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奇术:保养身心的四大妙诀!

古人云:“计谋者,存亡之枢机也!”而想要缔造出卓越的计谋,就必须拥有旺盛的精力。唯其如此,才能够应变设谋、临事制宜、花样百出。我们纵观历史,那些个能够笑到最后的人,往往都是精神状态很好、寿命很长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够长久地保持身清体健、精神饱满、元气充沛?对此,孔孟、子思、程颐都曾有过论述,后人将其总结为四端:一曰慎独则心泰,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思诚则神钦。

有人说,这四条说的虽然头头是道,但是未免太过要言不烦、言简意赅,让人摸不着头脑。有鉴于此,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更为简洁明隽的绝招:盛神法五龙!

我们来看一下罗佳丽老师,对盛神法五龙的阐释:

所谓五龙者,乃心之神气,肝之魂气,脾之意气,肺之魄气,肾之志气。心为五脏之君,惧劳累;肝为五脏之将,勿抑郁;脾为五脏之相,厌多虑;肺为五脏之后,忌悲伤;肾为五脏之佐,求寡淡。

究竟如何滋养五气、化育身心?这就需要我们内外兼修!所谓“内”,就是要在思想上下功夫,戒除六种有害身心的欲望;所谓“外”,就是养生保健。我们先来看一下儒家是如何修炼内功的:

嗔怨起,罚诵《玉藻》,录《仲尼燕居》三,化其戾气。

淫邪起,罚诵《孔子闲居》,录《坊记》二,化其污秽。

怠念起,罚诵《哀公问》,录《表记》三,化其惰性。

贪欲起,罚诵《康诰》,录《缁衣》四,化其痴妄。

悲愫起,罚诵《问丧》,录《儒行》四,化其忧愤。

争妒起,罚诵《中庸》,录《檀弓》五,化其炽烈。

即渐以往,神清寿至!

(取自《儒家心法六绝》)

雅斋居士刘若龙,曾经有过这样的心得和体会,他说在最初接触儒家心法的时候,内心很是反感!跟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很强的抵触情绪!而且始终有一个疑惑,萦绕脑海、氤氲不散,那就是儒家为何动辄罚人抄写、背诵,条规严苛、近乎变态!但是时间一长,他就发现这套心法要诀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人有六执六欲,一旦陷溺其中便无法自拔,最终一事无成。而儒家的心法戒条当中让我们抄写和背诵的课文,恰恰是六执六欲的克星!可能我们初学乍练之时,会略感不适,但是十年八载之后就会发现它的好处。当我们的六执六欲慢慢减退之后,其利有三,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会变得比别人冷静、快乐、长寿。雅斋居士刘若龙一生圆融无碍、化合四方,寿至一百零七,此为明证!

有人说,我实在对儒家那套不感冒,我能不能以道家的“性命圭旨”或者佛家的“五停心观”为内圣,启动盛神法五龙。那也可以。道理是一样的!《易经》曰:“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此之谓也!

内功我们讲完了,下边我们再来谈一下外家功夫,也就是养生调摄。说到养生调摄,就不得不提到慈山居士曹庭栋。曹庭栋是个琴学家、书画家,他平时经常抚琴自娱、书画遣怀。除了精心治学之外,他在养气方面也独有造诣,并且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盛神四诀。

一是慎饮食。他指出,如果饮食不加以节制,脾胃就会出现损伤。并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更宜调理脾胃为要”。他主张,食物必须经过“三化”,始易被消化吸收而供添营养。所谓三化:一是火化(须烂煮),二是口化(宜细嚼),三是腹化(依靠脾胃自动消化)。

此外,曹氏也很关注饮食之冷热适宜。他强调饮食之冷热,应顺从四时寒暑的自然变化,一般而言,寒冬宜热食,酷夏宜凉食,但因胃的秉性是喜暖厌寒,故热则害少,寒则害多。故他认为,饮食宁过热也不要过凉,并指出:“瓜果生冷诸物亦当慎,胃喜暖,暖则散,冷则凝,凝则胃先受伤,脾即不运。”他还在书中晓谕世人:调理脾胃不仅在于食量适中,冷热适宜,还应“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食,则磨胃而易消化。但也指出“饱食后不得急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并告诫不要食毕即卧,是因此时“胃方纳食,脾未及化”故易伤胃之故。如食后必欲卧者,“宜右侧(卧)以输脾之气……食远(进食较久以后)则左右胥(都)宜。”

曹氏还提倡“进粥道以益寿”的措施,他说“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碗盏),能推陈致新(可促进新陈代谢),生津快胃(使脾胃机能顺畅),所益非细。”甚至认为“有竞日食粥,不计顿(餐次),饥则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所以他辑录的药粥方有近百种之多,足可“备老年之颐养”。

二是重安寝。他在卷一中着力陈述“少寐而事繁”的危害,认为此举轻则导致头脑混沌、虑事不周,重则直接影响人的正常寿命。

如何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一直都是神经衰弱者的难题。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就此探讨,并希图给出合理化建议。《南华经》中便说:“寤则神栖于心,其魂交。”很多养生家也故作玄妙高深,道:“先睡心,后睡目。”所言笼统至极,让常人无法领会。相比之下,曹氏在《安寝》一篇的叙述就十分实在:“入寝时,将一切营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若终日扰扰,七情火动,辗转牵怀,欲其一时消释得乎!”

曹氏还提供了“入眠”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愚谓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

不惟如此,其更在篇末提出了多种有利于高枕无忧的睡姿及禁忌,譬如“左侧卧,则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凡卧,春夏首宜向东,秋冬首向西”;“卧不欲载胁,按脾与胃,同位中州,而膜联胃左,故脉居右而气常行于左。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之气”;“春宜夜卧早起,逆之则伤肝;夏同于春,逆之则伤心;秋宜早卧早起,逆之则伤肺;冬宜早卧晏起,逆之则伤肾”等等。

三是防疾病。《老老恒言》卷二《防疾》一章说:“心之神发于目,肾之精发于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谓淆乱其耳目,即耗敝其精神。”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入杂乱喧哗的迪厅,恣肆无忌的饮酒作乐,而后翩跹如蝶、流连忘返。当时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等到歌阑舞罢时,却身疲力倦、若有所失,由此恍然感悟到古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同时,《防疾》一章还提醒大家:“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无论是IT行业的才俊,还是奔波于工地上的白丁,为了养家糊口,都难免要触犯以上的五项禁忌。究竟怎么办才好呢?《老老恒言》将秦汉以来闻名遐迩的多种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华陀五禽戏、娑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等等)加以融合,形成了独具特效的“曹氏导引法”。现仅将其编摘如下,以飨读者:

仰卧,伸两足,竖足趾,伸两臂,伸十指,俱着力向下,左右连身牵动数遍。

仰卧,伸左足,以右足屈向前,两手用力攀至左,及胁,攀左足同,轮流行。

仰卧,竖两膝,膝头相并,两足身外,以左右手各攀左右足,着力向外数遍。

仰卧,伸左足,竖右膝,两手兜住右足,底用力向上,膝头至胸,兜左足同,轮流行。

仰卧,伸两足,两手握大拇指,首着枕,两肘着席,微举腰摇动数遍。

正立,两手叉向后,举左足空掉数遍,掉右足同,轮流行。

正立,仰面昂胸,伸直两臂向前,开掌相并,抬起,如抬重物,高及首,数遍。

正立,横伸两臂,左右托开,手握大拇指,宛转顺逆摇动,不计遍。

正立,两臂垂向前,近腹,手握大拇指,如提百钧重物,左右肩俱耸动,数遍。

正立,开掌,一臂挺直向上,如托重物,一臂挺直向下,如压重物,左右手轮流行。

趺坐[盘膝交叠双腿],擦热两掌,作洗面状,眼眶鼻梁耳根,各处周到,面觉微热为度。

趺坐,伸腰,两手置膝,以目随头左右瞻顾,如摇头状,数十遍。

趺坐,伸腰,两臂用力,作挽硬弓势,左右臂轮流互行之。

趺坐,伸腰,两手仰掌,挺肘用力,齐向上,如托百钧重物,数遍。

趺坐,伸腰,两手握大拇指作拳,向前用力,作捶物状,数遍。

趺坐,两手握大拇指向后托实坐处,微举臀,以腰摆摇数遍。

趺坐,伸腰,两手置膝,以腰前纽后纽,复左侧右侧,全身着力,互行之,不计遍。

趺坐,伸腰,两手开掌,十指相叉,两肘拱起,掌按胸前,反掌推出,正掌挽来,数遍。

趺坐,两手握大拇指作拳,反后捶背及腰,又向前左右交捶臂及腿,取快而止。

趺坐,两手按膝,左右肩,前后交纽,如转辘轳,令骨节俱响,背觉微热为度。

四是节七情。《老老恒言》曰:“六淫之邪,其来自外,务调摄所以却之也。至若七情内动,非调摄能却,其中喜怒二端,犹可解释。傥事值其变,忧、思、悲、恐、惊五者,情更发于难遏。”所谓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都来自外界环境,如果善加调养,可以抵御其侵袭。至于“七情”,即使高僧大德、圣贤之人也很难完全抛开,更遑论普通人。因此要求大家都“守静去欲,见素抱朴”也不合理。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激烈或持久的情绪变化,超过人体承受能力,则会造成体内气机失调,内脏功能紊乱,甚至引发疾病。《黄帝内经》讲:“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确是至理名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笔者在文中讲述两则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第一则故事几乎耳熟能详、妇孺皆知。讲的是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为大儿子担心,怕盐受潮卖不出去;晴天为小儿子担心,怕雨伞卖不出去,所以经常生病。一位智者对老太太说,您真是个有福气的人,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天天有钱赚。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身体也健康了。所以说,凡事都有好和坏两个侧面,人的快乐与否,常常就在一念之间,你往积极的方面多想一些,就快乐了;你死钻牛角尖,就忧伤了。智者劝谕老人,用的就是最朴素的辩证法。

古典医学对情志调节还有一种高明的策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流传开来,即情志相胜法。如怒伤肝,以悲胜怒;喜伤心,以恐胜喜;思伤脾,以怒胜思;忧伤肺,以喜胜忧;恐伤肾,以思胜恐等。清代有这样一个医学案例:“青龙桥王某,患病喜独居暗室,不近灯火,偶出则病愈盛,遍延名医皆治,乃延建昂诊。诊毕,并不处方,索取王所作文章,乱其句读,朗声而诵。王叱问为谁声,李则声益高。王忿然夺其文曰:‘客非此道中人,不解句读,何其狂妄?’因就灯面坐,顿忘畏明之习。此时建昂再与一方,一服竟愈。或问其故:‘此病郁也,得怒则郁解,故有此为。”医案是说:王某思郁不舒,闭门造车,卧于暗室,形成了恶性循环,一般的治疗策略难以见效。四川大足名医李建昂认为这个人朝思夕计,寂然独居,早晚会得大病。他认为,“脾主思,久思伤脾,脾为土;肝主怒,亦属木。当采以木克土,以怒胜思之法”。遂乱读其文,激其怒气。后来王某果然痊愈。

曹氏的“盛神四诀”是保养身体、生发活力的基础,只有先了解了这些,才可以学习建功立业的方法。

(0)

相关推荐

  • 少林内功心法——洗髓经,第一段(释延王版 共6段)

    洗髓经 释延王版 第一段 坐身势 1.定气和神势: 1)字诀:入: 2)心要:定气和神,止念收心.自然呼吸,吐浊纳清.渐行渐入,由松至紧.疏通筋脉,启动元真. 3)此式正身盘腿趺坐.竖起脊梁,微微收腹 ...

  • [转载]南少林金刚十八势易筋经

    原文地址:南少林金刚十八势易筋经----凌大侠作者:____风清云淡____ [总歌] 九莲宝地古刹居,金刚功夫练法奇; 菩提面壁悟禅意,十八势法为健体. 呼吸吐纳久磨炼,养气忘言守命基; 子午卯酉四 ...

  • 《证治准绳·幼科》五脏病

    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急.肾病无精光,畏明,体骨重.[洁]热则从心,寒则从肾,嗽而气上从肺,风从肝,泻从 ...

  • 鬼谷奇术:防范自己的漏洞,利用别人的漏洞!

    [导读] "抵巇"之术是纵横一十四技当中威力最大的一篇.其行之于"阴",可令兄弟阋墙,党派倾轧,国家相斗:用之于"阳",可令邻里修睦,敌我言 ...

  • 鬼谷奇术:把握好人生的十字路口!

    [导读] 本篇为"忤合"篇,相离为"忤",相结为"合".忤合即背反与亲附之术. 全篇结构上由三个部分所组成:首先讲忤合之原理,即" ...

  • 鬼谷奇术:顺时应势,可保不败!

    [导读] 本篇名为持枢.所谓"枢",就是枢纽,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也指重要的地点或事物关键之处.持枢,比喻人君莅位,一定要把握治国理政的本源. <持枢> ...

  • 鬼谷奇术:悉心揣摩,百发百中!

      [导读] 揣(chuai)有两义,一取"测量"之意.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二·手部>曰:"揣,量也.从手耑(chuai)声.度高曰揣." ...

  • 鬼谷奇术:损兑法灵蓍!

    [导读] 损兑法灵蓍是<阴符经七术>中最受争议的一篇,对它的解读,史学家们历来莫衷一是. <集金丹黄白方>的作者陶先生在为本篇破题时,曾经这样说:"老子曰:'塞其兑. ...

  • 鬼谷奇术:散势法鸷鸟!

    [导读] 本篇是<阴符经七术>的第五章,讲的是如何将敌人的强大威势散去.时人段金雪曾在题下作注:"鸷鸟轻灵机巧,其应敌也,飞舞柳间,高低左右,回转如意,而走兽擒之不得,徒为所诱, ...

  • 鬼谷奇术:分威法伏熊!

    [导读] 本篇是鬼谷心法中的第四篇,前面盛神.养志.实意三篇,旨在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而<分威法伏熊>则更倾重于叙述如何将内在的心神用于处理外在的事物. 虞翻在为本篇破题时,曾经援 ...

  • 鬼谷奇术:实意法螣蛇

    [导读] 人有三业:身.口.意."意业"为三业之本,指思量所造成之业.<净住子净行法门·涤除三业门>篇有云:"次忏意业,意为身.口之本,罪福之门." ...

  • 鬼谷奇术:养志法灵龟!

    [导读] 孟子说:"人无志,非人也"又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往今来的智达之士,鲜有不励志自强者. 本篇旨在培养人的意志力,并提出了"暗室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