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徐雯:健脾化湿法治疗小儿腹泻案

▲徐雯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硕士生导师、儿科主任中医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李某某,女性,1岁9月,2008年5月23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儿于昨日进食不洁饮食后出现解水样便6-8次,量多,质稀,无粘液脓血,无腹痛,无发热,口干欲饮,无呕吐。
首诊证候

主诉:解水样便6-8次。

刻诊:胃纳差,精神疲倦,眠可。

体查:前囟未闭,稍凹陷,大小为1.5cm×1.5cm,眼泪量少,皮肤干,腹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舌淡红,苔白滑,指纹紫在风关。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小儿泄泻。
证属:水湿内停。
治则:运化水湿。
处方:
南豆花6克、苏梗3克、白芍6克、板蓝根10克、火炭母6克、车前子3克、陈皮3克、法夏6克、布渣叶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口服补液盐。
随诊过程
二诊
患儿精神好转,无发热,无呕吐,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原方去板蓝根,加神曲6克、谷麦芽各6克、茯苓6克,再进3剂。
三诊
患儿已无腹泻,继服原方三剂调理善后。

【按语】

泄泻的原因很多,如感受外邪,内伤饮食,秽浊伤中,脾胃虚弱等。其病变部位责之于脾,盖脾主运化水湿,布散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相为表里,共为中焦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故脾健则气机调畅,水谷的转运出入功能正常。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加上乳食不知自节,寒暖不能自调,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发生泄泻。故张景岳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遵照“脾健贵在运不在补”的理论,分化水湿以止泻。

本案中苏梗芳香化湿,陈皮、法夏行气燥湿,南豆花、茯苓健脾化湿,白芍酸甘敛阴,板蓝根清热解毒,火炭母、布渣叶清利湿热,车前子渗湿止泻,取“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全方共奏疏理脾胃气机以解其困,调和脾胃运化以制其湿,最后令水湿分化,泄泻得止。后期加神曲、谷芽、麦芽等消食,涩而不闭,避免“闭门留寇”之弊。此外,小儿腹泻要防脱水,加强补液。小儿易虚易实,变证多、急,临证不可大意。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徐雯省名中医工作室】
(0)

相关推荐