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少走三种亲戚,多交三种朋友
作者:洞见·一默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人到中年,历经人情冷暖,慢慢明白:
血缘未必比三观重要,亲戚不一定比朋友更好。
人际关系中,三种亲戚要少走动,三种朋友要多来往。
01
嫌贫爱富的亲戚。
老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的亲戚在你落魄的时候看不起你,在你富贵的时候又笑脸相迎。
在他们眼里,亲情没有那么重要,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作家路遥曾经说:
“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 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才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
嫂子经常说风凉话,苏秦受不了,离家出走。
不久之后,苏秦游说六国成功,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
他的嫂子出城相迎,大献殷勤。
你得意的时候来沾光,你失意的时候躲得远远的,甚至有可能落井下石。
这样的亲戚,还是少来往的好。
忘恩负义的亲戚。
我们帮朋友,朋友往往心存感激。
我们帮亲戚,亲戚却视为理所应当。
你帮得少,他嫌弃你,你帮得多,他赖着你。
有个朋友,家境殷实,是做工程的。
他有个舅舅,天天不务正业。
他妈妈看不下去,前前后后借给他好几次钱,让他去做生意。
舅舅过了几年,赚了钱,却迟迟不肯还钱。
还说:“你家这么有钱,还缺我这点吗?”
最后两家闹的不欢而散。
斗米恩,担米仇。
有时候,越是帮忙,反而越不落好。
所以,亲戚之间,最好少一些金钱往来。
如果帮了还不知感恩,那就趁早断了来往吧。
不知分寸的亲戚。
网友曾吐槽,每到过年都发怵,回老家走亲戚,肯定要面临七大姑八大姨的议论。
问对象,问收入,逼婚,逼生小孩,逼要二胎。
对你的家事,刨根问底,指点江山。
来往不是很多,管的却很多。
毫无根据的八卦,也能添油加醋,传得人尽皆知。
这种亲戚,他们打心眼里并不是真的希望你过得好。
02
三观相同的朋友。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还是三观。
再多的人脉,再多的熟人,也比不上一个知你懂你的人。
庄子途径惠子墓地,对随从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郢地有个人用白泥抹到鼻子上,只有苍蝇大小,然后让一个叫做匠石的人,用斧子削掉这个白点。
匠石运斧如风,一下就把白点削去,而郢地的人面色如常,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国君知道后,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的技术确实可以削去掉鼻尖上的小白点。但是那个和我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庄子感叹:“自从惠子去世后,我也很久没有可以一起论辩的人了。”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或棋逢对手,或同气相求,无论有哪一种,生命的孤独也就有了解药。
懂你的朋友不用太多,一个就够了。
两个孤独的灵魂,彼此温暖,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欣慰。
共患难的朋友。
沈从文有句话:“大悲大喜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一个人只有身在低处的时候,才能看清真心对自己的人。
苏轼年少成名,每天在京城参加各种宴会,朋友遍天下。
但是乌台诗案爆发,他被贬黄州。
平日里的朋友没有一个联系他的,生怕被他牵连。
反而是被他连累最深的王巩一点也不责怪他,一直和他保持书信往来。
苏轼的诗文大多豁达,但是却在和王巩的书信中讲述朋友的背叛,官场的失意。
两人一起谈诗论画,彼此疗伤。
经此患难,二人友谊保持终生,再无改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时间,会留下最真的人。
人到中年,历经冷暖,那些和你共患难的人,一定要珍惜。
不虚伪的朋友。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诚字。
诚实不做作,真心不虚伪,这样才有心灵的自由可言。
人到中年,平时应酬就已经够累了,如果交个朋友还要彼此试探,彼此套路,那还有什么乐趣。
人心换人心,你真我也真。
和真实自然的朋友相交,不用防备,人会感到踏实,相处自然,舒服不累。
遇到这样的朋友不容易,请一定要深交。
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是经营好往后余生的重点。
不要在那些自私的亲戚身上浪费时间,三观相同的真心朋友,更值得我们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