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公元755年,一场被定义为安禄山之乱的祸乱爆发,15万人起于范阳,之后就是千里烟尘,万里伏尸,大唐之辉煌,毁于一旦。

每每回想这一段往事,人们往往指责安禄山之无耻,认为这场大变,全因此人而起。其实,关于安史之乱,背后有很多的历史谜团,安禄山此人也未必是主要负责人。而且,或许是因为历史小说的影响,我们经常容易忽略一些罪魁祸首。

而在这些祸首之中,第1个不应该被忘记的人就是史思明,此人往往被定义为从犯,但其实他所造成的破坏,某些程度上来说,甚至已经超过了安禄山。那么问题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讲述这段历史之前,我们首先来讲一个小故事。

话说是在开元二十四年,有一个唐朝边地的小官,因为举止失当,所以欠了官府一笔巨款。要知道,唐朝是一个霸气的年代,从来只有官府欠百姓的承诺,有谁敢欠官府的钱?因此,这个小官非常恐慌,他连夜就准备出逃。

但是很凑巧,他刚刚亡命于黑夜,结果就遇到了奚人的骑兵,对方来势汹汹,立刻就要将其斩杀。眼见刚出虎穴,又进狼窝,这个小官可谓出门没看黄历。

不过,此人的确十分大胆,他不仅没有因此而恐惧,反而还十分嚣张,并且自称为大唐天子的和亲使者,要求他们带自己去见奚人的王。

周围人见他气势不凡,又丝毫没有惧怕,于是就将其带回。说来也奇怪,也许是死亡的恐惧让人变得大胆,这个小官来到了皇宫中,不仅颐指气使,而且还老气横秋,像训孙子一样对待奚王。

由于唐朝威名赫赫,周围人都不敢与之对抗,对方越是嚣张,众人越是恐惧。最终,大家只能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此人,甚至,在这个小官的舌灿莲花之下,还要派自己手下大将与300人跟随他去朝拜天子。

结果,原本因欠债而逃跑的官吏,浩浩荡荡的带着敌方高级将领和武士,一股脑跑回了范阳节度使面前,然后将众人尽数关押斩首。而这个小官也因此名声大噪,被册封为果毅都尉。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肯定会觉得很震撼,当年有唐朝使者一人灭了天竺,如今,也有小吏,三言两语化解危机,甚至活捉对方大将,而且还是对方送上门来的。这个小人物的智慧可见一斑,此人堪称智勇双全。

然而,当我们感慨于此人的能力时,却会很无奈的发现,此人的名字叫史思明,安史之乱的重要策源者。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肯定会改变对于史思明的认知,此人不仅只是安禄山手下的将军,他还是一个聪明狡猾到极点的人狠角色。

有了这个带入后,我们再来看史书中的史思明,就会发现,安史之乱可不仅仅只是安禄山一个人的事情。

据记载,因为发生了上述事情,史思明与安禄山,一起为捉生将,并且两人并驾齐驱都被称为胸怀大略,且多有战绩。可以说,两人在表现方面是并驾齐驱的,而且,史思明的故事更加精彩。

后来到天宝年间,安禄山凭借拍马屁的本领,步步高升,但大家可不要忘了,安禄山与史思明利益相关,安禄山步步高升,史思明也悄悄的开始接触唐玄宗,

并且也被提拔为知平卢军事,随后又得到玄宗的高度赞赏,被提拔为平卢兵马使何大将军,而且他也正是这时候被赐名思明。

在之后的日子里,史思明与安禄山两人协同出战,天宝十年,二人一起对战契丹,二人一起大败而逃。这本来是极为危难的时候,就连安禄山都因此恐惧不安,史书记载,他面对不知所终的士兵,茫然不知所措。

但史思明的表现却不同,此人说:我听说为人处事要进退得当,是非成败不过是一时之事,兄弟不需担忧。

果然,两人一起经历繁荣,一起经历惨败,但又同时克服磨难再度崛起。史书记载,石思明与安禄山携手,最终击退了契丹,第2年,两人因为功劳获得更高赏赐,史思明也因此成为卢龙军使。

而且,史思明不仅打仗很勇猛,意志力坚强,更因为他在战场表现突出,居然还引得美女相思。

幽州有一个大族有女出嫁,结果听得史思明的故事,居然不管不顾一心要嫁给他,而此人最终成为了史思明的妻子,这在当时还成为传奇。

其实,从这些种种记载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虽然名义上安禄山在史思明之上,但这个史思明可不简单,甚至他比安陆山更加厉害。

所以,在走向叛乱的路上,史思明可谓出力颇多。

据史书记载,到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已经手握重兵,底下人马有15万之多。不过,朝廷里的杨国忠始终与其作对,而且,玄宗皇帝也开始有所警觉。

但从诸多记载来看,安禄山对于唐玄宗有些恐惧,他更对大唐的强大有所忌讳,但他手底下的第一大谋士严庄,以及最有能力的史思明却非常不安分,他们反复劝说安禄山造反,并且甚至提出了先斩后奏的计划,提前发出兵令。

正因如此,安禄山的坠坠不安,被这两人强行打消,然后就是这一年的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场浩浩荡荡的安史之乱爆发。

不过,个人以为,从当时的历史记录来看,安禄山最大的底气有三个,一个是大军师严庄,此人阴谋诡计堪称无双,另一个是唐朝无能,最后就是最彪悍的史思明和他手下的军人。所以,安史之乱的大爆发,史思明至少占了三分功劳。

在之后的历史中,安禄山慢慢的位居幕后,而征战天下的主力则变成了史思明。此人打仗的确很强,当年纵横南北,杀人无算,就连长安也最终溃败。

而且,随着一件事情的出现,史思明的历史重要性变得更高,那就是公元757年安庆绪之乱,这个奸诈的小子杀死了自己的老爹安禄山,结果搅得叛军阵容大乱。

但即使如此,史思明还高高挂起,唐朝依旧无法反攻天下。迫于无奈,在被史思明多次打败正规军后,唐朝只能将其招降。

若历史仅至于此,那史思明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甚至此人还可以在后来倒戈一击,让天下变得更加崩溃,甚至灭亡唐朝也不是不可能。

果然,后来史思明又度发动叛乱,而且这一次史思明还自称为皇帝,在当年杀3万余人,用鲜血再一次捍卫了自己的威名。在当时,即使有李光弼等高手,但唐朝军队也多次被打得很惨,可见当时史思明的厉害。

不过,历史还是倒向了唐朝一边,在史思明杀的痛快的时候,他的儿子也学安庆绪造反,倒戈一击将其斩杀。

也正因为这样,唐朝的平叛战争才慢慢走入正轨,此后才有了恢复天下的可能。如果史思明的儿子没有造反,他在多活几年,唐朝提前灭亡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以上记录来看,安史之乱的核心人物,实在是离不开史思明,此人的破坏力比安禄山更强。当然,被称为叛军第一军师的严庄也是核心人物,而且此人更是笑到了最后。不过关于他的故事,又是下一期内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