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针灸专家贺普仁一生用针灸治病的心血结晶(下)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1
—
针灸专家贺普仁一生用针灸治病的心血结晶(下)
---第3秘法 和 第4秘法
1956年贺普仁进入北京市中医医院以来,医院每天排队挂号的病人无数,大夫们没法像从前那样大量用针了,扎针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样就逼迫着针灸大夫要讲究效率和效果。一个严峻的考验摆在针灸大夫面前:要简化、精化传统群针疗法。只有对病人的病情洞察清楚,有的放矢地精挑一两个关键穴位下针,方可手到擒来,马上缓解病人的痛苦。怎么才能精、准,这是大学问。
《一针一得》就是在寻找精、准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它的宗旨是选穴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精,贺普仁为此花了70年!【继续:每个秘法81种情况】
第三秘
1、转胞不溺淋涩:关元。
2、风动如虫行:迎香。
3、眉棱痛:肝俞。
4、毛发焦脱:下廉。
5、鼓颔:少商。
6、咽外肿:液门。
7、咽食不下:灸膻中。
8、喉痛:风府。
9、目风赤烂:阳谷。
10、倒睫:丝竹空。
11、目急痛:三间。
12、鼻有息肉:迎香或火针点刺息肉处长效佳。
13、唇干有涎:下廉。
14、舌干涎出:复溜。
15、唇动如虫行:水沟。
16、唇肿:迎香。
17、舌黄:鱼际。
18、齿寒:少海。
19、齿痛:商阳。
20、不能嚼物:角孙。
21、腰背佝偻:风池、肺俞。
22、背拘急:经渠。
23、脊强浑身痛不能转侧:哑门。
24、臂腕骨痛:阳谷。
25、手腕动摇:曲泽。
26、手腕无力:列缺。
27、两腿如冰:阴市。
28、鹤膝历节风肿:风市。
29、腰痛不能久立:附阳。
30、腿膝胫酸重:附阳。
31、四肢不举:附阳。
32、腰痛不能举:灸仆参三壮。
33、腰重痛:灸阴谷、委中、阳交三壮,吹火泄法。
34、脚转筋:灸踝上一壮,外灸内,内灸外。或灸承山二七壮。
35、月经过时不止:隐白。
36、产后诸病:期门。
37、乳肿痛:足临泣。
38、横生手先出:灸右至阴三壮,火炷如小麦粒,直接灸。
39、欲断产:灸足右内踝上一寸处及合谷。
40、不时漏下:三阴交。
41、月水不调,周结成块:针间使。
42、小儿卒疝:太冲。
43、小儿角弓反张:百会。
44、小儿泄痢:灸神阙。
45、小儿秋深冷痢:灸脐下三寸。
46、小儿吐乳:灸中庭。
47、小儿口臭:灸劳宫。
48、小儿夜啼:灸百会三壮。
49、溺水死者:灸脐中。
50、狂犬咬伤:灸咬处疮上。
51、蛇咬伤人:灸伤处三壮(隔蒜灸)。
52、疡肿振寒:少海。
53、风疹:环跳(补法)。
54、暴痒:蠡沟(补法)。
55、身瘦不能食:灸大肠俞27壮。
56、不嗜食:刺然谷,多见血,使人饥。
57、身瘾疹:伏兔。
58、乏气:灸第五椎下随手壮。
59、少年房多短气:灸鸠尾头50壮。
60、腹皮痛:鸠尾。
61、瘙痒:鸠尾。
62、鹅掌风:劳宫。
63、足外皮痛:足临泣。
64、偏枯:大巨。
65、疮毒久不合:灸合谷七壮。七次为一疗程。
66、头痛如破:命门。
67、身热如火,汗不出:命门。
68、目不得闭:大迎。
69、肩背颈项痛:涌泉。
70、身肿身重:关门。
71、大便血不止:劳宫,灸三壮。
72、皮肤干燥:灸曲池三壮。
73、痂疥:灸大陵二壮。
74、不知味:针气户。
75、噎食反胃:灸乳下一寸处,以差为度。
76、脐风:然谷。
77、鼻痛:脑空。
78、恶犬伤毒不出:外丘。
79、寒栗重衣不得温:阳白。
80、吐舌:筑宾。
81、舌纵:阴谷。
第四秘
1、口干:针阳池。(针章门亦可)
2、鼻窦头痛(即鼻窦炎):(实证)针飞扬。
3、心痛如刺:针然谷。
4、白虎历节风(痛风):针金门。
5、大眥痛:针至阴。
6、腰痛不可屈伸,痛如折:针束骨。
7、身后侧痛:针京骨。(内容重复)
8、心下痛气攻腰胁:针肓门。
9、浑身骨节痛:针魂门。灸之效更佳。
10、臑内廉痛:针譩嘻。
11、关节不利,浑身疼痛:针膈关。
12、腰髋痛不得久卧:针白环俞。
13、经行腰腿痛:针合阳。
14、妇人阴内湿痒疼痛:针膀胱俞。
15、腰痛疲漏:针气海俞。
16、脊间心后痛:针中渚。
17、两耳珠痛:颔厌。
18、足下热:针中都。
19、善摇头:针京骨。
20、头痛如破:命门。
21、肩髃痛:针二间。
22、眼痛:针下廉。
23、腰髋坚痛:针石门。
24、腰胯痛:针伏兔。
25、侠脊膂而痛:针尺泽。
26、膝痛不可屈伸:针大杼。
27、膝胫肿痛:穴巨。
28、肩背强急酸痛:穴水道。
29、膝膑肿痛:穴厉兑。
30、小便热痛:列缺。
31、肩背痛:听宫。
32、肘中痛:冲阳。
33、肩背痛:中渚。
34、正头痛:中脘。
35、偏头痛:肓俞。
36、足心痛:针昆仑。
37、脚气症:针肩井。
38、肩背酸痛:中渚。
39、肘挛症:尺泽。
40、手臂痛:针肩髃。
41、手腕无力:针列缺。
42、手腕摇动:针曲泽。
43、眉棱骨痛:肝俞。
44、头痛项强重不能举:承浆、风府。脊背反折不能回顾:承浆、风府。
45、足寒如冰症:肾俞。
46、膝痛:风府。
47、转筋:灸承山七壮。
48、面肿:水分(灸,禁针)。
49、唇肿症:迎香。
50、唇干:三间。
51、口腔溃疡:针劳宫、照海。
52、鼻流清涕:灸百会。
53、口臭:人中、大陵;咽寒:膻中。
54、秋寒冷痢:灸石门、关元。
55、卒腹痛:青皮灸脐上下左右各开一寸半处三壮。
56、战栗:针鱼际二分深。
57、月经不调,固结成块:间使。
58、月经时漏下:三阴交。
59、堕胎后手如冰厥逆:肩井。针后如觉闷乱急补足三里。
60、产后恶露不止:气海、关元。
61、白虎历节风:针肩井、足三里、曲池、委中、行间。
62、哭笑:百会、人中。
63、目妄视:风府。
64、见鬼:阳溪。
65、小儿夜啼:灸百会三壮。
66、小儿吐乳:灸中庭。
67、小儿囟门不合:灸脐上下五分处,直接灸三壮。
68、小儿牙口蚀烂:针承浆。
69、小儿口舌疮臭气冲人:灸劳宫一壮即可。
70、小儿偏坠单侧睾丸肿大:灸关元、大敦三壮。
71、吐食反胃:先针下脘,后针足三里。
72、哮吼灸法:用线一根套颈上,至鸠尾尖上截断,转向后脊骨上线头尽处是穴,灸七壮。
73、中风失语:针鱼际。
74、偏头风:鸠尾。
75、中风:灸神阙百壮。
76、水谷不化、下利:针悬枢。
77、气喘难卧:灸灵台。
78、张口不合:灸神道七十七壮。
79、堕胎:关元,如不落,再补昆仑,立下。
80、口干:章门。阳池亦可。
81、妇人不孕:灸阴廉五壮。
文章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