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才子解缙《龙城毛氏族谱叙》

解缙(1369—1415年)


龙城毛氏族谱叙

唐承元魏俗,尚门第。予乡世家盛于唐,至南唐李主又承唐祚,力慕复其制,作求其故家,如恐不及。宋得江南,服其文雅,衣冠胤冑多所拔擢。婣家龙城毛氏来自三衢,有讳让者为南唐大理评事,至工部尚书。其子讳休归宋,即授银青光禄大夫,守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赐紫金鱼袋,守吉州。迎其父尚书公就飬于官,不幸捐馆,州民争留其丧,因葬州之龙城即而家焉。其孝行有自来矣。故世有孝子,世有显仕。若毛孝子子仁,载于国史,闻于天下。当时若欧阳文忠公、忠襄陈恭公一时巨硕,或称其文,或叙其行,如出一口。若世称毛拔萃者,则讳应佺,仕至殿中丞。仁宗赐之玺书,荣赫昭显。所谓龙城两拔萃者是也。若世称毛神童者,则皇佑进士仕至中散大夫,轻车都尉,讳君卿是也。先祖濮州公吉甫于神童为子婿,是以知其谱牒之详。有在三衢者,若开禧状元,靖康忠臣,绍兴台谏。在庐陵者,若至正,台谏,内翰。其在龙城,或父子联科,或兄弟接武,外而州郡牧伯,内而侍从法曹,史书郡乘班班可考,岂寻常俊杰所能及其万一哉。神童之后,其裔孙省夫以孝友名家,不忘其先,拳拳于宗谱之传,请予记其源流,以示其后之人也。予以通家乃不辞,而书此以弁之。若孝子、拔萃、神童、状元,有路人之口碑具存,不待予言也。

洪武三十年秋月  谷旦

赐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中书舍人知制诰监察本贯江西道御史 解缙 拜撰

(毛氏天哲 校读)

天哲按:此文亦收录于《解学士文集》,与龙城毛氏族谱内录文基本一致,唯官职署名及写作时间被略,而谱牒内俱存。可据之而考其文盖作于解缙被赐归乡期间。
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的一个书香门第。至缙时,其族自唐家吉已七百余年。先祖濮州公吉甫为北宋熙宁进士,南宋时有解元为韩世忠帐下偏将军,累破金兀术,功封阖门宣赞舍人。元初从祖讳成速,连三世国公。从祖讳观者,以名进士敕修宋书。其直系先祖讳真我者,以名进士死节,赠中书平章。其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胃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世称筠涧先生;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
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他七岁能赋诗,十岁日诵数千言,能终身不忘,被誉为少年天才。洪武二十年(1387),18岁的解缙轻松拿下全省乡试头名——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像当年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样,解缙是同榜进士最少年。后世将他与杨慎、徐渭合称“明朝三大才子”。
解缙考中进士后,因为才高机敏,朱元璋把他留在身边,老皇帝与青年才子的关系最初颇为融洽。然仅仅三年,解缙便从宠臣沦为弃臣。解缙吃亏吃在太直、太光明磊落。敏感忌讳的话题,别人不敢说,他敢;面对弄权的高官,别人不敢弹劾,他敢;朋友受了委屈,别人避之尤恐不及,他主动找上门替人鸣不平。三年间,其先后上万言书《大庖西封事》,又上《太平十策》,让朱元璋很是赏识。而后解缙替虞部郎中王国用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为李善长辩冤,让朱元璋暗生怒火,鉴于奏疏的出发点是好的,朱元璋也没为难王国用,知道是解缙代笔,大骂解缙多事。
过后解缙并未自悟,又代人写《论袁泰奸黠状》弹劾尚书袁泰。对解缙入仕三年多来的系列表现,朱元璋既失望又讨厌;出于爱护人才的考虑,朱元璋担忧解缙锋芒毕露,毫无城府,容易被人当抢使,就想让他经受些挫折。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在朝中办千叟宴,解缙的父亲解开受邀参加。朱元璋对解开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大意是你把孩子带回去再培养十年再说。
从解缙为龙城毛氏作谱叙所署官职名及时间看,谱叙出自解缙手笔无疑。龙城毛良质为三修族谱后序亦云:“尝求翰林学士解缙、少保尚书金幼孜、侍讲学士曾子棨、国子祭酒胡俨、都宪胡概、少司寇廖庄诸老成序文,冠于旧谱之首。”可见传承有自,殊为可信。族谱所记解缙叙,职官、年月等要素俱全,可补徵国史。
解缙像 取自龙城毛氏谱

解缙 龙城毛氏族谱叙1

解缙 龙城毛氏族谱叙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