在波动中逐步回升,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实际人口达到3500万。至6世纪20年代,北魏约有3000万人口,南朝约有2000万人口,中国总人口超过5000万。
汉未央宫椒房殿遗址航拍。图片来源:《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挖掘报告(上册)》
隋唐的大一统和繁盛,带来了又一段时间的温暖,而这份温暖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宋代。
当时,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北部气候温湿,粮食丰产。如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东明县献瑞麦,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和五年(公元994年)陈州和永城县分别献瑞麦,至道三年(公元97年)四月唐州献瑞麦。连年丰收,五代至北宋前期,京畿粮价低廉。关中是宋初的重要粮仓,政府明文规定,每年必须由陕西漕运粮食80万石至京师。同期,暖温条件大幅向北扩展,辽国境内因“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洽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
公元1000年后,宋初略有回落的气温止跌后又有半个世纪的大幅回升。京师及其他地方的雹、雪、冰、寒等气象记录在50年中仅有可数的几年,其规模也不大。除此之外,其间更多的则是水、雨、旱、“祈雨”、“祈雪”、“冬温、无冰”、“京师竹有华”(1010年),甚至有“京师夏旱,人多有暍死”(1004年)的记录。西北屯垦也因气温上升而大大向北拓展。史载:元昊建立西夏称帝之初,“西羌风俗,耕稼之事,略与汉同”。
然而这种气温回升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随后带来的气温变化,中国大地遭遇了一场直接改变后1000年温度的气候变化。
气温巨变,靖康耻那年的寒冬异常冷
资料表明,特别在王安石推进变法的11世纪70年代后,气温持续陡直下降,寒冷气温年频度及南推范围较前有所加大,其灾变程度大为加深。
翻阅《宋史》以及《资治通鉴》中关于天气的变化,不难看出气候断崖下跌到了何种地步:
1056年正月壬午,大雨雪,泥涂尽冰,都民寒饿,死者甚众。(《宋史·五行志》)
1059年正月辛丑,以自冬雨雪不止。(《宋史·仁宗纪》)
1068年二月辛亥,令诸路每季上雨雪。二月八日,诏近来诸州府军监逐时降雨雪,多以为常事,不即上闻。
1070年七月戊戌,雨雹。(《宋史·神宗纪》二)
1072年十一月丙辰,(辽)大雪。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芡,悉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镌刻。
1073年十一月丙辰,大雪,诏京畿收养老弱冻馁者。
1074年四、五月,京师雨雹。
1075年正月乙卯,雨木冰。正月壬子,诏陕西近经雪寒,僵尸满道。(《续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
1076年正月乙丑,雨木冰。(《宋史·神宗纪》)二月,京师雨雹。
1082年,二月(宋军破乐共城),林广乃率众深入。会大雪浃旬,始次老人山,山形剑立,度黑崖,至鸦飞不到山,进次归来州。天大寒,军士皆冻坠指。(《续资治通鉴·宋纪》七十七)九月丁未,(辽帝)驻跸藕丝淀,大风雪,牛马多死。
雪渔图-南宋 佚名
类似这样的寒冬记载,一直到12世纪仍会出现。连续的冬季大寒表明从1100年开始中国东部气候向寒冷方向转变,从当时降雪南界的位置来看,12世纪最冷的时期大约在这个世纪的前50年间。
1126-127年,大概是北宋期间最冷的年份,有意思的是,这也是北宋政治最冷最耻辱的年份。
1110年代关于北方气候变冷的文献记载仍是屡见不鲜。靖康元年(1126年)冬,强寒潮接连南下,“京师苦寒”以致守城兵卒冻得发抖,连兵器也无法握住,有的甚至因冻僵而倒下。据资料记载,从靖康元年的闰十一月到第二年二月,至少有六次大寒潮南下。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冬,太湖再次结冰,洞庭山至湖岸间冰上可以走人,当地橘树大部分冻死。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江汉地区又严重结冰,深达数尺。
12世纪前期的降温对亚热带地区产生严重影响,说明这次气候变化范围广泛。青藏高原的冰芯记录、湖泊沉积和树轮证据,也反映了12世纪50年代前后温度下降到谷底。
越来越恶化的气候条件使农业收成锐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北宋宣和年间的方腊、宋江起义就是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发生的。气候变冷变干,对于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是更大的灾难。在环境压力下推动下,来自东北的女真族南下争夺生存空间。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朝军队攻破宋朝都城东京(现开封)。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北宋从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这次气候变迁引发的灾荒和战乱,使人口在两宋之际又跌入谷底。靖康之乱后的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南宋境内户口约为1015万户,人口大约为5278万人,比靖康之乱之前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的南方人口减少大约1759万人,下降25%。
而在此期间,北方金朝占领的地区人口损失更加严重。在金人攻战宋朝的几年时间内,战火遍及整个中原地区,“纵兵四掠……杀人如刈麻,闻臭数百里”,而陕西则遭受大旱,饿死者十之七八。战乱和灾荒迫使中原地区掀起历史上又一次人口南迁浪潮,大约有500万北方人口迁居南方。
金朝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金朝占领地区户口大约有430万户2830万人,比北宋末年和辽末时期北方地区的合计数732万户减少了大约300万户,人口减少1974万人。(以上数据来自吴松弟:《中国人口史》)
靖康之变以后,12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国东部气候继续偏冷,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港冬天结冰成为常态。南宋朝廷的官船在河湖水面行船,必须用专门的“冰觯”来破冰,然后用“小舟摇荡于其间,谓之晃舟”,以防止水面再度结冰。这说明当时水面结冰速度很快,气温很低。到12世纪末,绍兴一带冬小麦收获日期也比现在略晚。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城外5人寒中瑟缩而行
从种植作物的记载中,也能够对当时的气候情况有所体现。例如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梅树的种植比较普遍,唐代的时候,这里的气候也很温暖,所以在唐人的诗里还写到梅。如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梅杏春尚小,菱荷秋亦衰。”但是北宋中期以后,气候变得寒冷,而梅花只能抵御最低-14℃的温度,所以关中一带就不再有梅了。苏轼的《杏》诗云:“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再如荔枝。乃是一种热带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四川南部。在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成都也能种植。张籍《成都曲》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荔枝只能抵御最低-4℃的温度,至北宋中期以后,由于气候变冷,成都就不能种荔枝了,只能在成都以南 60公里的眉州和眉州更南60公里的嘉州(今乐山)种植了。苏辙《奉同子瞻荔支叹一首》诗云:“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表明12世纪以后气候更为寒冷,连眉州也难以种荔枝了。
13世纪始,中原升温趋势持续,至13世纪50年代(1250年前后)中原冬半年温度接近唐初的水平,这大大减轻了人地矛盾压力。但其农牧地带的湿润指数已与唐初呈反向发展,降至干旱级别,降雨量仅有唐最高时的一半。在13世纪之交的前后两个50年中中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天气。在前一个50年的干冷天气中,女真人被迫向南并强力崛起接近统一北方,在天气即将转暖前夕,迫使宋与之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达成不平等的协议。而在后面转暖的50年,又为宋金长期“拉锯”式对峙及北方蒙古、西夏、西辽和南方的大理等政权与南宋并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条件。
元初的温暖稍纵即逝,中国正式进入小冰期
尽管蒙古人最终抓住了13世纪中叶稍纵即逝的天机,但元朝从建立伊始,中原气温直线陡跌,其北方黄土高原再次进入干燥期,并在冷气温跌止和干燥期终结时为朱元璋所推翻。葛全胜等研究认为这次“中世纪温暖期向小冰期的转变是过去两千年来速率最快的一次”。
在近百年的元代,中国气候经历了中世纪温暖期向小冰期转变,并最终进入了小冰期。元代早期中国东中部冬半年平均气温下降0.7℃;元代中后期出现了中世纪温暖期后的一个冷谷,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0.5℃,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小冰期。
河北石家庄毗卢寺明代壁画中穿皮衣、戴瓦棱帽的元代吏卒
时至14世纪60年代,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温略有较今稍高的回暖。可惜的只是,此时的元朝已在此前的凛冽寒风中被巨大的农民起义及社会动荡伤了元气。随后气温又是陡降,湿冷加剧。冷寒气温造成饥民前所未有的增加。1300年年初,元农牧过渡带以北地区赈粮尚不足20000石,可到第一个十年后期,赈粮一下冲到180000石左右,并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也常达160000石的水平。元社会也由此进入日益动荡的时期,红巾军起义就酝酿于这一时期。
1351年,这是中原气温由寒转暖的过渡年份,也是中国王朝开始更替的年份。这一年红巾军起义,迅速汇聚起全国性的起义洪流冲垮元政权:1368年朱元璋军进入大都,元朝与其一直相伴的寒冷气候双双结束。
然而,与之前的气候发展规律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大一统并没有再次带来气温回升,反而遭遇了长达600余年的“小冰期”。
约在公元1400―1900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再次出现气候寒冷,亚欧大陆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的积雪和冰冻的范围都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大值由于这个寒冷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与我国历史上的明清两代相合,因此在我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小冰期的气候特点有三个,一是寒冷,二是干旱,三是起伏波动。这三个特点对于农业社会来说都意味着灾难。明朝的气候,总体上比现在偏冷。例如处于经济文化重心位置的东中部地区在明朝三百年中的平均温度,比现在(公元1951年至公元1980年平均值)低0.25℃。但是再分阶段来看,明朝期间的气候是呈波动性变化的。
在明初半个世纪左右的温暖时期过后,从15世纪开始,明朝的气候开始在起伏中逐步下降。明朝末年气候剧烈降温,达到近1000年来的最低谷。与此同时,降雨量急剧减少。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严重干旱,直至明朝灭亡仍未缓解。
干旱导致黄河在公元1602年和公元1640年两次断流,海河流域的白洋淀、梁山泊、安山湖干涸,京城北京从公元1637年至公元1643年连续七年干旱。
清代初正处在明清时期的第二个寒冷阶段。清初的最寒冷时期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冬天。江西“严寒大冻,至春,橘柚橙柑之类尽槁,自是人家罕种”“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十二月朔,奇寒凛冽,境内秋果无有存者”,其后进入寒冷阶段。顺治十一年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36年中,太湖严重冰冻就发生过4次。
清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
康熙二十九年严冬后,气候开始转向偏暖。从雍正年间(1722——1735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的近40年间,木兰围场一带秋季的物候提前了一个节气,说明当时的秋季气温已经大幅度地提高。大部分乾隆年间气候眷顾于偏暖。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后气候又向寒冷方向转变,进入明清时期的第三次寒冷阶段。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寒冬过后,气候转向温暖,开始进入20世纪较温暖的时期。
然而,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被破坏非常严重,寒冬与酷暑交替,气候再次迎来极端变化。这一次的变化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寒冬规律,而是人与环境失衡带来的结果。
参考资料:《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张文木;《气候颠覆历史》马德;《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文焕然;《气候 物候与文学 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曾大兴;《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葛全胜;《中国人口史》吴松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
关于我:一本正经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