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特色主题公园规划发展工作汇报

Z

F

A

Y                  G

· PAINT ·

L       E

O

B

C          Y

开放、包容、活力、创新

——深圳市特色主题公园规划发展工作汇报

>>>前言 建设生态文明,创造美好未来<<<

  1. 深圳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提质创新的阶段,要站在提高城市竞争力、创造城市美好未来的战略高度,从量到质,全面推进特色主题公园建设的跃升发展.

  2. 始终高度重视公园建设发展,加强特色主题公园发展建设与既有工作的一脉相承。

>>推进特色主题公园发展的工作部署<<

2016年10月30日,向庆生常委汇报深圳市特色主题公园规划发展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公园建设要发挥“固化历史文化,延续民族精神、创造公园理念、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化使命。

>>1.1坚持绿色发展,维护城市生态基底<<

坚持通过公园建设维护生态绿色基底的理念

各级各类公园911个,构建并夯实了“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

<

坚持品质创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率先在全国提倡并规划建设社区公园,大力推行森林(郊野)公园模式,提升公园服务水平各类公园用地面积占全市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5%。

打造与深圳国际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精品公园.

>>深圳湾公园<<

延绵13公里的深圳湾公园串联14个不同主题园区,展现了深圳青春活力、开放共享的文化特质。

>>华侨城湿地公园<<

滨海湿地、观赏珍惜鸟类、生态展厅、自然学校,正在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在火山喷发地质遗迹和海岸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设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地质博物馆和原生态的地质科考线路,凸显了“水火共融”的大鹏自然地质景观主题。

>>1.2坚持文化建园,满足市民多元需求<<

1.2.1挖掘地域特色

利用深圳在国内一线城市中得天独厚的山海自然资源,打造南亚热带滨海湾区城市景观特色。

与时代文化结合,莲花山公园小平铜像被评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特区纪念园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

的不朽建设历程。

打造各具特色的公园花卉景观,形成深圳公园重要的特色花卉品牌。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十里杜鹃”景观,是我国纬度最低的高山杜鹃景区。

尊重岭南艺术和传统文化,展现了岭南建筑园林和民俗文化之美。

1.2.2 拓展运动空间

打造了一批专业程度较高、设施配套完善的体育公园。

开展“体育进公园”行动,与市文体旅游局合作在全市各个市政公

园添置、更新了一批体育设施,组织系列全民健身活动。

1.2.3 丰富文化内涵

吸纳多元多层次的文化形式,持续深入推进“公园文化节”

 科技进公园、艺术进公园、设计进公园、时尚进公园

 策划公园航模节、国际雕塑展等系列主题活动

 提升“公园文化节”的文化品位,充实节目内容

1.2.3 丰富文化内涵构建自然科普教育体系 创建“自然教育中心” 开展了多种自然主题活动

>>1.3坚持品质创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1.3.1 品质提升

研究出台《综合公园建设规范》、《森林公园规划编制规范》等规范指引,建立完善公园管理服务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紧扣“美丽深圳”主题,努力打造国际化的公园。

1.3.2 模式创新

推动以华侨城为代表的各类主题乐园建设,成就“主题乐园之都

>>1.4 充分认识特色主题公园存在的不足<<

1.4.1 精细程度不足

 无论是公园建设公益的精细,还是设计内涵的精细,均没有达到建造精品的程度.

1.4.2 对于特色主题的理解认识肤浅,处理简单

 主题植入牵强随意、手法生硬,与原公园的主题普遍不协调,甚至冲突。

 主题表现多通过雕塑、宣传栏的形式进行静态式的展示,缺少互动参与的体验元素。

1.4.3 前期策划和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 对于场地所具备的深层次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入。

 “拿来主义”盛行,风格生搬硬套,尤其是对于传统元素的表达,不加创新。

1.4.4 机制建设亟待加强

 缺乏统筹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撑,协调机制尚未理顺

 现有招投标模式,一定程度扼杀了创新设计的原动力

-纽约曼哈顿BIG U滨水计划的多途径、多方式的公众参与方式-

缺少公众参与的途径,市民的真实需求得不到体现

公众参与的规划理念,在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工作坊、社区讨论,使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到设计过程中,直接表达诉求.

>>2.1 生态——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

>>新加坡碧山公园<<

碧山公园周围原本是30年前为了缓解洪涝灾害而建的混凝土河道。随着新加坡的城市发展,简简单单一条笔直的中心运河已经不能满足新加坡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景观需求。

  1. 去直取弯,恢复河流自然形态和河岸湿地空间

拆除原有的混凝土堤岸,改变原有的笔直的河岸形态,恢复河流

的自然弯曲和两岸湿地。

2. 发挥公园生态基础设施属性,增加城市韧性

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融合在一起,起到管理洪水、增加生物多样

性和提供娱乐空间等多重功用,提高了人们对于环境的责任心。

3. 创造多样的活动空间,找回失去的文化与记忆

碧山公园被塑造成为一个文化中心,打造了一个市民可以脱掉鞋

子,与河流、大自然亲近的场所,帮助市民重拾与自然亲近的人

类本质。

>>2.2艺术 ——关注专类公园空间的趣味体验<<

>>加拿大布查特花园<<

布查特花园因为丰富的景观植物而闻名于世。最初建于1904年,前身是一个废弃的石灰石矿坑,从最初的几棵玫瑰,几棵豌豆,发展为现在独具特色,以花卉文明的美丽花园。

 以花卉文明修复自然景观的典型案例。

 园内有许多珍稀植物,注重了对植物品种的保护和培育。

 五个不同主题、同样精彩的园区,展现了高超的园艺艺术。

>>2.3 传承——注重城市历史和发展记忆<<

>>纽约高线公园<<

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

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后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纽约公益组

织的大力推动下,高线得到保存并通过景观再塑造,建成了独

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成为纽约的文化标志。

1.保留历史元素

基本保留场地肌理和原有铁轨,形成对历史的尊重和回忆。

2.公共艺术空间

高线艺术组织呈现了一系列了艺术元素,如展览、表演、影视、广告牌植入等。

3.促进社区融合

高线的成功带动了周边公共空间的再整合,促进了沿线社区的复兴和融合。

>>2.4 融合 ——注重与其他公共空间的融合<<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将一个屠宰场改造成了完全开放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它具有文化代表意义,同时又是体育运动、娱乐、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相结合的开放性的绿地。

采用了不同“点、线、面”的景观结构组合,是解构主义艺术的代表作品 。

点——

30个形态不同的立方体建筑,距离间隔、材质、颜色相同。

线——

沿运河修建了两条长廊,把各功能区和花园串联起来。

面——

为各种活动而设计的户外活动区域。比如各种小型主题花园。

>>3.1 展现山海城市特质<<

3.1.1 推动岸线结构优化

西部滨海

把西部海滨休闲带从南山区海上世界向西扩展至与东莞交界的东宝河口,串联各色城市公共空间,展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意象。


公园特色主题

以生态修复为基础,提供市民活动场所为目的,把握滨海城市特征,展示不同时代文明的历史记忆。结合不同片区自然风貌、产业特征和人文需求塑造连续可达的滨水空间。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湾区活力。

>>深圳特色潮汐公园<<

核心特色

 随着月相变化、潮汐涨落,形成变化丰富的四维海洋景观

 市民在低潮位可以有亲近水岸和探险的机会

 应用大地艺术景观的设计手法,将海岸和海潮作为创造媒介,创造出视觉化艺术形式。

 设计要点  保障水质安全,避免上游污染  提供众多的亲水平台或自然驳岸,满足市民的亲水需求。

 充分考虑高潮位、退潮、低潮位三个潮汐变化情况的活动。

3.1.1 推动岸线结构优化

东部滨海

东部滨海生态景观带,融生态保护、休闲生活、旅游度假为一体,加强山海资源保护,强化滨海栈道与城市绿道互联互通,打造世界级海湾自然景观。

公园特色主题

将东部海滨建设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结合山海资源,打造海洋公园、特色海滨公园、生态修复保护公园等多种主题特色公园。成为具有高水准的海滨旅游目的地。

>>深圳特色海洋公园<<

核心特色

 海上、海底、滨海一体化的体验型城市海洋公园

 深入海底的珊瑚群落、海洋生物科普

 提供海底客栈、海底餐厅等新型体验项目

 开展捕鱼、养蚝等渔业体验活动

 引进海上摩托艇、冲浪等刺激探险运动

设计要点

 保护山海格局及海洋生态

 注重项目的体验性和参与感

 与旅游业结合,提高自然资源收益

>>深圳特色河岸公园<<

 核心特色

 自然河道与河岸湿地结合形成良好的水体自净系统,保持水质

 定期举行皮划艇、赛艇等大型比赛

 市民可以在河道进行垂钓、戏水等活动

 可以短距离、特定段的通航,感受“滨海水城”体验

 设计要点

 注重水质控制,植物群落的净化功能

 增加亲水空间布局,增加亲水可能

 为活动举办创造条件

3.1.3 保护恢复湿地资源

深圳特色湿地公园

核心特色

 自然原生态湿地,极少人工元素

 湿地与花卉景观组合形成自然野趣十足的特色景观

 为市民提供低冲击、少干扰的观鸟、观花、观湿地的空间场所

 建立湿地博物馆,展示湿地奥妙深圳特色湿地公园

 设计要点

 解决好湿地保护与人活动的关系

 利用湿地优化城市雨洪管理

 尊重野草之美,回归自然本真

3.1.4 提升山地资源价值

打造精品、多样、趣味的游览路线

打造300公里、东西贯通的远足径系统——原始山野情趣

满足广大市民户外运动、健身休闲的多元需求,打造连接全市森林(郊野)公园的低冲击远足径。

大小南山整合提升

——旅游观光价值地

整合大小南山及周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历史底蕴,展现深圳山、海、城、湾魅力的特色旅游观光价值地点。

>>3.2彰显先锋城市精神<<

3.2.1 牢固城市历史记忆

深圳历史的体现——各类历史价值空间,进行空间识别并提取。

围绕历史价值空间,打造历史记忆主题公园。

>>深圳特色历史公园<<

3.2 彰显先锋城市精神

核心特色

 以原“二线关”为物质载体,建立带型公园,纪念深圳城市发展历史。

 建立“二线关”博物馆,展示独特的特区历史。

 延二线关公园打造中长途城市风光骑行路线。

设计要点

 将历史发展要素抽象化加入到公园的设计中。

 应用影像纪念、场景纪念等手段,真实化再现特区不凡的发展历史。

3.2.2 融合现代艺术设计

 引入国际元素和时代流派,结合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构建体现。

“设计之都”艺术品位的现代园林艺术。

 打造具有时尚品味的雕塑公园、音乐公园等艺术设计主题公园。

>>深圳特色雕塑公园<<

3.2 彰显先锋城市精神

核心特色

 部分雕塑为市民自己创作,成为真正的市民雕塑公园。

 动态的布展方式,预留部分区域定期进行主题雕塑展览。

 不局限于传统的雕塑形式,也可以以大地、植物或其它材质雕塑创作素材。

 定期组织雕塑创作大型活动,结合雕塑比赛,雕塑创作学习等。

多种形式

设计要点

 考虑各种展览的场地需求。

 注重雕塑与其它造园要素的和谐统一。

3.2.3 切合年轻时尚需求

 深圳有着年轻的人口结构,年轻群体追求时尚、挑战的户外活动。

 建设容纳水上运动、极限运动、街头喷绘等时尚活动的大众型时尚运动主题公园;

为儿童设置多种多样、趣味、多彩的场地类游乐园区的儿童游乐主题公园。

>>深圳特色儿童公园<<

核心特色

 创造各类社会角色体验场景,供儿童体验。

 放大化、直观化动植物模型展示,融入生物科普功能。

 集合草原、丘陵、山地等地质地貌体验,融入地理科普功能。

 定期组织儿童之间的游戏、才艺、交流活动,促进儿童交友。

 为自闭症等先天缺陷的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项目。

设计要点

 注意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园内设施符合儿童的需求。

>>深圳极限运动特色公园<<

核心特色

 为滑板、小轮车、攀岩等时尚的极限运动设计的专项主题公园。

 设置多个国际高标准场地。

 定期开展高规格极限运动大赛。

 利用废弃搅拌厂建成。

设计要点

 场地高标准建设。

 活动设施艺术化处理。

 注重场地与周边的关系。

3.2.4 创新集群特色发展

  • 划分8大特色城市意象区,若干特色意象片区。

  • 深入了解片区文化脉络,从片区整体特色构建的角度,把公园特色主题建设与道路。

  • 景观特色、建筑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片区集群特色发展的态势。

>>3.3 助力城市创新发展 <<

3.3.1 发挥产城融合优势

  • 推进重点产业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汽车文化公园、创意文化公园、智慧文化公园、版画文化公园、油画文化公园、农耕文化公园。

  • 针对二十个产业园区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公园产业特色建设指引。

>>深圳汽车主题公园 <<

核心特色

 集汽车制造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以及汽车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 展示汽车历史技术沿革。

 设置高标准体验赛道。

 青少年汽车知识科普功能。

 进行新车发布等与汽车产业密切。

相关的活动

设计要点

 注重展览展示空间。

 体验赛道的专项设计。

 注重汽车科普知识的多维展示。

3.3.2 完善科普教育体系

 打造体验式科教创新主题公园,推进国际友好城市公园、机器人运动公园建设。

 增加活动策划、丰富自然科普内容,持续深化完善自然科普教育体系。

>>机器人主题公园 <<

核心特色

 集机器人成果展示、制造过程展示一体的公园。

 具有机器人制造技术科普功能。

 设置机器人运动场地。

 定期开展机器人比赛、机器人乐队表演等活动。

设计要点

 注重展示、集中活动空间的营造。

 注重室内外空间布局。

>>3.4打造世界著名花城 <<

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我市花卉专类园建设。结合特色风貌建设,打造花卉时尚街区,塑造花卉特色小镇。

 打造“深圳百花园”,提升花卉文化,陶冶市民情操。

>>深圳特色百花园 <<

核心特色

 集中所有深圳乡土开花乔木、灌木、草本,形成博览园。

 根据不同植物花期,打造不间断赏花的“四季花园”。

 花卉景观展示与花卉培育结合,兼顾花卉科普教育功能。

设计要点

 注重花色、花期搭配 。

 设计良好的观景视野。

 注重花卉与其它造园要素的搭配。

>>3.5加强公共空间融合 <<

3.5.1 构筑全深圳游憩网络

 加强公园与绿道、生态景观林带、城市道路绿带、河道水系等其他各类绿地和生态廊道的联系,形成空间连通、体验连续的网络系统。

 改进公园入口设计,增加公园的标识性和可达性.

3.5.2 推动馆园一体建设

 创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建设模式,试点文化展馆与公园一体建设。

 在新会展中心-新科技馆、龙华中心文化公园、安托山生态公园开展试点。

>>4.1顶层设计,

强化公园特色主题工作统筹 <<

4.1.1 深化完善特色公园规划

深化完善《深圳市公园特色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 优化布局、凸显特色、提升品质,完善全市特色主题公园的总体策划;计划2017年4月完成。

 建立十三五期间市区两级公园特色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库,明确公园特色主题建设的重点任务和设计要点,完善我市公园事业发展蓝图。

4.1.2 编制公园设计导则

确立设计的龙头地位,把设计导则作为设计者、管理者、和市民共同的价值倡导。

 加强公园设计的科学引导,树立顺应自然、尊重科学、低碳环保的公园设计理念,提出实现相关理念的基本路径。

 严把设计审查关,防止过度设计。

>>4.2增量提质,推进八个主题公园建设工作 <<

>>4.2.1 国际友好城市公园 <<

选址:中心公园C2区

 面积:17.31公顷

 主题:推介深圳形象,展示友城文化,为外事活动提供场

所,并预留发展空间。

 空间:拟建友谊林区、友好广场区、宣传展示区、雕塑展

示区等。

 进展:开展景观提升方案深化工作。市外事办已在现场举

办了两次外事活动。

>>4.2.2 科技公园 <<

选址:建议选址新会展中心-新科技馆地块

 主题:以“馆园结合”的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可按照科教影视、海洋环境、航天航空、气象地质等不同专题,导入科技体验元素,满足广大市民的健康休闲与科学探知的双重需求。

>>4.2.3 大鹏新区海洋公园 <<

 选址:建议选址大鹏新区下沙片区。

 主题:陆地和沙滩配套海洋博物馆、艺术馆、水上运动等主题项目。靠南海域的珊瑚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潜水等专业的水下运动。

>>4.2.4 安托山公园 <<

 选址:安托山

 面积:59.18公顷

 主题:建设成为生态修复与博物馆、美术馆、画廊集群等艺术馆群一体建设的典范。

>>4.2.5 福田红树林科普公园 <<

 选址:深圳湾畔

 面积:40公顷

 主题:围绕国家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打造水循环利用科普园区、海洋主题园区、自然保护体验园区三大主题园区,建成红树林科普公园,成为深圳的文化新地标和生态会客厅。

>>4.2.6 坝光银叶树湿地园 <<

 选址:坝光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

 面积:96公顷

 主题:建设国际知名滨海湿地园、中国唯一的古银叶树保护园区、深圳高端生态会客厅,助力坝光吸引全球高端生物科技研发机构进驻。

>>4.2.7 西湾红树林公园 <<

 选址:宝安西乡西海堤

 面积:36.07公顷

 主题:建设成为湾海交界、滨海湿地生境多样性最丰富,以及红树林生态修复典范的海岸线。

>>4.2.8 笔架山体育公园 <<

 选址:笔架山地铁上盖区域

 面积:22.3公顷

 主题:规划建设标准足球场、迷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自行

车骑行道、慢跑道等,既注重青少年体育运动又适合全民健身运动的时尚运动主题公园。

>>5.1 全面强化战略认识 <<

 各区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特色主题公园建设对于创造

城市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通力协作,确保特色主题公园建设

高效有序推进。

 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职责分工。

 要将特色主题公园建设任务作为提质提效的重要工作,纳入政

府绩效考核体系。

>>5.2 优化项目建设流程 <<

 做实项目策划。重视前期研究,充分开展项目基地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地域生态和人文脉络;

 做好项目设计。鼓励国际咨询、设计工作坊等设计招标方式,广泛吸引更具国际视野的设计单位参与,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 加大建设投入。为高水准设计方案的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 简化可研、环评、水保等报建程序。建立公园报建绿色通道,提速公园建设;

>>5.3 创新建设管理体系 <<

形成市区协同、多元参与、合作共建的特色主题公园建管体系。

 积极鼓励各区探索创新,灵活运用“市投区建”、“市区共建”、“区投区建”等模式,强化市区联动;

 积极探索运用PPP方式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建设、管理的新模式;

 建管并重,要按照责任到户的原则,加大后期管养力度。

>>5.4 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

成立公园建设咨询委员会,搭建听取专家意见、吸纳民意的平台。

 负责对重大公园项目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咨询论证;

 对公园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咨询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可说的

图片丨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