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十一堂课:决策的边界
阅读:
决策的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换言之,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6,第六章:决策的要素)
心得:
决策的边界指的是决策在什么条件下是成立的,这个边界可以说是决策成立与否的生死线,德鲁克先生说这是进行决策过程中最花费时间,也是最难的一项。
通常,探求边界条件的方法,是探求“解决某一问题应有什么最低需要”。通用公司的斯隆在1922年接任总裁时想必做过这样的检讨:“如果解除各独立部门的自主权,能满足本公司的需要吗?”他的答案是不能。他的问题的边界条件,在于使各经营部门都具备经营能力,负起经营责任。此外,他还需要一个统一的中央管制。所以,归结起来,根据边界条件的了解,他的问题是公司组织结构的问题,不是人事协调的问题,这使他获得了最后的结论。
波特先生曾提到日本企业是缺乏战略的典型代表,但是日本企业却是优秀战术的代表,这一点在日俄战争以及其在整个二战中的表现都可以看到,战略表现惨不忍睹,赌博式的打法使得每一次战争都是在边界(也就是生死线)上徘徊,但是因为其优势甚至是卓越的战术执行能力,又使得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但也正是战略上的模糊和习惯性的赌博心态,最终是葬送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对中国的战略上,日方的边界始终是尽快逼迫中国政府投降,而中国政府虽然是在战术上节节败退,但是在战略上却是成功的,从南京到重庆,再从重庆准备到西康(后来未实施),中国的抗战一直在持续,因为我们的边界就好像蒋百里先生在研究日本之后所说的那句话,这也正是国民政府战略的关键:战也罢,败也罢,就是不与他讲和。
我们在做出任何一个决策时都必然会有人反对,关键是做为当事人,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这条决策的边界条件是什么,否则就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摇摆,“面包的一半还是面包,婴儿的一半就是一具尸体”,正确的妥协首要的前提就是清楚什么是边界。当我们在减少自己的工作时,同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问自己,这样才能分清楚,哪些工作可以减少,哪些工作可以授权,哪些工作必须要由自己来做。
因此如此的思考,德鲁克晚年依然拥有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继续他的学习和写作,求仁得仁,相信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思考:
您正在进行的一项决策是什么?这个决策是否必要?
这个决策要成立的标准是什么?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
如果超过这个边界,情况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