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潜能生的金钥匙
符娟丽
近几年来,潜能生这个名词由差生、后进生一路改来,让我们从中读到了尊重,读到了期望,更读到了希望。之所以称他们为潜能生,而不是差生、后进生,是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差,只是潜能尚未发挥出来。所以,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找到打开他们潜能的金钥匙,他们将和优等生一样熠熠闪光。结合这几年的转化经验,我找到了以下几把金钥匙。
第一把钥匙尊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力量。我们总认为潜能生没有自尊心,脸皮厚,批评着无动于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潜能生是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扶持,格外关心。如果老师对潜能生冷淡训斥,不尊重、歧视甚至放弃,无异于对受伤的花朵再砍一刀,只能促使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一个好园丁,决不放弃一颗弱苗。 “要尊重孩子的无知,善待孩子的错误 ”一个好教师,也绝不会不尊重潜能生。潜能生缺点、毛病多,受到老师同学的指责也多,正由于他们饱经批评与责骂,炼就了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一味地讽刺、挖苦、指责,已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只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形成逆反心理,从而更难管教。
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的好:潜能生不缺乏批评,不缺乏训斥,缺少的是尊重、感化。如果我们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使他们破罐子破摔,这时,越逼他学习,他越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面对潜能生,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作业没有写完,先找来问原因;考试不及格,先帮助分析试卷;作业错题多,先给他讲一讲。这样,尊重了孩子,再去教育,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不会减,对老师会更信任,就有了潜能发挥的空间。
记得我班的靳鹏飞刚转到这儿时,第一次家庭作业他就写得乱七八糟,第二次更糟,压根就没完成,我当时十分生气,想:刚开学就这样,非得给你点“颜色”看看,就狠狠地批评了他。满以为可以镇住他,可出乎意料,第三次,第四次 …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我找家长进行了解,这才找到了原因:他已经这样好多年了,转到这里就是希望换换坏境,改变他。看来,要他一下就能改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理解了他,于是我决定对他实施“温情政策”,找他谈心,告诉他:老师期望你的进步,好好努力.就这样,通过一次次谈心,充分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了我深切的期望,他上课能认真听讲了,简单的作业能及时地完成了,成绩提高得很快。
我们班的李嘉尧是从四年级时就是出了名的调皮鬼,对老师的批评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跟老师顶嘴,这样的学生只能越训越皮。当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的找他谈话,帮他分析利害,他看我不嫌弃、讨厌他,而且很真诚,就向我慢慢靠拢了,也能接受我给他的建议了,行为也规范了许多。作业也能按时做了。
第二把钥匙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吉斯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成长,”是啊,称赞对于每个人来说很重要,赏识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久无人表扬的潜能生来说更重要。潜能生身上的缺点固然不少,但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身上也有闪光点。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讥讽下有爱迪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潜能生的闪光点,赏识潜能生,为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的无休止的意念和力量。对于潜能生来说,转化他们的契机就在于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我们班的宋鹏伟同学一直有厌学情绪,总是叫嚷着不来上学,在他妈妈的好说歹说下,终于同意来校,但前提是如果一有厌烦情绪,就要立即回家。开学好长时间,他就是断断续续到校的,一直持续到元旦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转变了他。元旦要排节目,我在教室选人,鉴于女生跳舞的苗子少,我准备大胆启用男同学,我就问谁愿意跳舞,他第一个高高举起了手,在叫他时,我曾犹豫了一下,害怕他半途而废,但又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就决定试用他一下,为了保险期间,我多选了一名男生。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跳的用心,而且舞姿还很到位。我就真心诚意的表扬了他一番。说他悟性高,头脑聪明,是跳舞得好苗子。并表示我对他很赏识,只要他愿意努力,我相信他在任何方面都会很优秀。于是,我发现练舞时他更用心,每次都去的比其他男同学早。不仅如此,自那次跳舞后,他也能坚持天天到校,不再无故要回家。学习也比先前努力很多。
第三把钥匙期待
古希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个王子用象牙雕了一个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情感,雕刻后,他每天真诚地祈祷上帝把他变成人,忽然有一天,这尊雕塑竟真的有了生命。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待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到启发,作了一个实验:他选定了一个成绩平平、各方面都表现的很一般的学生,然后告诉所有人,这个学生“具有各方面优异发展的特殊素质”以后,对这个学生另眼相看。积极、恰当的引导使这个学生深受感染,成了全校的优等生。
我曾经也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普通的母亲竟把孩子培养成了一名清华大学生。在幼儿园时,老师说孩子可能有多动症,母亲忍着泪告诉孩子老师夸他了,儿子很高兴。在儿子小学、初中、高中的家长会,无论老师怎样评价儿子,母亲总是愉快地告诉孩子“老师说你能行,再努力就会更棒” “老师说你再努力一些,准能考上清华大学”,儿子真的做到了。这位母亲不就是用对儿子的肯定,期待使他走上成功之路的吗?
王涛读起课文来,断字少句,结结巴巴,磕磕碰碰。总会让周围听的人心揪得紧紧的,但他并没有发觉,依旧那样。于是在又一次读课文时我说:“王涛读课文时感情带的特好,我相信只要他在上课以前能多练读几次,以后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赵忠祥的,王涛,老师在期待那一天快点到来。”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紧接着,我发现我的无意识的期待改变了王涛,他经常利用课间时间旁若无人地练习读课文,课堂上,举手的次数多了,读书也流利了许多……
随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此种方式。在我的多次期待下,很多潜能生改变了他对自己的认识,充满信心地向着我为他设定的那个目标前进,我发现,许多潜能生的潜能在我的期待中已熊熊地燃烧起来了。
转变潜能生,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实实在在地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而开启潜能生的金钥匙也并不是单一的,它种类繁多,其中的转化方法和策略是需要我们常常琢磨和反思的,同时开启时,也要注意灵活运用,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